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目录
#概述
#安装相关
#安装Linux系统
#镜像下载
#创建VM空间
#安装Linux系统
#FAQ安装后问题分析
#克隆Linux系统
#简介
#完整克隆
#连接克隆
#拍摄系统快照
#MobaXTearm
#基本指令操作
#系统重启
#系统关机
#防火强操作
#目录结构
#文件基本操作
#cd操作
#ls目录显示
#创建和删除目录
#创建和删除文件
#浏览文件内容
#打包和压缩命令
#VI和VIM
#应用模式
#应用模式切换
#常用快捷键
#拷贝操作
#删除操作
#查找操作
#保存和退出
#其他操作
#yum命令
#基本语法
#案例安装JDK
#概述
Linux(里纽克斯,利尼克斯,里纳克斯)是一款开源、安全、高效、稳定的操作系统,内核最初是由李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读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当时他觉得教学用的迷你版 UNIX 操作系统 Minix 太难用了,于是决定自己开发一个操作系统。第 1 版本于 1991 年 9 月发布,当时仅有 10 000 行代码。
在目前主流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中,UNIX 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Windows 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Linux 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可以说 UNIX 是操作系统中的”老大哥”,后来的 Windows 和 Linux 都参考了 UNIX。
上手 Linux 的第一步,要先从 Windows 的思维习惯,切换成 Linux 的“命令行 + 文件”使用 模式。 在 Linux 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有相应的命令工具。虽然这些命令一般会在 bin 或者 sbin 目录下面,但是这些命令的数量太多了。如果你事先不知道该用哪个命令,很难通过枚举的 方式找到。因此,在这样没有统一入口的情况下,就需要你对最基本的命令有所掌握。 一旦找到某个命令行工具,替代输入框的是各种各样的启动参数。这些参数怎么填,一般可以通 过 -h 查看 help,挨个儿看过去,就能找到相应的配置项;还可以通过 man 命令,查看文档。 无论是什么命令行工具,最终的配置一般会落到一个文件上,只要找到了那个文件,文件中会有 注释,也可以挨个儿看下去,基本就知道如何配置了。
#安装相关
学习linux需要一个环境,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虚拟机,这里以VMware为例进行演示说明,VMware(中文名“威睿工作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虚拟计算机软件,基于此软件,用户可在单一的系统上同时安装和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并进行开发、测试、部署等。市场上类似VMware的产品还有甲骨文公司的VisualBox。
VMWare的安装步骤(了解,不会了搜索引擎查,最好选择新版本,例如16以上),具体如下:
第一步:去BIOS里修改设置开启虚拟化设备支持(在电脑启动时按f2或f10).
第二步:安装虚拟机VM
第三步:打开vmvare
#安装Linux系统
#镜像下载
下载CentOs,其下载的镜像地址如下:
#创建VM空间
#安装Linux系统
详细步骤
#FAQ安装后问题分析
开机启动后不能上 (例如ping www.baidu.com 不通),可修改vmvare虚拟 络,如图所示:
时间不准确 使用 date -R 查看时区是否正确:
修改时区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安装NTP ( 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 sudo yum -y install ntp
使用 ntpdate 更新系统时间 ntpdate pool.ntp.org
启动ntpd daemon,持续校准时间(其中systemctl用于管理系统启动和服务 systemctl start ntpd
查看ntpd daemon是否启动 systemctl status ntpd
#克隆Linux系统
#简介
虚拟机克隆分为“完整克隆”(Full Clone)和“链接克隆”(Linked Clone)两种方式。克隆过程中,VMware会生成和原始虚拟机不同的MAC地址和UUID,这就允许克隆的虚拟机和原始虚拟机在同一 络中出现,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冲突。
#完整克隆
完全克隆(Full Clone)的虚拟机不依赖源虚拟机,是完全独立的虚拟机,它的性能与被克隆虚拟机相同。由于完整克隆不与父虚拟机共享虚拟磁盘,所以创建完整克隆所需的时间比链接克隆更长。如果涉及的文件较大,完整克隆可能需要数分钟才能创建完成。完整克隆只复制克隆操作时的虚拟机状态,因此无法访问父虚拟机的快照。
#连接克隆
连接克隆(Lined Clone)依赖于源虚拟机(称为父虚拟机)。需要通过父虚拟机的快照创建而成,因此节省了磁盘空间,而且克隆速度非常快,但是克隆后的虚拟机性能能会有所下降。对父虚拟机的虚拟磁盘进行的更改不会影响链接克隆,对链接克隆磁盘所做的更改也不会影响父虚拟机。但是如果父虚拟机损坏或快照点删除,链接克隆的虚拟机也不能使用;如果父虚拟机移动位置,需要重新指定父虚拟机的位置,再启动链接克隆虚拟机。
#拍摄系统快照
快照是虚拟机某个时间点上完整系统的镜像,可以在虚拟机内部通过快照文件恢复系统到之前的节点。
克隆与快照的实际操作
#MobaXTearm
MobaXTerm是目前市场上一款主流linux系统的操作工具,性能非常好,是目前程序员首选的linux远程登陆和操作软件。从官 https://mobaxterm.mobatek.net/直接下载MobaXterm软件(功能强大,远超xshell这样的软件),打开即可使用.
