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背景
- 学习背景:南方末流211,夏令营4/115,预推免3/115
- 英语成绩:Cet-4(501),Cet-6(434)
- 竞赛经历:数学竞赛省一、数学建模省二、天梯赛省一
- 科研经历:语义分割项目一个,无论文
夏令营情况
夏令营因为当时在期末时间段,上下几名绩点也相差不大,所以绝大数的时间都用来复习期末考试,没有联系导师,只是关注 上院校信息,出一个 一个。
当时自己也是心气高,基本上都是 的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最后确实发现自己是陷入了战略错误,真是被拒到怀疑人生了。

的唯一一所211也被拒了,当时就想着暑假真就夏0营了,准备暑假歇菜了。
不过最后幸运的是还是有几所院校入了营的。
夏令营入营情况:湖南大学计算机、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山东大学计算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宣讲)、浙大软院(项目考察)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第一个面试的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当时后面还有期末考试,在准备期末考试,感觉自己过不了,也就没怎么准备面试的内容,稍微看了几篇经验贴就直接开始面试了。
西工大计算机学院的面试流程跟其他学校的不太一样,是先进群,然后在登记表上选择一名导师,导师那边专门组织面试,导师那边你过了也就通过了面试考核,也算取得了优秀营员,从这里可以看出,导师的选择比较重要,我记得当时当时那几位最火的AI方向的导师,被选的人数大概占了3/10,通过的难度也大大提高。
当时面试内容如下:(四位老师提问)
- 英文部分
- 请用英文自我介绍一下自己/li>
- 你提到你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建模的过程英文)
- 你提到你在XX上大学,你感觉XX怎么样英文)
- XX部分
- 昨天是100年,你有没有参加什么活动/li>
- 第三个导师提问
- 你数学建模的奖项、过程,包括负责的工作、建模过程、建模的方法/li>
- 你有没有参加过编程比赛/li>
- 最擅长的编程语言是什么/li>
- 有没有用该语言做过什么设计工作/li>
- 第四个导师提问
- 有没有什么科研经历/li>
- 你说你学过深度学习,那我考你一下,深度神经 络相比于其他 络具有什么优势/li>
- 补充提问
- 你们学校在保研政策是怎么样的/li>
- 你们学校是否干扰外保/li>
总结:总的来说这个面试是针对简历(申请材料)来提问,提问的也不算很深入,没有问具体的知识点,也没有对专业课提问,面试感觉还不错,当时被老师问学校保研政策的时候就感觉有戏,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最终结果:优秀营员
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
当时山东大学计算机入营了还蛮惊喜的,之前听学长说山东大学有一位聂老师是大牛,如果能去的话也非常棒,因而也对山大非常期待。
首先是机试部分,当时以为比较简单,但我还是太天真了。
三道题,感觉差不多PAT25分的难度,好久没碰过代码题,当时都在专心复习期末考试,直接寄。
然后是面试部分:
- 为什么选择山东大学英文)
- 如何求二叉树的层数
- 生成对抗 络的生成器是如何构造的/li>
- 你学过的分类模型有哪些/li>
- 讲一下logistic模型的原理/li>
果然如果被问的比较细的话还是很明显暴露出自己知识不扎实的缺点,最终的结果也不出所料。
最终结果:未通过
湖南大学计算机
当时因为感觉西工大计算机能通过,而且熬了一个通宵做课设,第二天早上面试湖大实在是没有精力了,选择放弃面试。最后好像也不算太亏,好像面试了的同学都没有拿到优营,听说优营只发给了985…
浙大软件学院
搞了几天的宣讲,然后有三个AI的小项目,当时好像是要求20天做完,虽然是时间比较充裕,但是感觉比较花时间,而且还要准备PAT机试,考虑了良久还是放弃了,决定把时间花在准备其他学校的面试。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
这个当时 名流程比较简单,最后身边 的同学基本都进了,还算是比较友好。
只有面试环节:
- 找出序列中第k小的数字(分治法)
- 问竞赛情况,竞赛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 任务分配问题(n个人,n个任务,每个任务时间是t)
- 英语问题(研究生期间的规划,你认为什么是一份好的工作
- 排序(排序过程、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求时间、空间复杂度的过程(推导过程))
面试完感觉还是比较简单,过了几天负责的老师会小窗私聊,告知欢迎 考或者是建议 考其他院校,收到欢迎 考的同学应该算是通过了。
最终结果:未通过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
当时入营还给我整激动了,后来一看不筛人,只办了两天的宣讲。
夏令营总结
最后还是有几个院校比较后悔的,吉林大学可以同时 多个学院,当时只 了计算机学院,但是我们学院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入营的,应该是被拉黑了,但是软件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还是进了几个同学的;还有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除了计算机学院以外还有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等等都可以同时 ;还有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全军覆没,但是 安的基本上都进了。
