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10-数据库设计(三大范式)
**软件项目开发周期中数据库设计 **
- 需求分析阶段: 分析客户的业务和数据处理需求
- 概要设计阶段:设计数据库的E-R模型图 , 确认需求信息的正确和完整.
设计数据库步骤
-
收集信息
- 与该系统有关人员进行交流 , 座谈 , 充分了解用户需求 , 理解数据库需要完成的任务.
-
标识实体[Entity]
-
- 标识数据库要管理的关键对象或实体,实体一般是名词
-
标识每个实体需要存储的详细信息[Attribute]
-
标识实体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
三大范式
问题 : 为什么需要数据规范化/strong>
不合规范的表设计会导致的问题:
- 信息重复
- 更新异常
- 插入异常
- 无法正确表示信息
- 删除异常
- 丢失有效信息
第一范式 (1st NF)
第一范式的目标是确保每列的原子性,如果每列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则满足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d 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
第二范式要求每个表只描述一件事情
第三范式(3rd NF)
如果一个关系满足第二范式,并且除了主键以外的其他列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列,则满足第三范式.
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规范化和性能的关系
为满足某种商业目标 , 数据库性能比规范化数据库更重要
在数据规范化的同时 , 要综合考虑数据库的性能
通过在给定的表中添加额外的字段,以大量减少需要从中搜索信息所需的时间
通过在给定的表中插入计算列,以方便查询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MySQL入门技能树数据库组成表31260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