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操作系统原理 — 内存 — 基于局部性原理实现的内/外存交换技术

目录

文章目录

  • 目录
  • 前文列表
  • 基于局部性原理实现的内-外存交换技术
    • 局部性原理
    • Swap 交换分区

前文列表

《Linux 操作系统原理 — 内存 — 物理存储器与虚拟存储器》
《Linux 操作系统原理 — 内存 — 基于 MMU 硬件单元的虚/实地址映射技术》

基于局部性原理实现的内-外存交换技术

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内存作为辅存的缓存,使得计算机系统拥有了 主存+辅存(交换空间) 大小的存储空间,同时也拥有了接近于主存的访问速度。

局部性原理

虚拟存储器的核心思路是根据程序运行时的局部性原理:一个程序运行时,在一小段时间内,只会用到程序和数据的很小一部分,仅把这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主存即可,更多的部分可以在需要用到时随时从辅存调入主存。在操作系统和相应硬件的支持下,数据在辅存和主存之间按程序运行的需要自动成批量地完成交换。

局部性原理是虚拟内存技术的基础,正是因为程序运行具有局部性原理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S入门技能树Linux入门初识Linux24910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云物互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17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