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coollabs
这一天,距离WPS的诞生日,已经过去了31年。
用金山董事长雷军自己的话讲,“这一天,我们足足等了20年。WPS和金山的历程,就是一个坚持梦想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励志故事。”
消息一出,下边的评论,基本都是骂声。
其中大多数都是,“垃圾公司,抄袭微软的Office”。
但软件行业的人却说,“因为WPS,才让微软在中国乃至世界办公软件市场不敢掉以轻心,因为WPS,让全世界了解到在中国还有一家公司能和微软抗衡。”
数千名程序员的梦想和Office的抄袭者,哪个才是真正的WPS/p>
01
故事,要从1988年说起。
1988年,程序员求伯君加入香港金山。
不是因为待遇,不是因为职位,只是老板的一句话——你专心写你的程序,剩下的什么也不用操心。
那还是1989年,全中国的大多数民众,都没见过电脑。而WPS一年卖了三万多套,销售额突破6600万。
全中国大大小小的打字 ,都用WPS排版;所有电脑类的书籍,都有WPS的使用教程。
当时中国的新鲜事物是“电脑培训班”,从这个班里走出来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有,DOS命令、王码五笔和WPS。
当时的求伯君,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程序员第一人。
无数热爱开发、热衷于写代码的程序员纷纷加入金山。
他们都想成为被载入中国软件史的“求伯君第二”。雷军,也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加入金山。
但出乎意料的是,当时的Word5.0在国内落后的微机上运行的很慢,WPS照样卖得很好。
市场数据摆在眼前,于是他们觉得,功能上的暂时落后,不算什么大问题。
几次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真正的危机是Windows系统一定会取代DOS系统,成为主流。
一旦如此,WPS的命都将会被革掉。
而金山要做的,就是把WPS从DOS,移到Windows上,将Word抵御在国门之外。
在那时的他们看来,这个举措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
于是,踌躇满志的雷军,接过了这一任务。金山最顶尖的20多位程序员集结在他的麾下。
他们要开发一款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软件——包括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的一系列功能。
金山给这款软件起名为,“盘古”。
财大气粗的微软,决定收购金山,但遭到拒绝。
第二年,他们又开出了75万的年薪招揽求伯君,又遭到拒绝。
其他地方都没有遇到过什么阻碍的微软,第一次在中国碰了壁。
金山公司,为“盘古”的宣传投入了200多万。他们买了市面上几乎所有 纸的版面来宣传“盘古”。
所有的金山人似乎都已经看到了“盘古”的光明前景——在这之前,WPS没做过一次广告都卖的那么火,现在“盘古”又有技术,还有广告。
金山,将再一次改写中国通用软件的历史。
但事实,给了求伯君和雷军,致命一击。
一直到广告登出半个月之后,还有人打电话到金山,问盘古是个啥。
一群技术狂人,做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市场想要的东西。
一群技术狂人,在错误的时间,干了一件正确的事。
但金山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1996年,微软找上门来,希望将WPS格式与微软共享。
当时的中国软件企业,根本没有和外国软件公司竞争的经验。“单纯”的金山认为,这是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微软的最好机会,就同意了这一提议。
双方签署协议,通过自己软件中间层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
但金山没有想到的是,协议刚签完没多久。微软就发布了Windows97。而Windows97的发布,也宣告了DOS系统的终结。
雷军后来在自传中,用一句话描述了当年的心境:
“那年,我失去了理想”。
那年,金山失去了理想。中国通用软件行业,也失去了理想。
02
盘古宣告失败,WPS的市场份额被微软占据,但公司,还得继续开。
昔日中国办公软件市场的老大,要就此一败涂地吗有人会甘心。
为了延续公司的存在感,1996年,金山公司推出了《中关村启示录》,这是第一部国产游戏。
但就连WPS97的研发人员,都对软件没什么信心。由于开发人员的流失,WPS97拖的太久了。
相较于Word,两者的功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WPS唯一的优势,可能只有价格。
但求伯君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用户对于WPS的感情,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WPS97推出两个月,就卖了一万多套。而“WPS的回归”,也成为当年中国电脑届的10件大事。
面对卷土重来的WPS,微软相应推出了97元的Word97入门版。
金山和微软的较量,仍在继续。
1999年,WPS2000版上市的前一天,微软宣布,Office2000中文版的价格比之前下降一半,每套188元,标准版3999元,专业版4999元。
得到消息的求伯君,在第二天WPS2000的发布会上,罕见的没有穿中山装——那几年的求伯君出席活动时,都穿中山装。
举手投足之间,展现了对WPS2000产品本身的自信。
面对金山的一系列举措,微软似乎不为所动。
他们仍在一年年的加大Office的研发力度——1999年,微软的市值就突破了5000亿美元,而Office的收入,占到了微软营收的60%。
微软每年会花费几百亿美元,来跟进这一“摇钱树”的开发。
