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聊测开领域之:测试策略模型有哪些?

测试模型的分类

  • 1 引言
  • 2 金字塔
    • 2.1 金字塔模型 引入
    • 2.2 金字塔弊端
    • 2.3 金字塔图形
  • 3 冰淇淋
    • 3.1 冰淇淋模型 引入
    • 3.2 冰淇淋模型 优缺点
    • 3.2.1 缺点
    • 3.2.2 优点
    • 3.2 冰淇淋图形
  • 4 冠军杯
    • 4.1 冠军杯模型 引入
    • 4.2 冠军杯模型厉害之处
    • 4.3 应用场景
    • 4.4 冠军杯图形
  • 5 总结

1 引言

记得小鱼在上一篇聊到三种高性价比的测试,有的测开的同学就反馈,写的还过得去,希望再多讲一些测开领域资深的内容。
好的, 安排~ ~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测试模型
我们都知道,项目有项目的模型,
那么,测试策略,是否也有模型呢/p>

2 金字塔

2.1 金字塔模型 引入

金字塔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也很常见的软件测试策略模型,在很多场合被奉为“金科玉律” 。
测试金字塔告诉我们,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三个阶段的测试资源投入,应该满足接近7:2:1的关系。

金字塔模型中,软件测试的重心是在开发阶段的单元测试
通过测试左移和质量内建,从源头上保障软件质量,实现预防bug(而非发现bug)的目标。

单元测试还具有实现成本低和执行速度快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容易地与持续集成和敏捷开发相结合,共同实现软件的快速迭代。

这在《深聊测开领域之:三种高性价比测试方法》博文中,有介绍。

通过将大部分问题消灭在单元测试阶段,高成本,速度慢的端到端测试就可以更加聚焦。
通过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主干流程和核心业务的端到端测试上,我们可以保障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2.2 金字塔弊端

尽管其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但测试金字塔模型也是有短板的
由于金字塔模型过分依赖单元测试,而单元测试的测试对象是代码,离最终的用户场景可能存在距离。因此,单元测试即使很充分,即使实现了100%的代码覆盖率,其有效性仍然存在不足,从而降低我们对软件质量的信心。

2.3 金字塔图形

4 冠军杯

4.1 冠军杯模型 引入

由于金字塔模型的缺点,导致,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均衡的模型,需要同时具备金字塔模型与冰淇淋模型优点,随着不断的发展,这种新的模型就诞生了,即”冠军杯模型“。

4.2 冠军杯模型厉害之处

与金字塔模型和冰淇淋模型不同的是,冠军杯模型强调集成测试的重要性
这种模型的出发点在于:

  • 相比端到端测试,集成测试的执行速度更快;
  • 相比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有效性更高;
  • 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中,最能够兼顾执行速度,实现成本和测试有效性的,就数集成测试了。

4.3 应用场景

当然,于金字塔模型和冰淇淋模型相比,冠军杯模型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型。
冠军杯模型能不能成功,取决于集成测试是否真的成本低且有效性高。
实际上,冠军杯模型只在特定的场合使用,它的典型应用场景是Web应用测试

对于Web应用,集成测试对应服务端测试接口测试。在基于Restful的接口测试中,用例执行速度非常快,通常在毫秒级。并且,大量的业务逻辑位于服务端,大多数软件问题也源自服务端,因此接口测试只要用例设计合理,其有效性可以期待。

事实上,评价测试还有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在重构代码和修复bug(它们是比新特性开发更高频的代码活动)时,测试用例是否经常需要适配

单元测试与代码的耦合性一般较高,因此我们在重构代码或修复bug时,经常不得不对单元测试用例进行修改。而接口测试测试的是软件对外的接口,不易发生变化,因而用例不需频繁更新,维护成本也就更低。

鉴于在Web应用中,接口测试具有执行速度快,测试有效性高,维护成本低的优势,值得大力投入。
冠军杯因而是一种更适合的模型。

4.4 冠军杯图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4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