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操作系统综合贴

Linux简介及安装

Linux是什么/h2>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严格来讲,术语Linux只表示操作系统内核本身,该操作系统内核由林纳斯·托瓦兹在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然而人们常用Linux来指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
  Linux发行版指的就是一般人通常所说的“Linux操作系统”,它可能是由一个组织,公司或者个人发布的。通常来讲,一个Linux发行版包括Linux内核,将整个软件安装到电脑上的一套安装工具,各种GNU软件,其他的一些自由软件,在一些特定的Linux发布版中也有一些专有软件。各种发行版为许多不同的目标而制作,包括对不同电脑硬件结构的支持,对一个具体区域或语言的本地化,实时应用,和嵌入式系统。目前,超过三百个发行版被积极的开发,最普遍被使用的发布版有大约十二个。
  很多版本Linux发行版使用LiveCD的方式封装,是不需要安装就能使用的版本(可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中运行)。采用LiveCD的发行版比较著名的有Fedora,Ubuntu、openSUSE等。

Ubuntu概述

Ubuntu主要分支版本介绍

Ubuntu :官方默认版本,自ubuntu11.04开始默认使用Unity桌面,Unity刚推出时因与旧的gnome2使用习惯大不相同以及不够稳定而饱受争议,随着新版的改进已逐渐被接受。有许多易于使用的特点,新手可首先体验此桌面。
UbuntuKylin :面向中文用户的官方衍生版,unity桌面,加入多款中国本土软件,中文名尚未确定。Ubuntukylin是国际化的开源项目,由ccn开源软件创新实验室建立,是 canonical,csip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的一个非盈利组织。整个项目都建在ubuntu的launchpad平台上。项目是 区化发展,开发者都是以个人身份加 入,而ccn负责宣传、合作和财务管理和前期的资源投入等
UbuntuGnome :13.04版本开始有此版本,使用gnome3桌面
Kubuntu :KDE桌面版本,喜欢KDE的可以选择此版本,不过openSUSE应该是体验KDE桌面的更好发行版
Xubuntu :使用Xfce桌面窗口管理器,能完美高效地应用于台式机、笔记本、上 本电脑,极具现代感的外观和足够多的常用软件,也能运行在较旧的硬件上
Lubuntu :运行速度快,轻量级的操作系统,甚至可以安装运行在1999年出产的586老旧电脑上。使用最小型的桌面窗口管理器LXDE,把软件包的相互依赖性降到最低点。
Edubuntu :与教育有关的软件包均经过精心挑选,适合3至18岁的儿童与青少年学习,并能帮助教师备课、制作课件、进行教学管理等。不需要掌握复杂电脑技术,也能让资金有限的学校充分利用老旧电脑,简单快速地搭建起“服务器——客户端”教学系统。
UbuntuStudio :提供全方位的多媒体内容创作的工作流程,包括图形、音频、视频、摄影和出版软件。

Ubuntu安装镜像下载

U盘启动盘的制作

只说windows下面的,介绍三个,都相当简单
1,Linux Live USB Creator, http://www.linuxliveusb.com/en/download ,界面很漂亮,支持中文,但是似乎有制作失败的可能,如果不行就换下面的
2,Universal USB Installer,这个用起来比较可靠 http://www.pendrivelinux.com/uni … ller-easy-as-1-2-3/
3,unetbootin,这是个windows和Linux下都可以用的软件,官 似乎打不开,给个百度 盘的链接: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hareid=345250&uk=1308827662
小知识 :
很多人习惯用软碟通,经常有人反应用软碟通制作的U盘启动盘无法正常启动,在此建议使用专门面向Linux系统的启动盘制作工具