最终夏令营拿到了西工大计算机、哈工大威海计算机(不稳定),算1.5个offer,还算是比较幸运,但是看到 安的同学能够拿到顶级985的offer也还是会很羡慕,如果当时自己 一些软院、 安学院说不定能够去到更好的院校,当然这些也只能是事后感叹。
预推免情况
夏令营结束以后大概是7.20左右,大家夏令营结束的同学很多已经开始躺平了,自己在学校待的也没有状态,七月下旬就直接回家了,在家学了大概一个月的深度学习,8.20提前返校了,开始联系导师、推免复习。
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基本上几个比较心仪学校的导师都有联系,收到的回复大都是通过面试后再进一步联系,当然也有几个老师还有直博的名额,可以进一步交流,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想清楚要不要读博,也就委婉拒绝了。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
当时南开基本上不办预推免了,但是看到去年的一些经验贴里说南开的老师有权力可以直接提人,所以也就抱着尝试的态度联系了几个老师,最后真的刚好有个老师有专硕的名额空缺,当时感觉自己争取到了南开的面试机会真是超激动。和老师微信大致聊了聊,老师对我的情况还算比较满意,也没有嫌弃我是末流211,当即老师就准备安排面试,找了五位老师进行面试。
面试的过程惨不忍睹,准备了4页的PPT进行自我介绍,可能也是自己写的比较细,所以老师问的比较细,对自我介绍的每个内容都问的很深,也暴露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的问题,直接被问到自闭,面试完感觉老师应该是比较失望,也就没有再抱希望了。两天后老师直接私聊很遗憾。
最终结果:未通过
西交软院
当时听说西交软院比较简单,就联系了西交软院的老师,跟老师视频聊了一下,老师对我的情况比较满意,应该是愿意在我通过面试以后要我的意思。
满怀希望的 了西交软院,面试名单两百多人没找着自己,补了三批面试名单才看到自己。
面试过程也比较简单,就五分钟,三分钟PPT自我介绍,两分钟提问,就问了两个问题,生源地是哪里一下对Attention机制的认识。感觉自己答的还不错,可惜啥也不是,连候补名单都没进。
最终结果:未通过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当时是感觉预推免没有入几个学校随便投的,结果真的入面试了,开始正视这个学院。这个学院是17年成立的,然后里面面向计算机的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1年新开了电子信息方向,老师也都是新招聘的青年教师,感觉导师的简历都非常出色,还有姚班毕业的老师,最重要的是校区地处深圳,虽然离城区有三四十公里,但在深圳这一点确实比较香,当时认真考虑了一下这个学院,感觉前景非常不错,非常适合就业。
面试内容:
-
2mins自我介绍
-
简历提问
-
讲一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p>
高斯分布的和、平方分别是什么分布/p>
-
还有一些面试内容忘记了…
最终结果:递补
武大遥感学院
当时也是看到一位学姐的经验贴,面试过武大遥感,也是做计算机视觉的,当时感觉也非常棒,就联系了武大遥感的老师,老师对我的简历也是比较感兴趣,安排了一个周末的腾讯会议,希望进一步交流一下,中间还提醒我注意学院预推免的 名。
可惜面试了几批都没轮到我,没有获得学院的面试资格,老师也就取消了周末的会议,没有进一步交流。
最终结果:无面试资格
电子科技大学
当时八月底联系了一位导师,因为电科是必须要联系导师的,要拿到导师的推荐信才能进入九月复试,所以建议学弟学妹还是尽早联系,我当时联系已经算是很晚了,有名额的导师已经不算很多了。
跟老师的第一次交流是对着简历提问,当时老师还算是比较满意,说还有一轮,给了我一篇ECCV的论文,说看完了做个PPT汇 讲给他听。然后就开始啃论文了,花了四天的时间把论文的内容基本看完了,做了个PPT给老师汇 ,汇 的时候因为提前自己大概演练了七八遍,感觉讲的还不错,但在提问环节还是有一些不足,老师对实验部分有个提问,没有解释清楚,当时以为自己凉了,最后结果是排第二。当时老师说他只有一个名额,我排第二,大概率是前面那个同学,我还是找老师给我写了推荐信。
当时已经对电科不抱有希望了,感觉自己很难争取到电科的机会了,也做好去西工大的准备了。
到了复试,复试算是面试里面比较正规的,用飞书打卡,先是3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是英文提问,再然后抽签答专业课(主要考算法),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
到了26 出结果,我在复试名单排在十几名的位置,算是比较靠前的名次,又联系了导师,导师决定要我,至此决定去成电。
最终结果:通过
总结
我在四月份就做好了一份简历,找了一位师兄帮我看过自己的情况,请他帮我评估一下我大概能去什么学校,师兄当时说坚持到最后的话,应该西南、东北的985没有问题,初不明其意,在26 成电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坚持到最后的含义,坚持到最后几天,很多结果会让你意想不到。最后几天很多人开始释放offer,那几天听说学院里有同学拿到了北航、国防科大、浙大的offer,心里还是有些许羡慕的,但是经过一段心路历程以后,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情况,两年的时间转专业能保研并且去到比较满意的学校已经可以了,没必要再对自己要求更多,研究生以后又是一段新的征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决定性最大的还是能力。
最后
感谢一路上帮助自己的亲人、朋友、师长、师兄、师姐,感谢他们在我最迷茫的时候为我指点方向,在我最无助的时候鼓励我、帮助我,让自己挺过了那段焦虑的日子,同样也感谢那个晨光中努力奔跑的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三年前的目标。
最后,也祝考研的朋友一帆风顺,明年上岸自己心仪的学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