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广都有哪些方法可以用?

产品做好了,如何推广成为摆在初创团队面前的新课题。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我和我的朋友们,我在运营两款产品的过程中,梳理出了产品推广的四种方法,又根据每种方法的不同,整理罗列了具体的办法或步骤,废话不多说,直接上重点。

一.问渠哪得用户来,唯有源头[ASO]

ASO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应用下载量提升的优化方案。对每一款在AppStore中上线的产品而言,获取较好的曝光位置不仅意味着下载量直接的提升,还会带来周边用户活跃度的增加。而且,一旦产品体验优异,这种效应会呈现指数级放大趋势,由用户口碑推荐带来更多的下载量。而要做ASO,不外乎从以下三点中进行:


1.评论数据增添

苹果官方对应用的排行榜排名选择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其中评论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而且,因为用户在下载之前通常会对应用评分有一个直观了解,从而获取对应用的第一印象,评论数据的优化就显得很重要了。在评论的优化上,运营上可以策划评分邀请,在用户使用应用的过程中,结合特定的场景弹出邀约评论提示窗。这个场景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让用户最大概率的选择进入而不是拒绝。同时,也要留心用户划分,从而对评分结果有更好的把握。


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后台数据来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对那些打开应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用户弹窗邀约。这是因为,使用产品在50次以上的用户对应用形成的好感度和依赖比那些新晋用户要来得更好,自然评分意愿和评分等级都会优于新晋用户。当然,这里的50次只是一个虚指,大家要根据研发提供的用户数据和行为记录来确定最适合的数字。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不少应用在初期缺乏一个尚佳的引爆点,又难于成为官方推荐应用。这个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做一些换评论的工作。在论坛贴吧或者群组中,有不少互换评论的圈子。我个人觉得,换评论并不是刷评论,建立的 交基础并不构成商业往来,本质上看其实和你向朋友推荐应用然后让好朋友给你五星好评一样,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这个形式只是辅助手段,过多使用会降低评论权重引起苹果官方重视,可能后面的正常运营都会受限。但适度使用带来的优化效果还是相当直观的。


2.关键字优化


首先,不要去使用那些自己愿意使用,但市场读不懂的词。比如有的应用为了坚持自己的所谓“产品信条”,在关键字上叠加大量比较虚的形容词。这确实看上去很高大上,但除了感动自己,用户看不见,市场也不会为你鼓掌。


我们需要学会去使用市场热度高的词、短小精悍对产品描述准确的词。这个选择有三个参考点指导我们的选择,分别是关联性、热度、流量。关联性指代的是和自己产品相关度如何,热度指代的是关键字在同类竞争品中被不被经常使用,流量是说当前时间节点上在AppStore中搜索的词所能带来的流量大小。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要指望一次就能得满分,关键字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需要时刻注意最近的热词和行业动向,以此不断对关键字进行优化和改进。这样的反应速度也能够适应苹果自身不断调整的计算方法。


3.应用名称优化

应用名称的优化,也是很重要的。应用名字取好的,还怎么改然可以改。不是去改名,而是改AppStore中显示的应用全名称。


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下载的应用,标题上显示的不仅仅是应用名称,还包括了类别信息或者一句slogan应用名称的空间合理充分的使用,带来了更清晰的产品自述,用户对产品理解加深了,排行榜也在向你招手了。在这点的选择上,可以放置一些行业类别或者产品愿景的语句或词汇。这些词汇最好还要含带应用本身在AppStore上线频道的名称或类别名称,方便用户更容易搜索得到自己的产品。


二.流量几时有,把酒问[SEO]


SEO的方法同样归纳为三条:


1.夯实页面基础

一个产品官 ,在设计和开发之初就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和清晰的目标受众。例如这个 站是给谁看的,想体现什么样的主题,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提炼出 站SEO过程中所需要的目标关键词。