但他们真正的战场,不在正版软件的销售上,而是盗版的竞争。
狙击WPS,微软做了一件事:对大陆地区,放任盗版的存在。
要知道,盗版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微软也在全世界打击盗版,除了中国大陆。
最让金山无法接受的是,2002年,微软单方面撕毁了他们在1996年和金山签订的协议。
微软将与WPS兼容的中间转换功能抹去了。
用户只能在Word和WPS之间二选一。
答案毫无疑问,当然是免费又好用的Word。
03
那几年,所有人快乐地用着免费的盗版Word。
但日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产权”这个名词,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8年10月20日,微软宣布推出两个“重要通知”——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
倘若你的电脑安装的是盗版的Windows系统,那届时你的电脑背景就会变成纯黑色,每隔1小时变化一次。
更重要的是,微软可以在不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侵入用户的系统,并实施干扰破坏行动。
但早已习惯Word的用户们,就像一直以来被微软喂饱的羔羊,此刻只能任人宰割。
而这,也敲响了我国对于信息安全的警钟。
当时的许多大型国企和政府部门,都是微软的忠实用户。
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更是站出来公开表示,“中国被微软挟持了”。
金山人已经认识到,Office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用户不大可能接受一个新的软件。
而“重生”的WPS,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在操作界面上,和Office一模一样。
要让用户感受不到这是两个软件,他们才会对WPS没有排斥感。
而这,也成为了日后WPS被攻击的“原罪”。
当时金山公司的账面,只有3500万。在新版本研发到一半时,公司没钱了。
“863计划”,救了WPS一命——WPS研发项目成为“国家863计划”的重大课题,获得了500万的资金。
2005年,WPS2005面世。它在功能上实现了Office当时的所有功能,完美适用于Windows、Linux两大平台,并且在软件体积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它熬到了国家重视信息安全的这一天。
2009年,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科技重大专项。政府投资百亿,组织开展基础软件重大专项的科研工作。
而办公软件的自主可控,则又是信息安全的关键。
WPS,则是唯一能扛起这面大旗的国产软件。
2011年,WPS从金山软件中拆分。那时已经创办小米的雷军,决定让WPS“all in 移动”,成功将用户从本地化转向线上。
而这,也是微软当时没有涉足的领域。
其实,公允地说,企业要盈利,这本无可厚非。
但当今天,“缺芯少屏”的事件一次次出现,我们频频被扼住科技发展的咽喉,大家才终于意识到了,关键技术的重要性。
那些科研人的奔走,才显得那么悲情,又那么难能可贵。
而金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办公软件,却也是信息安全的关键一环。
这么多年,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但无论是出于商业又或者情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一直在为中国的软件自主,不懈努力,也有了一些还不错的成绩。
但苛责它的声音,远远要超过鼓励。
有人嫌它的广告太多,影响用户体验。但实际上,它的免广告版,只需要9块钱。
即便这样,WPS的破解版,仍在 络传播。
但实际上,WPS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它并不赚钱。
尽管在用户数量上,WPS甚至要超过Office,但在营收上,WPS甚至比不过Office的零头。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Office在行业内早已形成垄断地位,而他们的定价,也确实很高。
套用倪光南老先生的一句话,“打击盗版没错,我们也提倡使用正版,但面对跨国公司借垄断而掠夺性的定价,借垄断而控制用户机器,我们有权说‘不”。
而中国的剪辑软件,大概只有爱剪辑。它一般被用在什么场景,相信不用我多说。
这其实,就是中国软件行业的现状——我们拿不出什么有竞争力的产品,于是没有任何话语权。
甚至就连“独苗”,不仅赚不到钱,每天还过的战战兢兢,要被无数用户谩骂。
即便这样,WPS,还是坚持了31年。
雷军说,“WPS和金山的历程,就是一个坚持梦想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励志故事。”
这原本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故事。
但在一片不明就里的嘲笑声中,却有一丝悲情。
可是,倘若中国的办公软件领域,以及其他的科技领域,能多一些这样坚持梦想的故事。我们的科技绝不止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嘘声”,做梦,并坚持把梦变成现实,才是最珍贵又美好的场景。
参考资料:
姜洪军,《求伯君成名筑造金山,雷军磨剑兵败盘古》,发布于“中国信息主管 ”
新浪科技,《求伯君谈金山20年:打败微软的梦想不能放弃》,发布于新浪科技“30年IT印记——那些人那些事专题”
知乎“匿名用户”,在“WPS Office 是不是金山公司抄袭微软 Office 的问题下的回答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