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csdn.net/lingyun2005/archive/2010/11/25/6035942.aspx
还记得曾经听过某位成功人士读书的方法,或者说对一本书是否有价值的认识——如果一本书有200页,其中有10页能让你有所收获,那么就是有价值的。
还记得有个人对于培训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如果听一天的课,最后能够记住三句话,那么这一天就不是在浪费时间 。
很多人都强调过,软件项目中的管理要以人为本 。 书 中也着重描述了这样的观点。在第十三章中描述的兰兹层次体系中,第一重要的是构想,接下来的就是人,然后才是过程和产品。其实仔细考虑一下,这真的是很有 道理,毕竟想要实现一个伟大的构想,仅仅有过程或者说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且只有团队中的人们都有足够的凝聚力,有 足够的信心,有足够的为达目的而付出的努力,构想才有可能最终成为产品。否则在一个一盘散沙式的团队当中,或者说团队中的人员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又怎 么可能成功呢果那样的团队也能够产出产品的话,只能说使用那些产品的用户的运气不太好,每天只能祈祷那个产品不要出现太严重的问题吧。
思考这个要素其实对于每一种工作都非常重要 , 但在书中还是再次强调,并且提到了要在工作压力不是太大,有闲暇时间的时候,静下心来,才能够进行真正的思考。而且思考的时候应该专注,书中把这种思考方 式成为浸泡式思考。只有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一件事情上,调用大量的脑细胞工作,才能够真正考虑到一件事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想出真正比较适合的解决方案。
我从书中得到的最后一点收获还是关于这两个要素——思考如何来对待每个人 。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这是必然的。如果是在完全机械性的工作中,可能这一点体现的不是特别明显,因为每个人都不用思考太多问题,只要依照习惯完成任务就 好。而在软件开发的团队中,由于每个人的头脑无时无刻不在高速运转,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想法,表现出来,就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这样的团队,作为 管理者,如果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那么必定会有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管理方式不够满意。应当采取的做法是,针对每一个成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 式,从而让所有人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总之,看过这本书,我得到的体会就是,软件人才管理的艺术就在于两点:以人为本,善于思考 。

相关资源:聚才快递单打印软件-互联 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