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R和DJ领跑软件定义存储

      针对软件定义存储(SDS),各厂商基于在某一领域优势和技术积累都有自己的定义和理解,类似云计算概念,众说风云。但个人认为,无论厂商提出怎样差异化的定义都应该靠近SDS可编程、策略驱动、资源池虚拟化,数据面与控制面分离、以服务自动化等的SDS要求。实际上这些要求也是IDC对SDS的定义。

      IDC对SDS定义与ONF对软件定义 络SDN (OpenFlow)思想不谋而合。SND的核心思想就是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离,支持异构、业务编排和服务自动化。因为这样才能通过软件层服务目录和策略做到存储自动化、模板化和数据智能化。

 

      今天给大家写一篇关于存储的文章。文章以VMware SDDC为引线,对比分析下业界两款已经有商业交付经验、真正意义上实现控制数据分离的SDS纯软件存储产品,EMC VIPR和华为OceanStor DJ。

 

SDDC参考架构

 

      2013年EMC发布了ViPR,接着在ViPR2.0纳入ScaleIO、并提供OpenStack的Cinder支持异构存储、打包软件ViPR和ECS采用商业硬件部署;今年在EMC World大会上发布ViPR3.0增强云集成和第三方存储接管能力。相比之下,华为DJ发布要晚一些,但是目前DJ在金融、运营商和汽车制造业已经有商业应用,结合企业 管软件eSight实现统一管理和服务自动化能力。下面我们从系统架构、生态合作、技术优势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对这两个产品进行分析。

 

系统逻辑架构

      ViPR将所有存储(包括第三方)集成一个存储池中,将虚拟存储阵列作为系统管理对象,同时又保留底层物理存储的特性。可以跨越多个地点和数据中心分布式部署,对外提供统一的块存储、文件存储以及对象等存储服务,同时,ViPR基于多租户提供了统一的元数据服务和自助式的部署、计量和监控服务。

      数据平面负责实际数据的读写。控制平面只提供服务目录视图和管理,真正的数据流通过数据平面直接与底层存储硬件交互。所以ViPR不会成为性能瓶颈,目前支持NAS和Object的转换协议(文件中对象数据服务,Isilon对象和文件互通)、支持Amazon S3、OpenStack Swift、Atmos对象API、EMC VNX、Isilon、NetApp文件存储访问、HDFS数据服务等。

 

      OceanStor DJ基于X86硬件架构实现,支持文件、块、对象(计划中)等存储服务,并实现和第三方数据保护、容灾等软件和增值特性集成。架构类似于了ViPR,基于策略和可定制模板实现调度、编排和自动化。通过对企业级存储的异构接管(呈现成华为的存储卷)和提供OpenStack存储标准接口实现资源池化、统一管理存储和SAN交换机等设备。

      DJ支持华为存储、FusionStorage和第三方存储设备(HDS、EMC和HP等)。相比ViPR区别主要在于DJ完全遵循OpenStack架构,包括对第三方存储管理都是完全采用Cinder、Malina等接口实现,没有类似ViPR的私有接口。

  

ViPR架构和主要功能

       ViPR是部署在VMware虚拟机纯软件产品,并运行在3-5个服务器虚拟机上组成的ESX集群,由多个虚拟机组成的ViPR实例vApp。用户在ViPR中基于虚拟阵列创建Virtual Storage Pools(VSP),为每一个VSP指定存储属性(如软件特性、RAID、路径数量等),ViPR根据VSP属性的匹配来聚集所有物理存储阵列,根据租户的请求对应到VSP找到正确的阵列和Pool来满足资源请求。

      ViPR可以提供存储DR的自动化,EMCViPR(虚拟)块控制器与 VPLEX 和 RecoverPoint(物理)块数据节点相结合,不同位置的虚拟存储阵列之间可以通过ContinuousRemote Replication(CRR)技术可以提供数据容灾功能。


DJ架构和主要功能

      OceanStor DJ也是纯软件产品,支持物理部署和虚拟机部署、单节点和多节点HA部署(3节点及以上)方式。DJ在架构上分为存储功能虚拟化(SFV)架构和SDS架构。

      SFV架构支持通用物理硬件、X86服务器和Hypervisor虚拟化服务器等资源。OceanStor存储平台和特性可以运行在虚拟机中,基于虚拟机提供定制化和模块化存储服务(HDFS、NAS、SAN等)。SDS架构是DJ的核心,把底层的物理存储和基于SFV虚拟化存储统一管理,最终池化、自动化和模板化按需自动分配给用户。

      存储功能虚拟化(SFV)类似于NFV功能,OceanStor OS存储平台软件类似与NFV的管道OS,提供硬件抽象和资源池化;存储基本功能和增值特性(如NAS、对象、复制、备份、容灾等)如同NFV中的 元EPC、IMS、DPI等,DJ SDS平台就如同NFV中的MANO或Amazon公有云中的Marketplace。

