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预测患者的死亡率。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评分系统分值、预计死亡率等。结果:生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7±16.5)岁,死亡组为(76.2±16.9)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的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的ROC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52、0.858,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病情评价系统均能有效评估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三者相互配合能有效提高评估准确性,准确预测患者预后。
【关键词】 急诊内科; 危重病评分系统; 慢性健康状况; 病情评估
中图分类 R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1674-6805(2015)31-013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1.065
目前为止,危重病评分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历史已逾二十年,评分系统也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这一代的危重病评分系统包括APACHEⅢ(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SAPSⅡ(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和MPM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1]。不少学者均认为第三代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比上一代更高[2]。本研究旨在明确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 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00例,女102例,年龄13~95岁,平均(66.5±4.9)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40例、循环系统疾病48例、血液系统疾病21例、泌尿系统疾病22例、中毒性疾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4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从进入住院病房或抢救室开始观察,直至患者离开住院病房或抢救室为止,观察时间不超过7 d。搜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史等)、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生理参数(呼吸频率、体温、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肺泡气氧分压差、平均动脉压、心率、外周白细胞计数、24 h尿量、血细胞比容、肌酐/急性肾衰、尿素氮、尿量、血清钠、白蛋白、总胆红素、酸碱失衡评分、神经系统反应评分等),根据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生理参数变化,分别进行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并估算出患者的死亡风险。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评分系统的评分比较
本组患者最终死亡82例,生存120例,分别纳入死亡组和生存组。生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7±16.5)岁,死亡组为(76.2±16.9)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的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死亡率预测
根据AU-ROCC曲线图,可计算出APACHEⅢ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SAPS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58,APACHEⅢ曲线下面积最大,APACHEⅡ次之,SAPSⅡ最小。三个评分系统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850,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死亡率预测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1。
3 讨论
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指的是将患者的主要生理参数、临床主要体征、症状等进行赋值或加权,通过量化的形式来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生存组患者的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与患者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越重,死亡风险也就越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多篇文献 道结果相符。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在诊断临界点为50时,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系统的整体正确分类率均达到最大值,且三者最为接近,并且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系统的ROC曲线走向最后都几乎重叠,而三者的曲线下面积均超过85%。在对患者的三种评分系统分值、预后关系作进一步分析时,发现三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预测的贡献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死亡预测准确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APACHEⅢ、SAPSⅡ、APACHEⅡ评分系统都能通过评估患者的主要生理参数、临床主要体征、症状等来量化患者病情,并通过评分高低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三种评分系统中,SAPSⅡ、APACHEⅡ可计算出患者的病死危险程度,以准确预测患者预后,但APACHEⅢ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更为准确。针对危重患者,可联合应用这三种评分系统,三者相互取长补短,以有效提高评估准确性,准确预测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霞,王霆,蔡琦,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热射病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9):837-839.
[2]黄斌,王导新,程远,等.APACHEⅡ评分系统在SICU中MODS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0):1193-1195.
[3]唐成武,鲍鹰,费卯云,等.血清胆碱酯酶浓度联合APACHEⅢ评分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35-637.
[4]卢树标,欧春泉,蔡绍曦,等.应用APACHEⅡ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9):1257-1258.
[5]王胜云,陈德昌.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17(2):97-101.
[6]赵晓晶,李群喜,张丽,等.APACHEⅢ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0):909-911.
[7]王曙红,何国平,曾翠,等.APACHE Ⅱ评分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估[J].中南大学学 (医学版),2013,38(4):419-424.
[8]庞凌霄,蔡文伟,杨向红,等.探讨APACHE II评分系统对EICU患者病情评估的效果[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1612-1614.
相关资源:翠雨方工作备忘录工具v2.31中文绿色版-其它代码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