围绕目标关键词,我们就能在内容创作上有侧重点,以这个词为中心尽可能多的去强调。比如,一个做旅游产品的 站,如果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是“精品酒店”,那么这个 站上的文章和图片都应该多覆盖这个关键字和相近的周边关键字。这样一来,用户在搜索“精品酒店”时,搜索引擎抓取的站点内容匹配度就高,排序优先的权重就大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不要过于夸张的叠加,一旦被判定作弊, 站会被降权处理。


选定目标关键词之后,还需要选定周边的其他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切忌假大空,而要落到实处和 站内容有切实的关联。同时,在优化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其它竞品的区别,那些过于热门的关键词看似很好,但如果竞争对手的同类 站也在使用而且规模明显比自己站点大很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确定关键词,使用关键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关键词的组合拆分,最大程度的优化关键词构成。


在使用SEO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少数据分析的工具。其中可以加强对“反链检测”工具和“全站死链检测”工具的使用。“反链检测”可以让你清楚自己 站的被链接情况,还能对竞争对手的 站进行分析,进而指导优化,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全站死链检测”可以让页面避开被搜索引擎扣分的情况出现,节省核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开销。


2.内容优化

内容优化指的是我们页面内部的内容可以进行的SEO操作。最有效的是“友情链接”功能。当在自身站点中放入其它权重较高的 站链接时,自己 站的权重也会有相应的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如果能够实现运营资源的合作互换,对方站点也挂载自己站点的链接,权重提升就会更快。


在内容优化方面,还容易被忽视的是锚文本的优化。锚文本也就是链接文本,它相当于在引导搜索引擎去抓取内容,把文本和导航连接起来了,所以也非常关键。我们在外链和内部链接中都可以使用它。


同时,不要忽视站点内对于图片描述的填写。那些在 站内大量的图片,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直白的描述。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图片内容被搜索引擎收录概率提高,增加 站的流量。做好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只需要保持合适的更新频率,让 站在正常运营状态之下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小经验,就是尽可能手动去提交自己的站点,而不要使用自动工具或者等待引擎自己抓取。今天90%的搜索流量都被前五大搜索平台覆盖了,手动提交花不了自己多少时间,却能带来及时准确收录的好处。


最后,需要注意在页面内容布局上要慎重,因为这意味着页面不要频繁改版,否则生成的死链太多,对页面权重有很大影响。


3.配合技术手段

这一点, 需要我们和研发同学一起研究搞定。SEO在程序设计中本身也是一个挺重要的工作。比如在 站的“”标签中放置的内容,会影响在搜索结果中的显示形式,“”标签中的描述和“

”等标签中都需要含有关键词。还有其它的内容多听听研发同学的意见和看法,然后一起讨论研究优化建议和更新方案。


站程序中采用DIV+CSS构造,符合w3c 页标准,会方便 站生成静态 页,这是适合搜索引擎录入的页面形式。通过技术检测,我们还能获取到所在行业的高权重的 站链接地址,方便我们进行交换友情链接的操作。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让研发同学制作生成XML与HTML的地图,这样便于搜索引擎对 站内容的抓取;再为每个 页定义TITLE、META标签,标题要简洁干净,META围绕主题关键词展开描述。这些细节到位后,配合一台工作良好稳定的服务器, 站打开体验优异,自然会带来更多的用户回流。


三.恰推广少年,[广点通广告]正茂

“广点通”是腾讯 交广告联盟的一种推广手段,通过它可以向腾讯自有平台和旗下联盟产品投放广告。比如,我们在某些微信订阅 推送的文章末尾,能看到一些插入广告,那就是商家在广点通投放的内容了。“广点通”的具体操作方式大家可以自行了解,在这里我说一下之前团队小规模尝试过广点通后的几点经验:


1.重视再重视图片

在广点通推广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两组不同的产品进行对比,并在入口进行了数据埋点处理。结果发现,用户愿意点击的都是那些突出商品质感的设计图。那些图通常虚化背景、突出主旨,字体大而明快。


由此可以启发我们的是,在使用广点通推广自己的app时,需要格外留心展示广告位中图片的设计,在不能确定最佳方案时,可以将不同方案都上传以进行多次小规模尝试,跟踪流量分析后,再投入大成本展开推广。图片上尽可能用关键词而不是句子去描述产品信息,即便使用句子时,也要严格控制句子的长度。另外,产品的展示图需要放大再放大,如果用户看不清,也更可能产生点击行为。