      DJ提供了数据容灾功能,需要提供至少两台主备的存储阵列,分别部署到两个站点,但两个站点存储可以被同一个DJ云平台管理。

      OceanStor DJ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保护服务模块DPS,每个租户登陆系统提交数据保护(备份和容灾等)需求之后,DPS引擎就自动匹配所需资源完成用户请求,完全向租户屏蔽了底层数据交互细节。

 

业务自动化发放流程

      ViPR采用基于服务目录和策略的存储分配方式,当用户登录ViPR portal并请求相关存储时,首先用户提交服务要求(如High Performance),接着ViPR查看与该VSP关联的策略,找到最合适的存储阵列和阵列池。


      OceanStor DJ采用服务目录实现定义了各种存储服务或特性(如资源池、是否Thin分配、是否使用分层存储、分层存储的迁移策略、QoS设定等),用户可以自定义这些信息。

      当租户提交存储资源请求时,调度层根据要求的服务类型寻找合适的存储设备提供服务。调度算法根据底层存储设备的能力自动匹配这些要求,并找到最合适的存储设备。

     系统管理员根据存储的类型、用途、容量等属性,规划存储池。同时根据设计并配置服务目录。租户查看OceanStor DJ系统中的存储服务目录,租户通过目录选取并预定所需的存储服务。OceanStorDJ系统根据租户选取的服务种类实现存储资源的自动配置和发放,支持存储挂载到主机。

 

接口开放能力

      ViPR提供了Restful API南向、北向接口,可以很好的与第三方应用(如AppSync)和管理软件进行集成。通过OpenStack接口、SMI-S、XML、存储接管私有接口、REST等API发现和管理物理存储,兼容第三方阵列实现自动连接、发现阵列和主机和SAN交换机。


      DJ完全融入OpenStack架构,无缝对接OpenStack云平台,对原来的存储能力进行了增强。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替换OpenStack的存储模块,并提供更强的存储能力、业务自动化能力和数据保护能力。


可视化管理能力

      ViPR版本集成了SRM(Storage Resource Management)和SAS(ServiceAssurance Suites)软件管理整个ViPR数据中心。


      DJ主要用于存储资源管理、调度,它在数据中心是被数据中心ManageOne服务中心调度的。eSight则是作为运维中心的部件被集成。ManageOne是云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包括服务自动化SC部件,服务保障OC部件、设备管理eSight部件。

 

简单总结:

      目前虽有不少厂商把存储软硬件解耦、平台X86化、新硬件、存储异构接管能力等同于SDS,但是真正基于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SDS才更贴近软件定义的思想,直接接入而不需改动现 结构,基于非 关形态从而避免成为性能瓶颈。向上通过北向接口开放存储能力,在整体SDS方案中保留异构存储的高级特性。下面简单对ViPR和DJ进行总结。


架构对比

      ViPR和DJ都是数据和控制平面分离架构,实现了服务目录和业务自动化发放;但是部署方式和架构实现还是存储在很大区别。ViPR采用一般虚拟化部署,采用OpenStack(Cinder、Malina、Swift等)和私有接口实现对第三方存储进行管理;DJ支持单节点和HA物理部署和虚拟化部署,对部署虚拟化平台没要求,比较灵活。对第三方存储管理全部采用OpenStack接口,所以主要异构存储支持OpenStack接口就可以实现和DJ对接,但是支持度依赖于第三方存储对接口的实现程度。


第三方阵列管理

      ViPR和NetApp合作通过私有接口实现对FAS存储管理,私有接口在通信效率和特性展示上具有优势,但是产品升级和换代需要重新定制适配,成本比较高。DJ依赖OpenStack和阵列异构接管第三方存储(当作华为设备管理),技术比较开放,但是目前支持的异构阵列还没有ViPR多。


数据保护能力

      ViPR集成VPLEX,AppSync、RecoveryPoint和存储增值特性,在双活和DCP方面优势比较明显。DJ基础数据保护套件,如eBackup、存储复制、第三方备份软件(CV)和存储增值特性,所以在数据备份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集成并增强FusionSphere OpenStack版本存储能力,可以实现云平台的数据备份和容灾等能力。


自动化能力

      ViPR和DJ在业务模板、服务目录和资源管理方面能力基本差不多,但是ViPR在资源自动挂载上具有优势,目前支持AIX、AIX VIO、Linux、Windows、ESXi等服务器自动挂载,但是DJ目前只限于Linux和ESXi服务器。


开放能力

      ViPR和DJ都是比较开放的平台,开放接口支持第三方运维、管理平台。但是ViPR目前主要还是与VMware一起提供方案和功能增强,目前以支持VASA、vCenter、微软SystemCenter等。DJ基于OpenStack开发、天然兼容OpenStack,另外也支持VASA、vCenter、ManageOne等,所以在开放能力上DJ具有些一定优势。


服务和运维能力

      ViPR对外主要提供NAS、SAN、HDFS、对象服务和灾备服务等。DJ主要提供SAN、NAS和数据灾备服务能力,对象应该处于开发阶段。关于管理和运维,ViPR集成了SRM和SAS实现业务发放、资源管理和质量保证;DJ则可以灵活集成OpenStack、ManageOne、eSight实现业务自动化、云备份、云容灾和资源监控和管理。



温馨提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5月9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