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测试阶段分类
单元测试:验证软件单元是否符合软件需求与设计,开发人员自测。
冒烟测试: 软件构建版本建立后,对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简单的测试,这种测试重点验证的是程序的主要功能,而不会对具体功能进行深入测试。
集成测试: 冒烟测试之后,将已经测试过的软件单元组合在一起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用于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系统测试:将经过测试的软件在实际环节中运行,并于其他系统的成分(数据库、硬件和操作人员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
验收测试: 主要是对软件产品说明进行验证,逐行逐字的按照说明书的描述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客户的各种要求。
2.测试技术测试分类
黑盒测试:把软件(程序)当作一个有输入与输出的黑匣子,它把程序当作一个输入域到输出域的映射,只要输入的数据能输出预期的结果即可,不必关心程序内部是怎么样实现的
白盒测试: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程序的逻辑结构、路径与运行过程,在测试时,按照程序的执行路径得出结果。白盒测试就是软件(程序)当作一个透明的盒子,测试人员清楚的知道从输入到输出的每一步过程。
总结:相对于黑盒测试来说,白盒测试对测试人员的要求会更高- -点,它要求测试人员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而且要熟悉各种脚本语言。但是在软件公司里,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并不是界限分明的,在测试一款软件时往往是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对软件进行完整全面的测试。
3.按照软件质量特性分类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包括准确性、易用性、适合性、互操作性等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的性能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性能测试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性测试、可移植性测试和健壮性测试等。
4.按照自动化程度分类
手工测试:测试人员一条一条的执行代码完成测试工作。费时费力且很验证保证测试效果。
自动化测试:借助脚本、自动化测试工具等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它也需要人工参与,但是它可以将要执行的测试代码或者流程写成脚本,执行脚本完成整个测试工作。
5.按照测试项目分类
界面类测试:验证软件界面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安全类测试:试软件在没有授权的内部或外部用户的攻击或恶意破环时如何进行处理,是否能保证软件与数据的安全
文档类测试:以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用户注册、安装手册为主,主要验证文档说明与实际软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α测试:软件上线之前进行的版本测试。由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或者用户协助进行测试。测试人员记录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问题,整个测试过程是可控的。
β测试:软件上线之后进行的版本测试。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与问题并进行记录,然后反馈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