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络实验5以太 链路帧实验,计算机 络实验 分析以太 数据帧的构成.doc…

计算机 络实验 分析以太 数据帧的构成

实 验 告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 络技术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 分析以太 数据帧的构成

年 级 08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郎子龙

学 080712110069

理 学 院

实验时间: 2010年 4 月 27 日

实验三 分析以太 数据帧的构成

实验目的

掌握以太 帧的构成,了解各个字段的含义;

掌握 络协议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常用 络管理命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层转变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涉及的数据单位是帧(frame),高层的协议数据被封装在以太 帧的数据字段发送。使用 络协议分析软件可以捕获各种协议数据包,通过查看这些协议数据包中数据链路帧的各字段可以分析 络协议的内部机制。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打开 络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成功运行后的界面如下:

分析:Wireshark是一款免费的 络协议分析程序,支持Unix和Windows系统。借助于这个程序,既可以直接从 络上抓取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对有其他嗅探器抓取后保存在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分析。

2、再上面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命令“Capture”—“ Interfaces…”子菜单,并弹出了如下对话框:

分析:此对话框列出了本计算机中的 络适配器,由上图可知本计算机可适用的适配器的IP地址为192.168.0.47。“Start”是开始捕获 络数据包按钮,“Options”是可以在经过详细设置后开始捕获 络数据包的按钮,“Details”是查看对应适配器的详细信息的按钮。

3、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分析:次对话框列出了当前可用适配器、本地计算机IP地址、数据捕获缓冲区大小、是否采用混杂模式等配置参数。

4、单击“Start”按钮, 络数据包捕获开始,出现如下界面:

分析:出现的这个界面是活动的,在出现这个界面后,不许对这个个界面做什么,直接进行下一个“Ping”命令的操作。

5、在打开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使用“Ping”命令测试本机与 关的的连通性:

分析:由于在使用“Ping”命令测试本机与 关的的连通性时,本计算机发送了四个ICMP数据包,相应的会得到四个从 关发送回来的应答的 文,因此 络协议分析软件捕获的是八个 文。也由此可知本计算机与 关适量通的。

6、单击表示停止的按钮,捕获到的数据如下:

分析:此窗口显示了数据包列表区、协议树区、十六进制对照区这三个部分。经调整后,在列表区可清楚的看到8个ICMP数据包。

7、有上面得到的界面可以知道:

目的地址DMAC是00 b0 2c b2 e2 f2;

源地址SMAC是00 15 58 9c c4 98;

类型是08 00。

分析:该协议树区中以太 帧结构是符合Ethernet II帧的结构的。

8、重新开始 络数据包捕获,浏览一些 页后停止捕获,得到以下数据包界面:

分析:以太 数据帧的类型字段的值是88 64,对应的协议是DNS。

9、查看捕获到的数据包,寻找到以太 的数据包,得到如下界面:

分析:此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是ff ff ff ff ff ff。

思考题:

捕获到的以太 数据帧中广播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值是ff ff ff ff ff ff。

捕获到的以太 数据帧的类型字段的值是08 06,对应的协议为ARP。

捕获到的以太 数据帧中不存在帧校验字段,因为在捕获数据包时是从目的地址到帧校验码一起捕获的,所以在分析数据包时就丢弃了帧校验码。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首页概览2232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国标软件设计文档(操作手册(GB8567——88),测试分析 告(GB856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