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学生实验课堂 计算机技术 实验课堂
中图分类 :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1674-2117(2014)18-0-01
1 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实验课的预习
学生想要使得实验能够被顺利的开展,提前预习需要进行实验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了解了实验的方向才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实验器材通常比较紧张,学生无法在实验室内进行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数通过参考教科书以及教材进行预习,但是由于知识面有限以及立体感不强等特点导致预习的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是计算机 络技术的应用就为实验课的预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1 应用互联 进行资料的查阅和实验课的预习
当前我国一些比较好的院校,如果有一定的条件,大多在自己的 站上都上传了相关专业的实验资料。在搜索引擎内输入想要进行的实验,我们能够得到数以百计的相关 站,如果想要搜索到本校的资料就在搜索的关键词内加上某高校的名称,那么我们想要查询的实验中心的 址就会跃然纸上。在各大院校的 站中,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甚至对于具体实验的内容、理论方法、方案、选用的实验装置、采用的试剂以及注意事项和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都会进行相关的说明。在一些比较大型的 站甚至还公布了相关实验的教学视频,我们可以以直观的方式了解到实验的操作方法,还能够了解到具体的实验试剂的配置比例,应用的环境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等。如果学生想要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个实验进行预习,就可以输入某个实验的名称,那么就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相关资料。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查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比传统的单纯依靠教科书进行相关的了解效果要好的多。
1.2 运用模拟软件进行实验的仿真操作
实验的仿真软件指的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实验过程模拟的一套操作软件。学生能够在一个可视的虚拟平台上,利用虚拟的实验仪器、试剂等进行实验的模拟操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2 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交互式的 络实验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教师的地位,教师的“知识领袖’的架子使得学生抵触知识的学习,然而实验课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因此,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所在,因而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再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推动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说,在化学实验中对于溶液导电原因的探索中,我们就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运用Flash软件进行课件的设计,溶液中看不见的阴阳离子可以用小球来进行模拟,其次再让学生对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进行导电的实验,对于实验的过程进行模拟性的分析,从而得到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
对于计算机技术中的交互性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能够被很好地促进。这样就能够在微机室进行试验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师提前设计好的课件,将需要教授的要求以及内容在学生的计算机上进行传递,让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试验,然后通过智能的评估系统对于学生操作的过程进行了解掌握,进而根据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在课件中进行适宜自身学习内容的选择,并且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以及自身对实验的感受及时地向教师进行反馈。同时,师生间的交流甚至还可以通过建立 络论坛的形式进行沟通、讨论。教学的过程就能够在 络环境上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很好的沟通,从而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发展。拿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和仪器连接的实验来讲,教师同样可以采用Flash软件进行课件的设计,将实际中的各个仪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设计成可以通过鼠标来进行移动的仪器图。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可以避免学生不敢直接的向教师进行意见反馈的问题,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实验课真正地指导实践。
3 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会各界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关键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实验课堂中的应用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多弊端能够得以有效的解决,同时还有利于减少开支,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必须要加大对于该方法的研究,促进我国的教育长足健康的发展。
(浦江县教育技术中心,浙江 浦江322200)
参考文献:
[1]曾少晶.虚拟机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视界,2012(36).
[2]刘义良.计算机实验教学课堂行为管理的实践及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
相关资源:免费的linux操作软件SecureCRT.zip-其它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