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件》读书笔记
Productive Projects and Teams
序言
Peopleware,人件,在软件工程领域与人月神话齐名的经典作品。这两个本书,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软件项目管理,阐述了他的两个不同方面,一个关注于软件项目本身,另一个则重点关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因素:人。这两本书常常被同时提及,被誉为软件项目管理领域的两朵奇葩。
在人件这本书的封面(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 ),印着这本书的口 :为开发人员伸张权利。按照以前看到的一些介绍,这本书不仅适合项目经理们阅读,也适合普通的开发者阅读。我在想,如果中国广大的劳苦程序员们都看了这本书,是不是会掀起一股程序员维权的风波。呵呵,拭目以待。
在开始之前,摘抄几段对这本书的赞誉(这似乎是国外的书籍的一个惯例):
微软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的所有经理都读过《人件》。我推荐软件经理每年重读一遍这本书。
——Joel Spolsky
近年来,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是DeMacro和Lister在1987年出版的《人件》,我衷心地向我的读者推荐这本书。
——《人月神话》第19章
这是我一直喜爱的软件工程书籍。《人间》正确指出软件工程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技术。它看到在软件开发工程中“人”的许多方面,并指出人并不是软件开发机器中简单的小齿轮。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从普通工程师到CEO的每一个人。
——Mark A.Herschberg
结合中国国情来看《人件》
以我以往的阅读经验来看,看一些从国外翻译引进的一些经典书籍,往往有一个问题要注意,那就是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来看,来理解,来吸收这些书中的思想,这一点,在管理方面的书籍中尤其明显。
技术是无国界的,所以,从国外引进的纯技术书籍在理解上基本是没有多大困难的。C++ Primer在国外可以成为经典,翻译引进后,同样可以成为开发人员的最爱,成为他们的案头必备。
而在管理方面,更多的存在着人的因素在其中。一旦有人的因素存在,事情往往就变得复杂了。同样的管理理论,也许在国外适用,在国内就成为了员工散漫放任的理由;同样的管理方法,对一个公司试用,在另外一个公司却无法被员工接受。在我看来(并没有看到真实的案例存在,有待进一步佐证),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例如Microsoft,IBM,往往同一个公司就存在多种不同的管理风格。在美国Google,公司非常尊重员工的个性自由,那么,在即将开张(已经开张的中国Google,无疑的,Google这种管理方式,也必将打上中国的烙印。
对待引进的管理经验,还是要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也不尽是糟粕,可能是一些不适用的部分)。
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这些书籍。
那么,《人件》是关于软件项目中如何管理人这一核心资源的,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结合我遇到的实际情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Link URL: http://imcc.itpub.net/post/20778/19101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