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 络工程师全面学习笔记第2版(5万字)+配套视频及课件

如果觉得在该软件或浏览器下不方便查看可进行资源下载,资源链接如下:
第一版软考中级 络工程师全面学习笔记(近4万字)

第二版说明:
中级 工考试笔记第2版+高清 络协议神图+常见编码图+ 工常见诊断命令实践图+配套视频及其课件+相应模拟器和相应资源wei:ych520cyy (7.7即可,不诚勿加可以去其他地方自找找看,验证消息为:中级 工)
注:软件分享及资源说明,请看前言及资源下载说明

软考中级 工考试笔记(涉及表格用图片代替_5万字左右)

  • 前言及资源下载说明
  •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一、数据表示
      • (一)定点和浮点和整数
      • (二)原/反/补码
      • (三)取值范围
    • 二、逻辑计算机
    •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体系
      • (一)中央处理器CPU
      • (二)组成原理
      • (三)硬件基础
      • (四)计算机系统基础
      • (五)设备管理
    • 四、总线系统
    • 五、指令系统
    • 六、CISC与RISC指令
    • 七、计算机分类(Flynn)
    • 八、存储系统
      • (一)硬盘
      • (二)Cache
      • (三)RAID技术
      • (四)主存储器
      • (五)存储系统的存取方式
      • (六)内部存储与外部存储
    • 九、磁盘整列RAID
    • 十、云计算与系统可靠性
  • 第二章 计算机 络概论
    • 一、计算机 络概论
    • 二、计算机 络分类
    • 三、 络协议体系结构
    • 四、计算机 络传输过程
  • 第三章 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 一、知识产权
  • 第四章 数据通信基础
    • 一、数据通信
    • 二、数据通信计算
    • 三、通信传输介质
    • 四、数据调制与编码
    • 五、数据通信方式
    • 六、数字传输标准
    • 七、数据交换技术
    • 八、多路复用技术
    • 九、数据检错纠错
  • 第五章 广域通信
    • 一、广域 概念和分类
    • 二、公共交换电话 PSTN
    • 三、公共数据 X.25
    • 四、帧中继 FR
    • 五、综合业务数据 ISDN
    • 六、异步传输模式ATM
  • 第六章 局域 和城域
    • 一、局域 体系和标准
    • 二、数据链路LLC和MAC
    • 三、交换式以太
    • 四、高速以太
    • 五、虚局域 VLAN
    • 六、局域 互联
    • 七、生成树 桥
    • 八、源路由 桥
    • 九、城域 简介
  • 第七章 无线通信
    • 一、无线移动通信
    • 二、无线局域
    • 三、无线个人
  • 第八章 络互联与互联
    • 一、 络互联设备
    • 二、因特 协议IP
    • 三、控制 文协议ICMP
    • 四、无线城域
    • 五、IP与子 掩码
    • 六、地址解析协议ARP
    • 七、内部路由协议RIP
    • 八、内部路由协议OSPF
    • 九、外部路由协议BGP
    • 十、传输层协议TCP
    • 十一、传输层协议UDP
    • 十二、常用应用层协议
    • 十三、路由器技术NAT
    • 十四、路由器VLSM和CIDR
    • 十五、路由器技术QoS
    • 十六、路由器技术MPLS
    • 十七、路由器技术组播
    • 十八、路由技术ACL
    • 十九、DHCP协议
  • 第九章 下一代互联
    • 一、IPV6基础知识
    • 二、IPV6过渡技术
    • 三、移动IP和IPV6
    • 四、IPV6路由协议
  • 第十章 络安全与应用
    • 一、 络安全基础
    • 二、信息加密技术
    • 三、数字签名技术
    • 四、密钥管理技术
    • 五、虚拟专用 VPN(IPSec)
    • 六、应用层安全协议
    • 七、防火墙技术
    • 八、计算机病毒 & 防范
    • (一)病毒与木马
    • (二)病毒防治方式
    • 九、IDS与IPS
    • 十、 络故障
  • 第十一章 络应用服务器
    • 一、 络服务器
    • 二、进程管理
    • (一)死锁问题
    • (二)其他
    • 三、server 2008基础
    • 四、Linux基础
    • 五、WEB服务器安装配置
    • 六、FTP服务器安装配置
    • 七、Apache服务器
    • 八、DNS服务器安装 & 配置
    • 九、DHCP服务器安装配置
    • 十、Linux Samba简介
    • 十一、windows 2008安全策略
      • (一)Windows 2008安全策略
      • (二)Windows五种身份认证
  • 第十二章 组 技术
    • 一、交换路由基础知识
      • (一)交换机
      • (二)路由器
    • 二、交换机VLAN实验
    • 三、RIP与BDF联动实验
    • 四、动态路由IS-IS实验
  • 第十三章 络管理
    • 一、 络管理结构
    • 二、简单 管协议SNMP
    • 三、结构化布线系统
    • 四、管理信息库MIB
    • 五、 络管理工具和命令
    • 六、 络存储技术
  • 第十四章 络规划与设计
    • 一、 络设计基础
    • 二、通信流量分析
    • 三、逻辑 络设计
    • 四、物理 络设计
    • 五、 络需求分析
  • 第十五章 命令图和协议
    • 一、 络协议神图
    • 二、常用命令图
      • (一)netstat
      • (二)nslookup
      • (三)route print
      • (四)tracert

