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
络协议 (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 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描述。
另一种是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协议都必须能够对 络上信息交换过程做出精确的解释。
划分层次的概念举例
主机1向主机2通过 络发送文件。
可以将要做的工作进行如下的划分:
-
第一类工作与传送文件直接有关。 确信对方已做好接收和存储文件的准备。 双方已协调好一致的文件格式。
-
两个主机将文件传送模块作为最高的一层,剩下的工作由下面的模块负责。
分层的好处与缺点
好处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 :降低效率。有些功能会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因而产生了额外开销。
层数多少要适当,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 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 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各层完成的主要功能
①差错控制:使相应层次对等方的通信更加可靠。
②流量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必须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不要太快。
③分段和重装: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块划分为更小的单位,在接收端将其还原。
④复用和分用:发送端几个高层会话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
⑤连接建立和释放:交换数据前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释放连接。
计算机 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 络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是计算机 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 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实现 (implementation) 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认识身边的计算机 络常见的 络设备2239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