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管理
1.概念:项目管理是一系列的伴随着项目的进行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能够达到期望的结果的一系列管理行为。
2.项目管理核心范围
范围 进度 成本
3.成本估计
软件开发成本主要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工作量及相应的代价。它不包括原 材 料和能源的消耗,主要是人的劳动的消耗。
成本估计和成本管理是软件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典型的估计方法包括: ⑴ 静态:Effort = f (length of code)
⑵ 动态:Effort = f (time) 也与程序长度有关
⑶ 标准值法(Expert Judgment)
⑷ COCOMO (Constructive Cost Model) :即Boehm 提出的构 造性成本模型。是一种精确、易于使用的成本估算方法
4.进度计划
- Gantt Chart (横道图)
优点:简单,能动态地反映开发进展
缺点:难以反映多个任务间的逻辑关系
-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 )与关键路径
5.人员组织
程序设计小组:2 ~ 8人的非正式组织
优点:规模小,交流方便
缺点:没有明确的权威负责人,组员间缺乏必要的协调
主程序员组
Chief Programmer:全面负责设计、 编码、测试和安装
Assistant CP:主要负责 测试,必要时代替CP
Program Manager:负责和项目有关的全部事务性工作
6.质量管理
- 软件质量特性
反映了软件的本质
人们通常把影响软件质量的特性用软件质量模型来描述
- 质量保证
为保证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管理的活动
二.项目计划
1.内容
概 述->阶段计划 ->组织计划 -> 测试计划-> 变动控制计划 ->文档计划 ->培训计划->复审和 告计划 ->安装和运行计划 -> 资源和配置计划 ->索引
2.项目 告
确定里程碑
告内容:在本阶段已完成的工作、下阶段计划要完成的工作、问题范围、目 前已用成本、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建立月 制度
2.配置管理
(1)软件配置的概念
在软件工程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项 (文档 、 告 、程序 、表格 、数据 ) 构成了软件配置。软件配置是软件的具体形态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影像。
(2)基线
定义:是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 末尾的特定点,又称里程碑
作用:把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确化,以便于检验和肯定阶段成果
(3)项目数据库
一旦一个SCI成为基线 ,就把它存放到项目数据库中。当软件组织成员想要 对基线SCI进行修改时,把它从项目数据库中复制到该工程师的专用工作区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