前言及资源下载说明

如果觉得在该软件或浏览器下不方便查看可进行资源下载,资源链接如下:
第一版软考中级 络工程师全面学习笔记(近4万字)

由于第二版(中级 工考试笔记第2版+高清 络协议神图+常见编码图+ 工常见诊断命令实践图+配套视频及其课件+相应模拟器和相应资源)wei:ych520cyy(7.7即可,不诚勿加可以去其他地方自找找看,验证消息为:中级 工)

  • ALU运算器、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程序技术器、累加器等部件都是属于CPU中的部件
  • CPU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 并将操作信 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控制
  • 程序计数器PC除了存放指令地址,不可以临时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
  • CPU中的控制器决定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
  • 指令译码器是CPU控制器中的部件
  • 在CPU中用于跟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程序计数器(PC)(属于CUP的控制器组成部件)==
  • 通用寄存器常用于暂存运算器需要的数据或运算结果
  • 地址寄存器(MAR)和数据寄存器(MDR)用于访问内存时的地址和数据暂存
  • ==指令寄存器(IR)==用于暂存正在执行的指令
  • 在CPU中,常用来为ALU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提供数据并暂存运算结果的寄存器是(累加寄存器)中
  • 计算机CPU对其访问速度最快的是(通用寄存器
  • 加法器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部件
  • 指令系统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的目的是(扩大寻址控件并提高编程灵活性
  • 为便于实现多级中断嵌套,使用(堆栈)来保护断点和现场最有效
  • CPU的中断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发出中断请求到开始进入中断处理程序
  • 最大吞吐率取决于流水线中最慢一段所需的时间
  • 如果流水线出现断流,加速比会明显下降
  • 要使加速比和效率最大化应该对流水线各级采用相同的运行时间
  • 流水线采用异步控制并不会给流水线性能带来改善,反而会增加控制电路的复杂性

(二)组成原理

  • I/O接口编制分为:统一编制,单独编制。统一编制通过访问内存单元的指令访问I/O接口。单独编制需要设置专门的I/O指令访问I/O接口
  • 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同时可以(减少信息传输的数量
  • 流水线方式不可以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
  • 总线宽度是指总线的线数,即数据信 的并行传输能力,也体现总线占用的物理空间和成本;总线的带宽是指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即每秒传输的数据总量。总线宽度与时钟频率共同决定了总线的带宽
  • 带宽(MB/S)=时钟频率(MHz)/时钟周期×总线宽度(bit)/8
  • 并行总线适合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 串行总线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
  • 单总线结构在一个总线上适应不同种类的设备,但无法达到高的性能要求
  • 专用总线在设计上可以与连接设备实现最佳匹配
  • 中间代码可以用树和图表示

