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变压器的设计(翻译)(4)_ming_mike的博客-CSDN博客
https://www.ferroxcube.com/en-global/download/download/134/
希望这个翻译能帮到想入门平面变压器设计的同道中人。
设计实例2:正激变压器
输入和输出电压 |
48V |
5V |
48V |
3.3V |
|
24V |
5V |
|
24V |
3.3V |
|
输出功率 |
Pmax |
18W |
占空比 |
δ |
0.48 |
开关频率 |
f |
500kHz |
环温 |
Tamb |
40℃ |
允许温升 |
ΔT |
50℃ |
这里的设计目标是4种变比可选的正激变压器,这在低功率DCDC变换器中很常见,规格见上表。
设计的第一步是检查最小的平面E型磁芯E-PLT14和E-E14能不能用在这里。根据式2计算出温升控制在50℃时允许的磁芯损耗密度分别是1095mW/cm3和1225mW/cm3。根据式3计算500kHz单极性三角波的磁通波形的磁芯损耗,发现最大磁通密度在100mT时损耗比式2计算出的允许损耗要小。
根据附件一中的公式计算出绕组匝数和有效电流,结合最大磁通密度100mT和其他一些输入数据,在530kHz工作频率时,我们选出E-E14和E-PLT14磁芯有着合理的匝数,计算结果见表4。
最终检查一下磁芯损耗密度,磁通等效工作频率530kHz工作温度100℃的情况下,3F3磁材是1030mW/cm3,3F4是1580mW/cm3。明显3F3是最优选择。E-PLT14磁芯的温升就由下式得到:3F3的磁芯损耗密度/允许的磁芯损耗密度*二分之一的允许温升=1030/1225*25=21℃。对于E-E14磁芯来说这个数字是23.5℃。
原边需要7或14匝,取决于输入电压。传统的正激变压器需要相同匝数的消磁(恢复)绕组,所以消磁绕组也需要7或14匝,我们选择4层每层7匝。当需要7匝原边7匝消磁绕组时,2层的绕组可以并联,这样电流密度可以减半。
如果需要14匝原边14匝消磁绕组时,2层的绕组可以串联连接。E14磁性的绕线窗口宽度是3.65mm,300um的线间距的话7匝对应每匝178um的宽度。
铜厚需要70um,因为24V输入时原边有效电流是1.09A,这样7匝并联就有356um的线宽,温升15℃。48V输入对应0.54A的原边有效电流,这样线宽就是178um(两个7匝串联),铜损导致的温升大约是14℃。
线宽178um线间距300um铜厚70um的设计与设计经验稍有出入(70um铜厚时线宽>200um,见前文),这可能导致PCB制造成本上升。变压器副边需要2或3圈,当放在一层中,线宽分别是1370um和810um。副边的电流分别是3.7A和2.44A,则温升是25℃,再加上原边的温升,这就太高了,所以我们需要2层铜并联,两层铜布相同的3圈然后并联电流密度可以减半。读图2可以得出铜损贡献的温升是6℃,PCB的总温升是21℃,考虑到工作频率是500kHz要加额外的10℃,那么PCB最终的温升是31℃。
PCB设计的最终结构见图5,我们需要至少1层(在表中叫做Track Layer走线层)做线圈的互联。这意味着总层数是9,从制造商的角度就是10层。如此我们把顶层和底层作为走线层,此外两层可以使电流密度减半。这两层的走线通过过孔与内侧的线圈连接,还可以把原边和副边导向PCB的两边。我们通过改变输入的连接(串联或并联)和输出的连接(串联或并联)可以获得4种变比。
PCB的总厚度大约是2.6mm,比1.8mm窗口高度的E-PLT14大太多。E-E14是合适的,但是它的窗口高度是3.6mm,比我们需要的多太多,所以最优解是自定义一个高度小一点的。
我们用热电偶实测了在各个运行条件下的PCB的温升,24-5V的变压器产生了最大的电流密度,我们用此条件下的温升做比较。
首先我们在PCB上分别施加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原边电流1079mA给出了12.5℃的温升,副边2441mA给出了7.5℃的温升,可以料想当两个电流同时施加时,PCB的温升是20℃。我们用同种方法测试了有效电流相同但频率不同的AC电流,500kHz时PCB温升是32℃,其中副边贡献了额外的7摄氏度温升,与逻辑相符,因为副边的线宽更大,会有更大的集肤效应的影响。
最后我们测试了4种变比下的变压器(PCB加E-E14磁芯)的温升,PCB上温升是49℃,磁芯最热处是顶部,有53℃。中间过孔和边缘过孔分别是49℃和51℃温升。
根据计算这个E-E磁芯设计的温升比较严峻,温升最高时53℃略高于50℃的要求,但如果使用自定义的更扁平的E-E磁芯,温升会减小到设计规格以内。
层 |
匝数 |
70um铜 |
阻焊层 |
50um |
|
走线层 |
70um |
|
绝缘 |
200um |
|
原边绕组 |
7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原边绕组 |
7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副边绕组 |
3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副边绕组 |
2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副边绕组 |
2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副边绕组 |
3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原边绕组 |
7 |
70um |
绝缘 |
200um |
|
原边绕组 |
7 |
70um |
绝缘 |
50um |
|
走线层 |
70um |
|
阻焊层 |
50um |
|
合计 |
2600um |
表3. 10层板设计实例
附件1 设计计算时使用的公式
附件2. 平面E-14正激变压器PCB设计
PCB实物图见原文
https://www.ferroxcube.com/en-global/download/download/134/
(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