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是在组件,彼此间和与环境间的关系,引导设计发展原则中体现的系统的基本结构。[IEEE 1471]
这些标准还定义了以下相关概念:
组件:是包括内容的系统模型部分,且它的显示是可替换的。组件定义了所需接口的行为。例如,组件类似类型(type),它与所需接口行为一致[UML2.0]
系统:是为实现某个(些)特殊作用的组件的集合。专用系统包括个人应用,传统概念上的系统,子系统,系统中的系统,产品线,产品系列,整个企业和其他利益集团。一个系统是为了实现一个或多个任务而存在。[IEEE 1471]
环境:决定了开发,操作,策略和其他影响系统的设置和条件。[IEEE 1471]
任务:是指系统为了实现对对象设置的使用或操作。[IEEE 1471]
涉众:是对于系统有利益关系或关注的个人,团队或组织。[IEEE 1471]
小结:正如大家所见,架构关注的更多的是结构和行为。在意的是重要元素的组织、受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平衡涉众需求,存在于系统之中,而且它可以符合一个样式,也就是说可以有模板。下面让我们进入经典三层架构的世界吧!
三层架构:
先看——》宏观导图(王继兵讲三层导图总结)
通常来说物理上的划分和逻辑上的划分有着以下的对应关系。
(物理:)客户机=用户界面=(逻辑上:)UI(user interface)
(物理:)应用服务器=应用逻辑=(逻辑上:)BLL(business logic layer)+DAL(Data Access Layer)
(物理:)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逻辑上:)DB
对应关系如下:

总结:以上对于什么是架构、为什么用三层,什么是三层做了宏观上的一个剖析。后续文章将和大家继续深入三层架构的原理研究和实战(三层登陆Demo)及其注意事项。博客持续更新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