(三)硬件基础

  • SSD实质上是(Flash)存储器
  • 固态硬盘常见的的接口有:SATA、PCle、M.2
  • (相联存储器)是指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 闪存掉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块为单位进行删除操作;在嵌入式系统中用来代替ROM存储器

(四)计算机系统基础

  •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的一条指令,其中操作码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中
  • 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指令字长 )
  • 指令周期: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间
  • 总线周期:CPU从存储器或者I/O接口存取一个字节所需时间
  • 时钟周期:CPU处理动作的最小单位
  • 相互关系:一个指令周期可以划分一个或多个总线周期;一个总线周期可以划分几个时钟周期

(五)设备管理

  • 若某计算机系统的I/0接口与主存采用统一编制,则输入操作是通过==(访存)==指令来完成的

四、总线系统

  • 总线系统一把可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
  • 广义地讲,任何连接两个以上电子元器件的导线都可以称为总线。通常可分为4类:
  • ①芯片内总线。用于在集成电路芯片内部各部分的连接。
  • ②元件级总线。用于一块电路板内各元器件的连接。
  • ③内总线,又称系统总线。用于构成计算机各组成部分(CPU、内存和接口等)的连接。
  • ④外总线,又称通信总线。用计算机与外设或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或通信。
  • 连接处理机的处理器、存储器及其他部件的总线属于内总线,按总线上所传送的内容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 CUP响应DMA请求是在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
  • DMA工作方式下,在主存与外设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信
  • 总线:并行总线适合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串行总线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专用总线在设计上可以与连接设备实现最佳匹配

五、指令系统

1、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组成,指令长度分为固定长度可变长度两种
2、立即寻址:指令的地址码字段给出的不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其特点是访问一次存储器就可同时去除指令和操作数
3、变址寻址:操作数的地址由某个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位移量相加
4、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指令的地址码字段给出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地址(寄存器 )
5、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的地址主存(寄存器)中的存储单元的内容

六、CISC与RISC指令

八、存储系统

(一)硬盘

  • 磁盘调度管理中,通常进行移臂调度,进行旋转调度
  • SSD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 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种是主流。另 外一种是采用 DRAM 作为存储介质。

(二)Cache

  • Cache的功能: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突破所谓的“冯诺依曼瓶颈”,即CPU与存储系统间数据传送宽带限制
  • 在计算机的存储体系中,Cache是访问速度最快的层次
  • 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 如果以h代表Cache的访问命中率,t1表示Cache的周期时间,t2表示主存储器时间,以读操作为例,使用“Cache+主存储器”的系统平均周期为t3,则:
  • t3=h×t1+(1-h)×t2
  • 其中(1-h)又称为失效率(未命中率)
  • Cache的设计思想是在合理成本下提高命中率
  • 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交换,由硬件自动完成。

(三)RAID技术

  • RAID 0磁盘利用率100%
  • RAID 1利用率50%,
  • RAID3,磁盘利用率(n-1)/n,有特定的奇偶校验盘,可靠性较高
  • RAID 5磁盘利用率(N-1)/N,N最小取3,没有特定校验盘,校验数据分散存放在各个盘上。可靠性较高。
  • RAID 6磁盘利用率(N-2)/N,N最小为4。
  • RAID10: RAID1 和 RAID0 的结合,先镜像再条带化
  • RAID01:RAID0 和 RAID1 的结合,先条带化再进行镜像

