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 目录结构
1、基本介绍
- Linux 的文件系统是采用级层式的树状目录结构,在此结构的最上层是根目录 ,然后在此目录下再创建其他的目录。
- 一句经典的话:在 Linux 世界里,一切皆文件!
2、具体的目录结构
(1)/bin [常用](/usr/bin、/usr/local/bin)
是 Binary 的缩写,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2)/sbin (usr/sbin、/usr/local/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3)/home [常用]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 命名。
(4)/root [常用]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5)/lib
系统开机所需要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6)/lost + 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会存放一些文件。
(7)/etc [常用]
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比如安装 MySQL 数据库 my.conf
(8)usr [常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9)/boot [常用]
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10)/proc [不能动]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11)/srv [不能动]
service 缩写,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12)/syx [不能动]
这是 Linux 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13)/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14)/dev
类似于 Windows 的设备管理器,把所有的硬件用文件的形式存储。
(15)/media [常用]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 U盘、光驱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16)/mnt [常用]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外部的存储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里面的内容了。
(17)/opt [常用]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存放的目录,比如 IDEA,默认为空。
(18)/usr/local [常用]
这是另一个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的目录,一般是通过编译源码方式安装的程序。
(19)/var [常用]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不断扩充着的东西,习惯将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20)/selinux [security-enhanced linux]
SeLinux 是一种安全子系统,它能控制程序只能访问特定文件,有三种工作模式,可以自行设置。
1、基本介绍
2、vi 和 vim 常用的三种模式
(1)正常模式
使用 vim 打开一个文件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 【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
(2)插入模式
按下字母 i 即可进入插入模式。
(3)命令行模式
**输入 Esc 再输入 : **,可以输入相关指令,完成读取、存盘、替换、离开 vim、显示行 等。
3、vi 和 vim 基本使用
4、各种模式的互相切换
(12)less 指令
less 指令用来分屏显示文件内容,它的功能与 more 相似,但是比 more 指令更加强大,支持各种显示终端。less 指令在显示文件内容时,并不是一次将整个文件加载后才显示,而是根据显示需要加载内容,对于显示大型文件具有较高的效率。
4、搜索查找类
(1)find 指令
find 指令将从指定目录向下递归地遍历各个子目录,将满足条件的文件或者目录显示在终端
(2)locate 指令
(3)grep 指令
过滤查找,管道符 | 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输出结果传递给下一个命令
5、压缩和解压类
(1)gzip 指令和 gunzip 指令
gzip 用于压缩文件,gunzip 用于解压文件
(2)zip 指令和 unzip 指令
zip 用于压缩文件,unzip 用于解压文件,用于项目打包
(3)tar 指令
tar 指令是打包指令,最后打包的文件是 的文件

六、组管理和权限管理
1、Linux 组基本介绍
在 Linux 中的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之外,在 Linux 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他组的概念。
2、文件/目录 所有者
一般为文件的创建者,谁创建了文件,就自然地成为了该文件的所有者。
(1)查看文件的所有者
(2)修改文件所有者
3、组的创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