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评述] 操作系统是智能终端产品的根基之一,管理着产品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很多品牌也想抓住这一领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掌握系统层面的主动权。
近日,华为发布了操作系统鸿蒙,并且,华为已经在旗下品牌荣耀的智慧屏产品中率先使用了鸿蒙OS 1.0。同时,内核及OS演进路径透露,未来三年,除完善相关技术外,鸿蒙OS会逐步应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车机等更多智能设备中。
华为在系统层面迈出的一步,给行业带来了摆脱对外依赖的又一个希望,之前的一个是芯片。
其实,一些企业也有涉足操作系统软件产品,但这些产品都没能媲美iOS、Android,有些产品甚至迟迟不能面市。
操作系统复杂的生态、内核等,一方面考验着技术实力,另一方面考验着产品的品牌能力,国产操作系统在如今已经较为固化的系统生态中,想要分的一杯羹并不容易。在钉科技看来,华为的鸿蒙系统想要在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
三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如何得到平衡/p>
虽然鸿蒙系统目前已经确认为开源系统,但在系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之间的取舍中,华为鸿蒙系统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如今操作系统,依靠单一品牌支撑起整个生态较为困难,也很难成功,更多的需要其他品牌的支持。鸿蒙系统将面临如何吸引其他品牌的支持,并且如何给予支持这些品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开源的开放性,也带来第三方软件的管理问题,类似于Android系统,尽管系统有着很强的软件兼容性,但开发者对API等级的采用并不相同,带来的第三方软件体验也并不一致,如何处理成为鸿蒙这一开源系统的难题。
如果采用较为封闭的方式,对于第三方软件的把控相对更加简单,但同时也较为考验自家的硬件生态与服务,如何对消费者形成足够大的吸引力。毕竟,如今在主流操作的系统下,似乎只有苹果这一品牌利用自家的硬件生态获得了成功,并且这一成功难以复制。
鸿蒙系统的推出,展现了着华为在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上更进一步,在技术实力上再次得以验证,也为中国的操作系统发展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不过,也要看到操作系统的发展是一个较为长久的过程。
文章详情:鸿蒙系统三挑战:应用如何兼容,生态怎么搭建,开放还是闭合
相关资源:锁屏 自动锁屏 定时锁屏 注销软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