(四)主存储器

  • 主存储器简称为主存、内存,设在主机内或主机板上,用来存放机器当前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以便向CPU提供信息。相对于外存,其特点是容量小速度快。
  • 主存储器主要由存储体控制线路、地址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和地址译码电路等部分组成
  • 计算机系统的主存主要是由(DRAM)构成
  • 计算机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储容量、成本和速度之间的矛盾
  •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有两类:静态的(SRAM)和动态的(DRAM), SRAM 比DRAM速度更快,但也贵得多。SRAM用来作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DRAM 用来作为主存及图形系统的帧缓冲区。
  • EEPROM是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SAN是一种连接存储管理子系统存储设备的专用 络。SAN分为FC SAN和IP SAN,其中FC SAN采用光纤信道技术互联;IP SAN采用以太 技术互联;SAN可以被看作是数据传输的后端 络,而前端 络则负责正常的TCP/IP传输

(五)存储系统的存取方式

  • 云计算的模式主要有三种: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
  • 失效率:产生故障的概率。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相邻两个故障间隔时间的平均值,越大越好。
  •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修复一次故障所时间的平均值,越小越好。
  • 可用性: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章 计算机 络概论

一、计算机 络概论

1.计算机 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的许多的分散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遵从一定的协议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组成分为硬件、软件、协议三部分,协议为计算机 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3.协议分为国际标准OSI/RM七层协议和公认标准TCP/IP四层协议(或五层)。TCP/IP协议簇,包括一系列常用协议

四、计算机 络传输过程

1. 络数据传输过程——解封装、数据封装

第四章 数据通信基础

一、数据通信

1.基本概念:信源、信道、信宿;数字信 、模拟信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信道中传送)
2.光纤传输测试指标中,回波消耗是指信 反射引起的衰减

二、数据通信计算

1.模拟信道带宽计算:W=f2-f1,其中f1是低频,f2是高频。物理介质做成,带宽就固定了
2.数字信道带宽计算:尼奎斯特定律(无噪声):
W:带宽 B:码元速率、波特率 n:信 量(位bit) N:码元种类 R:数据速率(bit/s)

  • 码元速率:B=2W
  • 码元种类:n=log2N
  • 数据速率:R=Blog2N=2Wlog2N
  • 对数计算:N=4,log24=log2(22)=2
    3.数字信道带宽计算:香农定律(有噪声)
    C:数据速率 W:信道带宽 S:信 平均功率 N:噪声的平均功率 S/B:信噪比(一般dB表示)
  • 香农定律:C=Wlog2(1+S/N)
  • 信噪比公式:dB=10lg(S/N)
    4.数据速率?=每秒钟传送X个字符×(a+b+c+d);其中,每秒钟传输的X字符=有效速率/b位数据位;其中B=1/T;1s=106us;eg:周期为125us,即B=1000000/125=8000Hz
    5.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的数字通信中,波特率是数据速率的2倍,曼彻斯特编码
    不需要额外传输同步信

    6.常用单位换算和数据
  • 1B=8b
  • 1s=103ms=106us
  • 通信换算进率1000 1G=1000M 存储换算进率1024 1G=1024M
  • 电缆延迟:200m/us(光速300m/us的70%)(200km/ms,200000km/s)

三、通信传输介质

1.同轴电缆:分为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传送距离长,信 稳定,常用语电视监视系统,音响设备传送音。数字信 (基带),模拟信 (带宽)
2.光纤(光缆):分为单模光纤SMF(采用ILD激光二极管)、多模光纤MMF(采用LED发光二极管)对比:单模:高贵细远
3.在FTTx组 方案中的光纤覆盖范围对比:FTTH>FTTB>FTTC>FTTN
4.FTTN(Node)是光纤到节点,FTTC(Curb)是光纤到路边,FTTH(Home)是光纤到用户,FTTZ(Zone)是光纤到小区,FTTB(Building)是光纤到大楼,FTTD(Desk)到桌面,FTTO(Office)到办公室,FTTF(Floor)到楼层
5.无线信道:分无线电波红外光波

