Linux 下哪些文件属于垃圾文件
软件安装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
许多 bin 格式的软件在安装时,首先要把自身的安装文件解压缩到一个临时目录(一般为/tmp 目录)然后再进行安装。如果软件设计有疏忽或者系统有问题,当安装结束后,这些临时文件就会变得并不“临时”,成为硬盘里的一堆垃圾,很多时候它们以*.tmp 的面孔出现。
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
和安装过程一样,在软件的运行过程中通常也会产生一些临时交换文件,有些软件运行过后遗留下来的垃圾甚至多达数百兆,比如 ssh 服务器和客户端连接过程中时产生的文件。还有虚拟机运行时产生的文件。另外我们删除一个账户之后,还会存在一些无用垃圾文件及目录。
上 冲浪产生的临时文件
我们在上 的时候,浏览器总是将 页文件下载到本地机器上,这些缓存文件不但占用了宝贵的磁盘空间,还常常会把我们的个人隐私公之于众。
一些不常用的鸡肋文件
比如一些应用软件自带的帮助和系统手册页等。既然食之无味索性也将它们视作垃圾文件的一种表现。占用空间甚大,更会严重拖累系统和一些图形处理软件的运行速度。另外还有一些损坏的桌面文件,它包括损坏的应用程序菜单按钮和文件关联。
各种缓存文件
使用 Linux 命令删除垃圾文件
删除用户后遗留下的垃圾文件
这里我们使用到的主要命令是 find 。举个例子: 我们删除一个账户之后,还会存在一些无用垃圾文件及目录,我们要找出属于这个用户的垃圾东西,使用 find / -user 用户名 :就可以找到根目录下属于这个用户的相关文件 ,使用命令:
core 文件
当我们在系统下运行某个程序出错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将残留在内存中的数据存成 core 文件,久而久之,系统中遗留下来的 core 会越来越多,就像灰尘一样散落在系统的每一个角落里很是烦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应用 find 命令加上—exec 参数来清理它们。使用命令:
多余的手册页
另外 Linux 提供了众多语言的手册页(man)比如 Ubuntu 的 手册页位于/usr/share/man 目录下 ,可以使用命令删除多余语言的手册页保留中英文即可。
说明:关键字是(en|zh|man)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
使用 fdupes 工具删除指定目录下重复文件
fdupes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它会查找和删除指定目录的重复文件,它通过文件的大小和 MD5 值进行比较 。一个字节一个字节进行对比。 首先安装这个工具
在 /etc 目录查找重复文件 ,使用如下命令:
可以与 Linux 命令组合使用,删除文件 :
另外也可以与 sed 命令组合使用,删除文件 :
删除缓存文件
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清理所有软件缓存:
使用 Geeqie 工具找出相似图像文件
下面运行这个工具,在要搜索的目录上按鼠标右键, 选择 “Find duplicates recursive…”见图 1 。
选择左下角的 “Compare by:” 下拉菜单可选择比对方式 Similarity (custom)找出相似度 99% 以上的图片,另外可以勾选 “Thumbnails” 可显示缩略图见图 2
下面在被选取的项目上按鼠标右键, 点选 “Delete” 即可删除所有被选取的图片, 删除前会有一个的确认界面以免误删。说明 99%是图片相似度的缺省值,用户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修改参数:在 Edit → Preferences → Preferences… → Behavior → Miscellaneous: Custom similarity threshold 见图 3 。
使用 BleachBit 清理文件
简介
首先安装软件:
安装之后系统工具菜单里就会多出两个工具:bleachbit 和 bleachbit as root。对于 root 用户使用第 2 个,软件第一次运行,弹出“首选项窗口”,见图 4。
简单说明一下设置界面:包括定制文件和文件夹,驱动器列表 ,语言,白名单(免于清理的)设置,以及是否开机启动 BleachBit 等一些选项。
下面看看工作界面见图 5。
BleachBit 软件功能单一因此使用起来也方便。从图 5 里我能看到。 软件的左边罗列出了能够清理的各种垃圾,点击“预览“按钮,就会分析出垃圾文件的明细和大小。 勾选好软件按 clean(清除)按钮即可。
以 Chrome 浏览器为例介绍操作实例
Chrome 浏览器可以清理的文件主要包括:
- 缓存: 删除那些 页缓冲文件(这些缓冲文件可以减少下次访问该 页的时间)
- Cookies: 删除 cookies 文件,它们保存 站首选项、认证和身份等信息
- 当前会话: 删除当前会话
- DOM(文档对象模型) 存储: 删除 HTML5 cookies
- 表单历史: 站表单输入历史
- 历史: 删除已浏览 站、下载及缩略图的历史记录
- 搜索引擎: 重置搜索引擎使用历史并删除非内置搜索引擎,其中一些引擎为自动添加
- 整理数据库: 清理数据库碎片以减少空间并提高速度(无需删除任何数据)
首先查看可清理的 Chrome 浏览器文件见图 6 。
选中欲清理的项目后,点击“预览“按钮即可执行对该类项目内所含垃圾文件的扫描操作,扫描过程非常快速,扫描过程完毕,用户将看到检测到的垃圾文件列表及其统计信息,下面用户只需鼠标点击“清理”按钮即可轻松清除这些已经被检测到的垃圾文件。
上面笔者选择执行的是对 Chrome 浏览器的扫描清理任务,当然可以选择全部垃圾列表中的所有项目,用户只需逐一勾选扫描项目选择激活项即可。
使用 Activity Log Manager 清理残留在系统中的使用痕迹
Activity Log Manager 的中文名称是活动日志管理器,安装完成后出现在附件菜单中。它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最直接的就是设置停止记录的功能,然后删除所有历史文件见图 7 。
当然用户也可以进行有区别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哪些应用程序和文件可以保留历史文件那些不保留。下面通过“文件”界面进行设置见图 8
这里笔者选择“电子表格、文本、即时消息”三个事关隐私的选项。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程序用户还可以自己添加到活动日志管理器中,见图 9
使用 GConf Cleaner 清理 GConf
GConf 是一个用于存储 GNOME 应用程序选项设置的系统。如果该系统充斥着大量无用键值,那么将使 GConf 臃肿不堪。这对应用程序的启动速度和性能都是有影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使用 GConf Cleaner 来对其进行清理。Gconf-Cleaner 是一款类似于 Windows 注册表清理器的工具。它会检查 Gconf 数据库(即 GNOME 配置数据库)并移除无用及过时的项目。
首先安装这个工具:
然后从终端执行 gconf-cleaner 启动 GConf Cleaner 程序。这个程序具有执行向导,只需按步骤操作即可。 向导初始画面,点击 Forward 会进入分析过程。图 10 是分析结果,它提供具体数据,并可保存。再次点击 Forward 则开始清理过程。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S入门技能树Linux入门初识Linux2480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