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漏洞概述

文章目录

    • 一、软件漏洞的概念
      • 1、信息安全漏洞简述
      • 2、软件漏洞
      • 3、软件漏洞概念
      • 4、软件漏洞的成因分析
    • 二、软件漏洞标准化管理
      • 1、软件漏洞分类
      • 2、软件漏洞分级
      • 3、安全漏洞管理规范

一、软件漏洞的概念

1、信息安全漏洞简述

信息安全漏洞是信息安风险的主要根源之一,是 络攻防对抗中的主要目标。由于信息系统漏洞的危害性、多样性和广泛性,在当前 路空间博弈中,漏洞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被各方所积极关注。
对于信息安全漏洞的不同认识有以下三个主要的共同特点:

  • 漏洞是信息系统自身的弱点或缺陷。
  • 漏洞存在环境通常是特定的。
  • 漏洞具有可利用性,若攻击者利用了这些漏洞,将会给信息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的损失。

2、软件漏洞

软件漏洞是信息安全系统漏洞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理解软件漏洞对于我们了解软件安全威胁是非常关键的。
常说的软件漏洞包括软件错误、软件缺陷以及软件失效。其简单关系如下图:

2)软件趋向大型化,第三方拓展增多
常用大型软件为了充分使软件功能得到扩充,通常会有第三方拓展,这些拓展插件的存在,增加系统功能的同时也导致的安全隐患的存在,研究表名“代码行数越多,缺陷也就越多“
3)软件新技术、新应用产生之初即缺乏安全意识
比如大多数 络协议,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其安全性。当今互联 技术蓬勃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也带来了大量新的安全按挑战。
4)软件使用场景更具威胁
络技术是发展,软件被用于各行各业,遍及各个 会层次。软件开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并且黑客与恶意攻击者比以往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访问软件系统,并尝试寻找、利用软件漏洞。
5)软件安全开发重视度不够,开发者缺少安全意识。

二、软件漏洞标准化管理

1、软件漏洞分类

1)基于漏洞成因的分类

  • 内存破坏类
  • 逻辑错误类
  • 输入验证类
  • 设计错误类
  • 配置错误类

2)基于漏洞利用位置分类

  • 本地漏洞
  • 远程漏洞

3)基于威胁类型分类

  • 获取控制
  • 获取信息
  • 拒绝服务

2、软件漏洞分级

软件漏洞概述

3、安全漏洞管理规范

根据安全漏洞生命周期中漏洞发现、利用、修复和公开四个阶段,对应的管理行为分为预防、收集、消减和发布等实施活动。

  • 漏洞预防阶段:厂商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产品安全水平,对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加固等安全配置
  • 漏洞收集阶段:漏洞收集组织与漏送管理涉及的各方沟通,广泛处理并收集漏洞,确认漏洞存在后回复 告方。
  • 漏洞消减阶段:依据处理策略在规定时间内修复漏洞,依据漏洞类型和危害程度优先开发高危漏洞修复措施。
  • 漏洞发布阶段:在规定时间内发布漏洞及相关修复措施。厂商应建立发布渠道,及时通知用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