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管理--第二章 2.1节

第二章  软件测试背景
    在多次惨痛“开发泥潭”教训的背景下,为了摆脱软件危机, 计算机科学家和工业界巨头们于 20 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的提出给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并成功支持了软件行业的巨大发展。然而,当软件开始在各个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后,频繁发生的软件失效事件却使得人们不得不把软件质量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软件测试已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然而,即使是这样,由于软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仍然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软件测试水平、使得软件测试能够真正起到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就是每一个测试从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章主要通过典型的测试案例介绍一下测试发展历史,以及测试在国内的发展情况。通过本章的内容使读者了解测试的历史和测试在软件工程中的地位,以及国内测试行业的发展趋势。   2.1  测试案例 2003年,美国东部时间 8月14日下午4时左右,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电力系统失控事件,包括纽约在内的美国东北部发生了大面积停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美国2004年4月的新闻 告,2003年的断电事件,软件缺陷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一个主要因素。断电给5千万用户造成了损失,100座发电厂被迫关闭,经济损失达6亿美元。缺陷主要发生在一个销售商提供的能量监控系统中,不能正常的提交和 告局部事件开始时的异常影响。这个缺陷在检查几百万行代码后得到了更正。 让我们回顾一下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以下信息摘录于《中国电力 》): 从 2003年8月14日下午12时15分开始,第一能源公司和美洲电力公司控制区内发生了一系列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的累计效应最终导致了东部电 的大停电。依照一些重要事件的时间顺序,事故演变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系列突发事件使系统运行情况逐渐恶化。 这一阶段从 12时05分到14时04分,期间有三个重要事件发生: 13:31的 Eastlake5 机掉闸——Eastlake5 机位于俄亥俄州北部,对当地的电压起著较重要的支撑作用。 … … 14: 02的345千伏Stuart-Atlanta掉闸——345千伏Stuare-Atlanta线位于代顿电力和照明(DPL)公司控制区域内。14时02分由于对树木放电造成对地短路掉闸。Stuare-Atlanta线路故障造成了MISO状态估计软件不能够有效运行,以至于16时04分之前MISO都没能够判明第一能源系统已经很危险的运行状态。 12: 15到16:14时MISO的状态估计软件失效。 8月 14日12时 15分左右,MISO的状态估计软件计算出一个误差很大的结果。分析师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修正了这条线路的状态。但是为了处理上述故障,他退出了程序每5分钟一次的自启动功能。维修结束后,他忘记了恢复这一功能,使软件没有恢复到正常的自动运行状态。这样,直到14时40分人们才发现状态估计软件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每5分钟自动运行。到16时04分,该问题才被发现和解决,而此时距离系统开始崩溃只有大约两分钟了。这造成了MISO没能及时对8月14日下午电 安全问题提早告警。 第二阶段: 14:14至15:19第一能源公司的自动化系统故障。 第一能源公司的告警系统失效。 … … EMS远方终端的损失。 在 14时20分至14时25分之间,第一能源公司的一些安装在变电站的远方控制终端停止了运行。 … … EMS服务器故障。 14时 41分,负责EMS告警处理功能的主服务器当机。备用服务器在13分钟后,也就是14时54分,也发生当机。 … … 第三阶段: 15:05至15:57第一能源公司的三条345千伏输电线路跳闸 … … 第四阶段: 15:39到16:08俄亥俄州北部138千伏输电系统的崩溃。 … … 第五阶段:系统崩溃的扩展和停止。 16时 05分,第一能源的Sammis-Star线路跳闸,触发了345千伏高压系统的崩溃。7分钟内,大停电横扫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至16时13分,超过263个电厂531台机组解列,数千万人停电。 …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08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08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