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stash日志分析的配置和使用
logstash是一个数据分析软件,主要目的是分析log日志。整一套软件可以当作一个MVC模型,logstash是controller层,Elasticsearch是一个model层,kibana是view层。
首先将数据传给logstash,它将数据进行过滤和格式化(转成JSON格式),然后传给Elasticsearch进行存储、建搜索的索引,kibana提供前端的页面再进行搜索和图表可视化,它是调用Elasticsearch的接口返回的数据进行可视化。logstash和Elasticsearch是用Java写的,kibana使用node.js框架。
这个软件官 有很详细的使用说明,https://www.elastic.co/,除了docs之外,还有视频教程。这篇博客集合了docs和视频里面一些比较重要的设置和使用。
一、logstash的配置
1. 定义数据源
写一个配置文件,可命名为logstash.conf,输入以下内容:
2. 定义数据的格式
根据打日志的格式,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
由于打日志的格式是这样的:
2015-05-07-16:03:04|10.4.29.158|120.131.74.116|WEB|11299073|http://quxue.renren.com/shareAppsappinstalled=0&userId=11299073&from=groupmessage|/shareApp|null|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8_2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0.1.4 (KHTML, like Gecko) Mobile/12D508 MicroMessenger/6.1.5 NetType/WIFI|duringTime|98||
以|符 隔开,第一个是访问时间,timestamp,作为logstash的时间戳,接下来的依次为:服务端IP,客户端的IP,机器类型(WEB/APP/ADMIN),用户的ID(没有用0表示),请求的完整 址,请求的控制器路径,reference,设备的信息,duringTime,请求所花的时间。
如上面代码,依次定义字段,用一个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DATA是logstash定义好的正则,其实就是(.*,并且定义字段名。
我们将访问时间作为logstash的时间戳,有了这个,我们就可以以时间为区分,查看分析某段时间的请求是怎样的,如果没有匹配到这个时间的话,logstash将以当前时间作为该条记录的时间戳。需要再filter里面定义时间戳的格式,即打日志用的格式:
在上面的字段里面需要跟logstash指出哪个是客户端IP,logstash会自动去抓取该IP的相关位置信息:
同样地还有客户端的UA,由于UA的格式比较多,logstash也会自动去分析,提取操作系统等相关信息
哪些字段是整型的,也需要告诉logstash,为了后面分析时可进行排序,使用的数据里面只有一个时间
3. 输出配置
最后就是输出的配置,将过滤扣的数据输出到elasticsearch
我们将上述配置,保存到logstash.conf,然后运行logstash
在logstash启动完成之后,输入上面的那条访问记录,logstash将输出过滤后的数据:
可以看到logstash,自动去查询IP的归属地,并将请求里面的device字段进行分析。
二、配置Elasticsearch和kibana
1. Elasticsearch
这个不需要怎么配,使用默认的配置即可。配置是: config/elasticsearch.yml
如果需要设置数据的过期时间,可以加上这两行(目测是这样配的,没有验证过,读者可以试一下):
Elasticsearch默认监听在9200端口,可对其进行查询和管理,例如看索引的健康状态:
输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