2.简化入口层级

在用户完成点击后,仍然有许多可以进行优化的地方。其中比较关键的一处,是从广告入口进入以后的页面深度。许多广告设计为了对产品有更清晰的展示和介绍,不牺占用过多的页面供用户点击和阅读。


这种做法实际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在产品广告投放上,用户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信息,也越来越聪明的意识到广告的边界,花时间去了解一个在广告位上进行展示的产品,对用户而言太不切实际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入口简化简化再简化。最快的让用户到达下载地址。要知道,如果那些功能你能说得清楚,用户又何必还需要下载呢/span>


3.不要迷信精准

不要迷信精准,是指我们在广点通提供给我们的人群筛选功能中,不要单纯为了用户定位精准,放弃对其它地区、其它属性用户的获取机会。更多的情况是,人群中有太多潜在用户,也有许多未知的惊喜。试想一下,如果你能控制并识别所有目标用户,广告投放不就成伪需求了吗/span>


所以在投放过程中,大胆地在更多地区去做产品投放的选择,再不断根据数据统计对投放进行优化,效果肯定要好过你在单一地区或单一属性上进行的尝试。


四.应用如此多娇,引无数[内部分享]竞折腰

推广渠道选择再多,也不能忘了应用本身这个亲生的入口。运营与产品沟通提出需求,开发出的应用内分享下载功能,对大多数应用而言可以激发用户之间的自传播效应。用户分享,获取积分或其它虚拟物品奖励,是最常见到的应用内分享策略。相比于此,应用内分享的其它方式比较少见,但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采用。


1.设计H5活动页面

H5技术为产品推广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运营过程中结合产品定位和诉求,可以策划设计出针对特定人群的H5活动页面,鼓励用户的分享传播。较为知名的H5推广有“支付宝十年账单”、“围住神经猫”,和微信年终H5数据总结等。


H5页面开发成本较低,分享渠道多样,其中“围住神经猫”更是创造了三天用户访问量过亿的神话。另一个方面,H5页面可以充分利用页面特点,给创意设计更大的发挥空间,例如不少H5页面有“指纹解锁”甚至“脸部扫描”的功能,其实这些功能都是H5对于设计的绝佳结合,而并非真的有这样的技术。但因为H5更轻量,更用户的感觉轻松有趣,所以供设计师们尝试的空间也就变大了。


额外需要说明的是,H5页面中,真正促使用户分享的,是页面本身的创意,而不是“H5”这个概念。因而,不要过分的牵制或诱导用户去做分享行为,多把时间花在对活动的创意思考和执行上,分享会成为自然的结果。


2.传播考虑逆向选择

不少应用设置有“分享下载链接”的功能按钮,通过用户分享到 交软件的操作,使更多 交关系通过下载链接成为软件的注册用户。这个过程司空见惯,也能很好的控制成本,但用户玩多了也就烦了,看得多了也就没有多大兴趣了。所以不少软件开始让用户通过获取积分、代金券的形式,鼓励用户进行分享。


相对这种功能设计,其实还有一种不错的方法供我们选择。我们只需调转思维方向,让用户先行获得某种“奖励”,再鼓励用户进行分享。也许我们有疑问,用户得到了奖励,还会去分享吗际不然,“分享”是互联 用户的天然本能,大家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圈内,分享是自身高 交价值的体现和展露,有时候并不需要我们去鼓励就有很高的参与度。




相比千遍一律的下载分享,我称这种模式为“传播的逆向选择”。用户从单向的软件鼓励分享中解放出来,被应用有意设计的某个点和某个功能所打动进行主动分享的“逆选择”行为,更富创意和趣味。也许在应用内分享式微的当下,可以为我们提供产品设计和运营的新思路。


奉政坊(微信 527163861),享南软件服务平台创始人。成都创业者,从开发工程师转产品运营,曾策划运营过“未来酱”等电商项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16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