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200多万元得到的创业教训– 交软件之殇

                                                     

 

 

健生干货分享:第18篇

 

摘要: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两款 交app的开发,两款app都挂掉了, 交app成功的关键的是对用户,产品的把握,整合资源的能力,技术只是其次。

 

    我们开发了两款 交app:

 

第一款 交app:移客ekeo,一款以熟人 交和真实聚会为核心的 交工具。移客以解决聚会难题为核心,你可以通过移客快速发起或者参与聚会活动,掌握参加者是否已经出发或者到达。

 

第二款 交app:米信, 地域感应式场景 交应用, 为你随时感应来到附近的朋友和二度好友,触发你和TA互相的”隔空相遇“,联系方式马上到手,从此不再错过任何一个你喜欢的新朋友、心仪的对象。

 

第一款app产品除了不停地改版的问题外,还有产品定位的问题。做产品的时候,为了解决用户在组织聚会过程中的人员组织,场地选择,人员到达情况等问题。但是,我们没验证过这个痛点是不是真的/p>

 

在精益创业中,有个“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概念,先开发出“最小化可行产品”推出市场,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的。脑海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时间,是有差距的。我们在分析看待问题时,总是带有主观性,只能从我的角度出发。现在提倡换位思考,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一步的做法,就是交给市场去验证。只能说是不是方法中的方法。

 

第二款app米信,我们在运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1. 这是一种被动 交而不是主动的 交,用户想通过这款产品来认识陌生人,必须要距离500m以内,但大多数场景下,用户是不会经常走动的,只生活在一定的地域。

 

2. 这款针对屌丝的产品,没法提供足够的话题来实现 交的需求。例如,我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了,提示我们相遇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聊下去。

 

3. 这款产品必须要用到手机 和通信录,但事实上,想要拿到用户的手机 ,成本很高,那时又刚好遇到短信行业的整顿,短信经常延迟很严重。

 

4. 用户活跃度低,在整个运营的过程中,只有我们团队的开发人员来带动几个粉丝用户 交。没有话题制造的公关能力。

 

5. 产品定位和特色造成缺乏资源,不能从其他平台上导入用户资源。例如,从新浪微博导入用户关系没用,这种不是强的 交关系,不适合我们的产品。

 

    交软件最难的,在于大量的用户和较高的用户活跃度。没有用户,就没法建立关系,没有关系,却也没法吸引用户。慢慢地,这就变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纠缠在那里。用户,关系,前期需要强大的资源和话题制作能力来培养的。

 

 

       曾健生简介:经历了移动互联 初创企业的组建,发展和倒闭,经历过两百万的创业资金一点点的耗光。QQ&个人微信 :38416494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14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