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工作流也就是workflow,最近接触到企业管理软件中的业务流程管理BPM,觉得两者差不多,于是认真查了些资料,下面揭开工作流和BPM真相。
胡长城——
我对BPM认识之路
当我们感觉BPM似乎还很遥远的时候,BPM已经如洪水般的席卷过来了。有两个形容词一直伴随在BPM左右,形成了“BPM Wave”和“BPM Solution”,可见影响是巨大的。前些日子看到Phil Gilbert的在其Blog上大谈“未来十来年,BPM将替代ERP,成为企业信息化最为关注的领域”。 早在2003年初,BPM这个领域就出现了一本比较有影响力的书:《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The third Wave》,可惜国内没有引入,好像也没有影印本。事实上,在Workflow和BPM两个领域内,好像国内出版 一直也没有什么新作,着实可惜。金碟一直坚持做的Apusic,东方通坚持做TongLink,huihoo一直坚持开源事业······但是在整个BPM Wave中,国内做的还是太少。
国内工作流的应用(不论从产品角度,还是市场角度)尚且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流程化的应用成熟度还不够,更不要提“大范围的业务过程管理了”。 国内的流程信息化,目前主要还是围绕“组织”来展开的。 大部分流程应用,在满足“组织关系和组织管理”的条件后才可能会涉及到“业务化”。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开发商在实施流程项目的时候,会在“需求调研”阶段浪费很多精力主要原因。 这几年在国内流程应用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审批流程实施,也会把开发商拖很久。可能我们用“流程设计器+元数据维护+表 单定义+引擎”十来分钟就可以绘制和运行一个流程Demo的;但是即使拥有这些利器,一个只有十来个节点的审批流程,可能也需要相当长的实施时间。 苦恼一:你们的产品有功能强大的C/S设计器,客户却提出要web操作的,而且简单就好; 苦恼二:你们的产品提供了组织模型适配,客户却要引入一些非正常的组织关系线,而且人员要清晰的展示出级别关系等匪夷所思的特定化组织管理要求。 苦恼三:你们的产品提供了对流程变更的版本管理,但客户却提出在运行过程中可变更,而不是更改定义重新发布,那样他们觉得太繁琐。 苦恼四:你们的产品提供了回退、取回、会签、跳转等等高难度的功能,客户却要求能够某步骤之后多人独立运行。 苦恼五:····· · 太多的苦恼围绕着国内开发商和产品提供商。国内目前工作流应用和市场的状态也有个好处,那就是 外来的工作流产品大多都在国内发展不顺利,纷纷挂出或转到BPM概念上 (比如Ultimus),甚至有些国外工作流厂商,进入国内后就打着BPM的旗 (比如华苓、K2workflow)。
虽然国内的工作流应用还大多局限于“办公审批”,但是五六年来工作流应用市场的成长还是迅速的,也催生了一批不错的国内工作流产品厂商,这里面比较有代表 性的比如老牌的西安协同,新生的携创Joinwork等(哈哈,没有做广告)。因为在我印像中,国内真正掺乎工作流这个概念和应用,也仅是在2001左右 才进入实际的,倒不是说之前没有,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国内就已经有厂商在做相关项目了,还不算早先那些用Lotus的。 这五六年的普及,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和办公协同领域,已经让国内目前的“信息化应用”离不开工作流支持了。相信目前国内采用“工作流浪潮(Workflow Wave)”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然而,为什么我们在 刊杂志上,在 络上看不到这样的宣传词语呢像这个IT世界现在已经大街小巷都是“ESB、SOA、Model Driven、BPM、BI”等等。如果此时有人还大肆鼓吹“Workflow Wave”,是不是会让大家觉得有些落伍和落后呢望不是这样。 单纯从流程这一个角度来说,这五六的市场培育和发展,也着实诞生出一些不错的产品。甚至因为国内的特殊环境和客户需求,国内的产品支持功能要比国外的某些产品要强很多,我看过国外的一些工作流产品,仅从人工流程这一个角度来说,支持力度其实不不怎么样。
初识BPM,原来竟是一场误解
按照我最初的设想,这篇文章本不应该写Workflow与BPM的区别的,但是世界总是变化这么快。前几天给公司内部的期刊写了篇介绍工作流的文章,之后就有很多同事询问Workflow与BPM的区分问题。于是不得已就写了点这方面自己的看法,现摘录如下:
对Workflow和BPM,没有严格的概念界限区分。
首先让我们回顾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了“Process Reengineering”,可惜那个时候只是一阵风,因为技术跟不上,所以大多都只停留在管理层概念。但是,在九十年代,workflow技术却蓬勃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蒸蒸日上。
2000左右,工作流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也发展迅速。随之也推动了业务过程管理、整合、统计、优化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于是就诞生了“BPM”这个概念。
如果Workflow是早期人们为了解决“办公自动化”“流程自动化”而诞生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话;那么BPM则是为了“对全局性的业务分析、整合”,以及“能够基于这些分析提供对上层管理决策的支持”的一种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
事实上,如何去描述业务过程“Business Process”,一直还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也因此存在几种标准。主要是以WfMC为代表的XPDL,OASIS为代表的BPEL,OMG为代表的BPMN和BPDM。
虽然描述过程“Process”的标准并不一样,但是在圈定以:过程定义、过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分析、过程优化这几个方面为核心的BPM Solution ,这一方面各家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实现技术不同。
当然,随着SOA浪潮的到来,BPM基于SOA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
我们都知道,BPM是由工作流(Workflow)和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rgration)逐步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在个人的观点中,目前国内依然还是以工作流应用为主导,同时伴随着企业应用集成的深入和发展。至于BPM应用,目前还只是一小部分零零散散的应用,当然BPM肯定是未来趋势。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MySQL入门技能树数据库组成表3139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竞业达电子监考系统.zip_竞业达SIP服务器- 管软件文档类资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