  • Manchester编码是一种双相码运用在不太快以太 中,提供了比特同步信息
  • ==4B/5B效率80%==用于百兆以太 ,用于100Base-FX(采用的编码技术为4B/5B+NRZI)、100Base-TX、FDDI
  • 8B/10B效率80% 用于千兆以太
  • 8B/6T:编码效率为80%,用于100Base-T4
  • 曼码和差分曼码效率50%,曼码用于不太快的以太 ,差分用于令牌环
  • BAMI:2/3
  • NRZI:100%

五、数据通信方式

1.通信方向:单工(电视)、全双工(手机)、半双工(对讲机)
2.传输方式:步传输(发邮件什么时候下载都可以,不需要同步)(数据小、距离远、速率慢)、步传输(两端同时工作)(数据大、距离近、高速率

六、数字传输标准

1.T1标准:1.544Mbps、125us=8000次。1.544Mbps=[24*(7+1)+1]8000。T2=4T1;T3=7T2;T4=6T3(T476)(美国和日本采用的标准)
2.E1标准(时分复用TDM):2.048Mbps、125us=8000次。2.048Mbps=3288000。CH0和CH16控制信令30个话音数据。E2=4E1;E3=4E2;E4=4E3(口诀:E444)(中国和欧洲)
3.SONET标准(美国制定)和SDH标准(国际标准):用于光纤 络。155.520(OC-3:155.520 155Mbps;OC-12:155.520
4 4*155Mbps;OC-1:OC-3除以3)

七、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优点:独占性、实时性,适合传输大量的数据;缺点:需建立一条物理连接,利用率低(早期的电话系统)
2. 文交换:优点:不需要专用通达,线路利用率高,存储转发节点可校验纠错;缺点:有通信时延。比如物流包裹
3.分组交换:优点:利用率更高、可选路径、数据率转换、支持优先级;缺点:时延、开销大。比如邮局寄信。又分为数据 和虚电路
4.

  • 分组数据 :单向传送、无连接的。如普通信
  • 分组虚电路:交互式、逻辑链接。如挂 信

八、多路复用技术

1.频分复用FDM:不同的频率子信道隔离频带防串扰,如CATV,WIFI。
2.时分复用TDM:不同的时间,轮流占用,如手枪、手机。分为同步时分T1、E1; 统计时分,如ATM
3.波分复用WDM:不同的波长,如光纤

九、数据检错纠错

1.检错码:奇偶校验看1的个数是奇数/偶数只能检错不能纠错。移动通信广泛采用。
2.海明码是一种可以纠正错误的差错编码;循环冗余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错误,而不能纠正错误;奇偶校验码在1的个数的奇偶性没有发生变化时是检测不出错误的。
3.一对有效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 两个码字之间不同的比特数 )
4.海明码:在数据位m后面增加冗余校验位k,组成信息m+k,则满足m+k<2k-1可纠正一位错误(一位一位纠正可)。不但检错还能纠错

  • 码距d:也叫海明距离,两个码字之间不同的最小的位数(比特数)
  • 可以查出多少位错误:≤d-1
  • 可以纠正多少位错误: 5.CRC码:冗余循环校验码,是一种循环码,通过循环位移,实现检错,硬件容易实现,广泛用于于局域 。只能检错不能纠错

第五章 广域通信

一、广域 概念和分类

1.广域 是指长距离跨地区的各种局域 、计算机、终端互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资源共享的通信 络。
2.传统广域 和现代广域

二、公共交换电话 PSTN

1.公共交换电话 PSTN:利用电话线上 ,早期是电话+“猫”拨 上 。
2.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作用是把电话线里面的模拟信 和数字信 互相转换,V.90标准可以达到56Kb/s。(电话猫、电视猫、电力猫、光纤猫等)
3.数据终端设备DTE,如用户的计算机、电话等。数据电路设备DCE,如调制解调器。DTE和DCE两端要同步

