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络应用的普及和发展,软件产业经历了从产品公司到用户解决方案公司,再到互联 增值服务公司的演变历程,这也是软件产业由产品向服务的转型过程。SaaS、SOA等新型商业模式或业务理念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软件服务化的市场。那么,这些新词究竟是何含义,背后又意味着怎样的商机呢br>
“软件即服务”:前景广阔
随着互联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 件的成熟,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在21世纪兴起,以此为契机,有望为软件产业带来深刻变革,使软件成为 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一项 不可或缺的服务,将软件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融合,为软件产业开辟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是通过Internet交付软件和服务的模式,它是从ASP模式演变而来的。这并不是本世纪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它随着互联 的兴起而成为 舆论的热点,又随着互联 泡沫的破灭而淡出舆论。现在由于以Salesforce.com和RightNow公司为代表的SaaS提供商的收入增长,又重 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从本质上来讲,SaaS就是ASP,两者区别很小,都是以 络托管服务为基础的,客户无需像传统模式那样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及 应用程序,只是通过Internet向厂商订购所需的应用软件和服务,按订购的数量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Internet获得厂商提供的软件 和服务。软件厂商在向客户提供互联 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其订购的软件和服务。
对许多小型企业来说,SaaS 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 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 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这是 络应用最具效益的运营模 式。IDC预测2009年全球SaaS开支将达到107亿美元。一些公司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前景,纷纷开展SaaS业务。IBM、甲骨文等公司开始提倡按需 付费,管理软件巨头SAP进军SaaS领域,SalesForce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SaaS领域收获颇丰;传统的产品公司也积极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来,例如微软目前推行的Live战略;一些互联 公司如Google等也推出了在线文档等服务,使得SaaS市场进入了发展的上升期。面对SaaS所带来 的冲击,传统的软件巨头微软在苏州启动了SaaS孵化器项目。该孵化器通过向企业提供服务器、标准的IDC机房、 络环境等设施,用于软件企业发布自己的 SaaS应用,并提供SaaS架构的深度培训、SaaS咨询服务、SaaS顾问服务、SaaS测试服务等相关SaaS技术支持,降低入孵企业的风险和成 本,提高SaaS软件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面向服务的架构”:最新热门
SOA技术已存在超过20年的 时间,但一直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最主要作用是使得一个系统上的软件可以安全可靠地提出请求并获得其他系统上的计算资源,而不再需要一台中央服务器来 管理和控制整个端到端的 络。随着Web服务的出现,SOA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面向服务的 体系结构的重点在于开发能帮助人们完成业务任务的技术,而不是通过技术约束来规定行动。例如,销售过程(从制造、运输到收到货款)可能会涉及数十个步骤和 若干不同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但就其实质而言,此过程包含确认客户、订购产品、制造、发货、付款等一系列人工活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基于这些实际活动 或业务服务进行组织,而不是形成公司所维护的不同的信息竖井/(Silo/。它有利于实现更高的业务和IT一致性,同时基于 络的基础设施,允许分散于各 地且采用不同技术的资源协同工作。
从 络架构演变的角度 看,SOA则从根本上突破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回忆一下 络架构从SNA到IP的演化过程。在SNA环境下, 络的架构基本上是“主/从”式的,即由一 个 关控制着远程终端和主机之间的联系,所有的控制都在主机一端。而在IP环境下,则由分布式的路由器 络提供连接,控制不再是集中的。
然而,软件架构始终未能与IP 的演进步伐保持一致。在所谓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中,基本的架构依然是主/从式的:应用服务器控制着与远程客户机的通信。在过去的几年中,已逐渐将客 户机/服务器模式推向了边缘。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各种通信协议越来越多地基于Web而不再是专有协议,因此应用之间的通信也成了多路径的而不是单路径 的。
而现在,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主/从通信方式已经转变成分布式的P2P方式,与IP 络中路由器之间的通信方式相似。于是,像IBM、Oracle、SAP和微软等软件与系统厂商就很自然地对SOA的兴起和部署给予了密切关注。当然,对SOA给予关注的绝不只有他们。
SOA对于电信 络的影响也是 十分巨大的。任何一位 络管理人员都很清楚,P2P通信与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SOA系统中的通信流量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任意的端到端之 间,而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的流量则主要是星形发散的。因此,像MPLS这样可提供安全、可靠的端到端通信架构的好处就日益显著了。
SOA的发展之所以不可阻挡,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用户需要使业务IT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业务中的改变。“全球整合企业对于组织商务活动是一种更好的和更盈利的方法。 ”IBMCEO塞缪尔·帕米萨诺最近发出了这样的倡导,“但向这种模式转变需要关键业务和技能得到充分的整合。”据Gartner的 告,2006年全球 已经有60%以上的企业考虑SOA为指导原则来进行关键任务的应用,到2008年,SOA会为全球80%的新开发项目提供实施的基础。EvansData 在今年4月发布的《企业发展问题调查》也显示,被调查者中几乎四分之一的企业级开发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SOA环境,并在未来24个月内实施另外 28%的计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