打开MobaXterm软件后,选择settings,修改字体大小(SSH终端窗口字体),打开Terminal选项卡,进行修改.
连接linux操作系统,在MobaXterm主窗口打开session,然后选择ssh选项卡,配置IP地址
#基本指令操作
#系统重启
#系统关机
#防火强操作
#目录结构
Linux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不仅包含文件系统的结构,还有数据。所有Linux 用户和程序看到的文件、目录等都存储在其中。
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如图所示: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 命名的
/lib:
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opt:
opt 是 optional(可选) 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文件基本操作
#cd操作
cd命令是linux中最基本的命令语句,必须熟练掌握。
#ls目录显示
#创建和删除目录
mkdir 创建目录
rmdir 删除目录(如果目录里有文件,则不能用此命令)
#创建和删除文件
touch 创建文件
rm 删除文件
#浏览文件内容
cat 查看文件所有的内容(缺陷是文件比较长是也是直接到到文件尾),例如:
more通常会结合cat使用输出文档所有的内容,分页输出,空格浏览下一屏,enter表示一行一行看,按q退出,ctrl+b 向上看一屏,ctrl+f表示向下看一屏。
less 用法和more类似,用来分屏查看文件内容,它的功能与more指令类似,但是比more更加强大,此指令在显示文件内容时,并不是一次将整个文件加载之后才显示,而是根据显示需要加载内容,对于大型文件会有较高的性能。通过PgUp、PgOn,空格等键来控制文件内容的显示,按q则退出。
echo 用于输出文件环境信息,当然也可以输出文本信息,例如
head指令一般用于显示文件的头几行,默认显示文件的前10行
tail 用于显示文件后几行,默认显示后10行,例如:
ctrl+c 结束查看
#打包和压缩命令
tar命令位于/bin目录下,它能够将用户所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打包成一个文件,但不做压缩。一般Linux上常用的压缩方式是选用tar将许多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再以gzip压缩命令压缩成name.tar.gz的文件。
-c 创建一个新的tar文件
-v 显示运行过程的信息
-f 指定文件名
-z 调用gzip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t 查看压缩文件的内容
-x 解开tar文件
Find查找文件
语法: find [PATH] [option] [action]
与时间有关的参数:
-mtime n : n为数字,意思为在n天之前的“一天内”被更改过的文件;
-mtime +n : 列出在n天之前(不含n天本身)被更改过的文件名;
-mtime -n : 列出在n天之内(含n天本身)被更改过的文件名;
-newer file : 列出比file还要新的文件名
例如: find /root -mtime 0 # 在当前目录下查找今天之内有改动的文件
与用户或用户组名有关的参数:
-user name : 列出文件所有者为name的文件
-group name : 列出文件所属用户组为name的文件
-uid n : 列出文件所有者为用户ID为n的文件
-gid n : 列出文件所属用户组为用户组ID为n的文件
例如: find /home/hadoop -user hadoop # 在目录/home/hadoop中找出所有者为hadoop的文件
与文件权限及名称有关的参数:
-name filename :找出文件名为filename的文件
-size [±]SIZE :找出比SIZE还要大(+)或小(-)的文件
-type TYPE :查找文件的类型为TYPE的文件,TYPE的值主要有:一般文件(f)、设备文件(b、c)、目录(d)、连接文件(l)、socket(s)、FIFO管道文件(p);
-perm mode :查找文件权限刚好等于mode的文件,mode用数字表示,如0755;
-perm -mode :查找文件权限必须要全部包括mode权限的文件,mode用数字表示
-perm +mode :查找文件权限包含任一mode的权限的文件,mode用数字表示
例如: find / -name passwd # 查找文件名为passwd的文件
find . -perm 0755 # 查找当前目录中文件权限的0755的文件
find . -size +12k # 查找当前目录中大于12KB的文件,注意c表示byte
#VI和VIM
#应用模式
Vim 操作文件时,提供了正常模式、输入模式、命令模式
正常模式(一般模式)
在正常模式下我们可以使用快捷键以vim打开一个档案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你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案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
命令行模式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你相关指令,完成读取、存盘、替换、离开vim、显示行 等的
#应用模式切换
VIM 指令打开一个文件后,几个模式之间切换,例如:
#常用快捷键
#拷贝操作
拷贝当前行:【yy】,拷贝当前行(包括当前行)向下的5行:【5yy】,粘贴:【p】
#删除操作
删除当前行【dd】,删除当前行(包括当前行)向下的5行:【5dd】
#查找操作
在文件中查找某个单词:【命令行模式下 /关键字或者键字】,回车查找,输入【n】就是查找下一个设置文件的行 ,取消文件的行 :【命令行模式下: set nu和set nonu】
#保存和退出
q:直接退出(不保存退出)
wq:修改后保存退出
q!:强制退出,不保存修改的内容
#其他操作
使用快捷键到文档的最末行【G】和首行【gg】
在一个文件中输入”内容”, 然后又撤销这个动作:【u】
0或功能键Home:这是数字0,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处
$或功能键End: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面字符处
H: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上方那行的第一个字符
M: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中央那行的第一个字符
如果你将右手放在键盘上的话,你会发现hjkl是排列在一起的,因此可以使用这四个按钮来移动光标。
h或向左箭头键: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j或向下箭头键: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
k或向上箭头键: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
l或向右箭头键: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