三、公共数据 X.25

1.X.25使用分组交换,分为三层:物理层、链路层、分组层。对应于OSI的低三层。采用虚拟电路、面向连接的。采用后退N帧ARQ、滑动窗口默认2
2.流量控制技术:协调收发端流量。==假设没有传输错误的流控技术:==停等协议。发送一帧,等到应答,再发送;如果不应答,一直等。类似银行柜台存钱,一个个存钱
3.==假设没有传输错误的流控技术:==滑动窗口协议。连续发送多个帧而无需应答。类似银行ATM机,一沓一沓存钱
4.差错控制技术:检查和纠正传输错误。

  • 肯定应答:收到肯定应答信 ACK继续发送
  • 否定应答重发:收到否定应答信 NAK重发出错帧。
  • 超时重发:超过规定时间重发该帧。这种技术称为自动请求重发ARQ。
    5.ARQ分为三种:停等ARQ、选择重发ARQ、后退N帧ARQ。
  • 停等ARQ:是停等流控和ARQ结合。类似银行柜台存钱,手续齐全办理,叫 等时间长下一位,忘带身份证不办理。
  • 选择重发ARQ:是滑动窗口和ARQ结合。类似银行ATM一沓一沓存钱,这张是假币,选择这一张重发。如卫星通信
  • 后退N帧ARQ:也是滑动窗口和ARQ结合。类似银行验钞机一沓一沓数钱,这张是假币,选择这一张包括后面的都要重发
    6.各种流控和差错利用率计算如下。
  • ①常数a值的计算:a=(d/v)/(L/R)=(RT)/L=(Rd/v)/L
    R=数据速率,d=线路长度,v=传播速度,L=帧长,T=传播迟延
  • ②效率E值的计算:停等协议:E=1/(2a+1)
    滑动窗口:E=W/(2a+1
  • ③窗口W值的计算:选择ARQ:W≤2k-1
  • 后退ARQ:W≤2k-1

四、帧中继 FR

1.帧中继FR是X.25演变改进的。

  • 工作在OSI的低两层,即物理层和链路层
  • 在第二层建立虚电路(与X.25一样,也支持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承载数据业务,因而第三层被简化了。也是分组交换
  • 提供面对连接的服务;一种高效的数据链路技术;利用了光纤通信和数字 络技术的优势
  • FR只做检错不再重传没有流控只有拥塞控制检错交高层
    2.帧中继主要优点有
  • 基于分组(帧)交换的透明传输,可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 帧长可变,长度可达1600~4096字节,可以承载各种局域 的数据帧。
  • 数据速率可这2~45Mbps
  • 既可以接需要提供带宽也可以应付突发的数据传输
  • 没有流控和重传机制开销很少

五、综合业务数据 ISDN

1.综合业务数据 ISDN:基于电路交换,把数据、声音、视频信 三合一传输。

  • ISDN两种速率:
    N-ISDN基本速率BRI(2B+D)(主要是家庭)(144Kb/s)
    N-ISDN基群速率(主速率接口)PRI(30B+D)(主要是企业)(2048Kb/s)(组成ISDN称为:B-ISDN PRI(宽带-ISDN-基群速率))(B代表宽带,N代表窄带
  • B信道数据信道;D信道控制信道
    2B+D=264+16=144Kb/s
    30B+D=30
    64+64=1.984Mb/s(近似E1)

六、异步传输模式ATM

1.异步传输模式ATM:最早是B-ISDN标准的一部分,分为四层模式

第六章 局域 和城域

一、局域 体系和标准

1、局域 的概念:单一机构拥有计算机 络,中等规模地理范围,实现设备互联、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LAN/MAN的IEEE802标准,重点掌握:802.3(CSMA/CD)、802.11(无线局域 )、802.16(无线城域 )

  • 考虑 络负载变化;
  • 后退次数和负载大小有关
  • 重发次数最大为16,然后上 高层协议。

三、交换式以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