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POCT)之软件介绍

这是2016上半年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概率统计,密码学,软件逆向,图像编解码,图像识别,多媒体指令优化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

下面即从技术角度,对所用得到的知识开发的这个产品进行一个简易的描述说明.

扩展阅读:

体外诊断(POCT)之软件入口配置修改

体外诊断(POCT)之系统配置文件修改

体外诊断(POCT)之检测卡配置文件

体外诊断(POCT)之条纹配置参数修改

体外诊断(POCT)之检测线配置文件修改

产品特点:

1.专为触屏研发的界面, 快速, 方便, 精准的触控操作

2.支持最多65536个检测项目, 仅受磁盘容量限制的检测数据存储(理论上无限容量)

3.快速,准确的智能识别算法, 排除扫描时间, 不到0.01秒即可得出结果

4.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5.自由灵活的实验模式,客服仪器,试剂及批次的”水土不服”

6.基于TWAIN接口的采集模块,支持绝大多数扫描仪,并可在仪器外部授权升级

下面对几个特征性的属性进行举例:

1.界面

关于界面库,参见

体外诊断(POCT)之无窗口界面库:VGUI

界面的按钮是面向触摸的圆形:

数据存储方面没什么说的了,当然如果机器厂方使用固态硬盘存储, 则应考虑限制存储量

大多数国产的机器都使用国外相同的一套系统,加以OEM界面,他们都有相同的一些参数,比如一万份的存储量等

因为除了存储数据, 测试的图片也是必要的, 人命关天, 必须尽可能的谨慎, 系统使用PNG转码存储, 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 可提升100倍左右的存储量

(其实国外的软件趋向于不存储图像,至存储数值,观念不同,中医比较喜欢眼睛, 西医依赖数据和概率,1%的不良反应也是良药)

对于智能识别,大多数国产和国外的软件都是拼接方式, 这里一段代码,那里一种编码风格, 能实现功能即可

本系统务求精确,系统,和快速,以识别阵列码过程为例,初始扫描到的图像如下(限于浏览器,约35%的缩放):

可见卡槽的痕迹还隐约可见,但是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了,而手指印更是无声无息的被干掉了

进一步即可快速的提取边沿,如图

可以看出图像有一定的旋转角度, 处于对原始数据的重视, 软件不会去旋转这个图像, 而是提取最优的检测线强度数据进行处理

因而检测卡的旋转角应保持在较小范围内(常规放置都可以保证)

对于HIS和LIS主要的工作还是数据库字段的配置,国家标准中只定义了框架, 而不对具体的字段名进行定义,

也没有对数据库系统和角色权限进行严格的定义

实验模式则允许用户自己实验得出曲线, 再写入配置文件中, 当然厂方如果为了对机器负责或对商业机密的保密起见,

可以禁用这个模式, 此部分接近二次开发的范畴

对于扫描仪, 只要符合TWAIN协议的扫描仪都可以用, 但是更换扫描仪应重新进行实验

不同扫描仪的采集效果还是有差别的, 而且对于精密的仪器计算, 这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研发时使用的是Plustek OpticSlim 550扫描仪

主要是瞄准它48位的扫描位深,市场价是3000元,后来发现48位跟24位的差别并不大,加样量的影响都更大

因此,为了成本,也可以用国产其他24位(已经是1600万真彩色)的扫描仪,比如明基的价格才800元,相差近4倍,

由于时间和投入(由于缺少生物技术人才,公司终止了研发投入,也相当于暂停了POCT项目)的原因,目前只使用系统安装的默认扫描仪,

因而您必须将所用的扫描设为默认扫描仪,并配置好参数, 系统不会自己去寻找和选择特定的扫描仪(一般都只有一台扫描仪,够用)

对于配置文件,有名称(字符串)的配置值应保持在63字节(包括63)以内.

如果您觉得此系统有价值, 可以联系此项目主管人员, 人类的知识和技术, 就让它造福人类吧!

2016-06-14 19:12:42 绿城@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5月11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