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时间跨度:90、92、95、97、2000、2002、2005、2007、2010、2012、2015、2017
3、区域范围:全国
4、指标说明:
投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华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f)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列昂惕夫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产出表,目的是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1936年他撰写的“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发表。它是世界上有关投入产出技术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投入产出技术的诞生。1953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通过这些论著,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基本原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正是在投入产出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数据为1990-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具体计算方式与一般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制造业服务化的学术论文中所用一致
部分数据如下:
相关文献:
[1]李平, 崔喜君, 刘建. 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兼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J]. 中国 会科学, 2007(2):11.
[2]王岳平, 葛岳静. 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 管理世界, 2007(2):8.
[3]胡晓鹏, 李庆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2):14.
[4]任泽平, 潘文卿, 刘起运. 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J]. 统计研究, 2007, 24(11):7.
下载链接: 投入产出表(1990-2017年).zip-数据集文档类资源-CSDN下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