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射频大概也有十多年了,从有线通讯到无线通讯都做过. 大部分时间都在做conductive的设计,比如PA,LNA,Filter, Balun等,天线一般都是委托厂商或天线team设计,自己只要提供规格就行了. 到罗技之后,有机会接触到更详细的天线设计.
于是想自学天线设计, 然后觉得天线涉及到的理论架构是最深和最复杂的.也看了很多国内天线方面的书,发现都有一个问题:一般都是前面简单介绍麦克斯韦理论方程组,然后跳到天线基本知识,然后就是HFSS仿真.我不知道你们在做天线设计的时候会真到看到麦克斯韦理论方程组吗是没有看到, 天线设计感觉就是用软件+经验去调,中间缺少了理论架构作为支撑. 前段时间在youtobe上看到一个OCW课程,是关于CEM(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觉得应该就是目前天线仿真书最缺少的理论架构核心.不过我没找到相关的中文教程或者带中文字幕的教程,看的超慢,会不定期更新一些笔记,主要是给自己看和巩固的.如果这边有大神能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目前我所知道的三个波或类似波的方程:
1. 波动方程(机械波和电磁波)
电磁波传播的波动方程
2. 扩散方程(diffusion equation)
3. 薛定谔方程(物质波)
这三个波方程看起来蛮类似的,都是关于位置,时间的微分方程,但好像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很多现象.我很推崇林秀豪教授的总结: 对位置微分部分代表的是自己和旁边物质的差异, 对时间微分部分代表了用何种方式去消除和傍边物质的差异. 如果以加速度方式的话(方程1),就会产生振荡(机械波和电磁波).如果是以速度方式的话(方程2),就会最快达到和旁边物质达到一致(比如温度).如果以奇怪方式的话(方程三 虚速度),就会产生奇怪的现象.这可能就是量子力学很难被理解的原因吧:)但不可否认的是 一些无法用1,2解释的现象可以用3来解释.(比如氢原子电子,量子穿隧等).量子物理太难了,QED更难,看了一些发现就没办法看下去了,有时还是会不自量力去挑战看看..不过作为工程师,貌似用经典物理就够了:).
基于目前看到的部分,CEM主要是在讲如果computer软件分析电磁波在各种介质/界面上是如何传播(消散)的,因此波动方程是基础中的基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