安装Ubuntu

安装前的预备知识

ubuntu的用户
  一般说来,Linux用户包括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种。root是对所有文件与程序拥有一切权限的用户,类似于Windows下的Administrator用户。root用户对系统拥有为所欲为的全权,因此Ubuntu桌面版本默认时禁用了root用户,安装时默认创建的是一个具有sudo权限的普通账户,用户可以使用sudo命令临时提升权限进行系统管理。
  其他一些发行版如debian安装的时候必须创建两个用户,即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使用者必须要记住两个密码。ubuntu默认禁用root账户简化了系统使用和维护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系统安全。
获取磁盘空闲空间
  Ubuntu的安装已经非常人性化,唯一的会让新手迷惑的问题在于磁盘的分区,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明白。
  通常来说,大家已经安装了一个Windows的操作系统,并且将整个硬盘格式化为数个NTFS分区,而Linux系统并不能安装在NTFS分区中(NTFS分区格式有缺陷,并不完美,况且还是是微软的知识产权)。Linux系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分区格式为ext,最新版是ext4,向下兼容ext3。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已经划分完毕的磁盘上分出一片空闲的空间(建议最少40G)来安装Ubuntu。
  以硬盘分CDEF四个区,Windows安装在C盘为例,有两种最简单的办法:
1,简单但比较笨的方法是将DEF三个盘任意一个盘中的资料转移后删除此盘。这里我建议你选择最后一个逻辑盘,因为假如你删除了D盘,windows很可能会自动更新盘符,这样E盘变成了D盘,F盘变成了E盘。假如你原来安装软件时选择安装在E盘,这时候软件就无法运行了,因为相关的快捷方式以及注册表项就失效了。
2,更好的办法是压缩一个空闲空间比较大的逻辑盘。你可以用diskgenius等磁盘工具,也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方法是在桌面右键我的电脑或者计算机,选择‘管理’,点击左侧‘磁盘管理’,右键你要压缩的分区,选择压缩,输入大小。如果想要压缩的盘空闲空间太小,能压缩出来的空间有限,可以转移资料、删除不重要文件,整理磁盘碎片,然后再尝试压缩。
重要的小知识 :
1)稍懂windows安装的人都知道windows需要安装在主分区(双windows系统有例外,暂不讨论),可能会问ubuntu有没有这要求,答案是没有,你只要空出足够的空闲空间给ubuntu就行了。
2)磁盘不同物理扇区的访问速度有些许差别,如果想要更流畅的体验,给Ubuntu分配的空间请尽量接近起始扇区。一般来说,CDEF盘的速度递减。至于不同位置的访问速度的差异有多大,我给一个实测的数据:日立7200转笔记本硬盘,用mhdd扫描硬盘,开始的速度在130M/s左右,最后的速度在70M/s左右,相当于最快速度的53%,差别有些大。
3)下面会讲到的swap分区对访问速度较敏感,小内存的机器上swap分区更加重要,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压缩C盘,空出2倍于内存大小的空间作为swap分区,记得重启一下windows

空闲的磁盘空间怎样分区 :

  对于Ubuntu来说,其正式的安装方法现在有:wubi 硬盘安装,普通光盘安装,U盘安装,通过 络安装。其中wubi安装不需要涉及到“分区”,另外3种安装方式,必须先学会分区方法再谈安装!
一.挂载点
  linux、unix这类操作系统将系统中的一切都作为文件来管理。在windows中我们常见的硬件设备、磁盘分区等,在linux、unix中都被视作文件,对设备、分区的访问就是读写对应的文件。
挂载点实际上就是linux中的磁盘文件系统的入口目录,在Linux系统里面,如果你要使用某个磁盘分区,该分区就会被“挂载”在一个文件夹下面,打开这个文件夹就是这个磁盘分区里的文件。这样一个文件夹就叫该分区的“挂载点”。这和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你在任何linux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
  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
1. /
就一个符 ,是Linux系统特有的,是“根目录”的意思, 唯一必须挂载的目录 。根目录,顾名思义,是Linux系统里整个文件系统的根,所有的挂载点都是根下的一个目录或者子目录,boot、home、usr、tmp、dev等等都是根目录下面的目录。
2. /boot
大家应该很常见这个英文,是引导的意思,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grub配置文件和系统内核等)。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
3. /home
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在Linux系统里面,它是用来存储用户的程序配置文件、文档、视频等等所有资源。
4. swap
其实它不是一个“挂载点”(前面没加/哦),为了菜鸟们理解方便,我这里姑且把它当作一种挂载点。SWAP分区,是让“内存”临时存储文件以及系统休眠时内存转存到磁盘的专用空间。 这个swap分区的作用类似与windows系统盘根目录下面的pagefile.sys文件,只是windows用一个文件来实现,而Linux将它强化为一个单独的磁盘分区。(Linux也可以实现用一个文件来取代单独的swap分区)
5. /usr
用来存放系统自带的,或者通过更新安装的软件的地方。大部分的软件都安装在这里。就像是Windows里面的Program Files。
6. /tmp
临时文件存储地方,大家可以理解为Windows下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 目录。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 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7. /var
日志文件,经常会变动,硬盘读写率高的文件放在此中
/var/log
系统日志记录分区。一般多用户系统或者 络服务器要建立这个分区,因为设立了这个分区,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他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8. /opt
存放可选的安装文件,个人一般把自己下载的软件存在里面。google chrome、WPS for Linux等默认安装在这里。
9. /srv
一些服务启动之后,这些服务所需要取用的资料目录。在文件系统这一环节中,建议您选择: ReiserFS和Ext3
10. /bin
存放程序,里面的程序可以直接通过命令调用,而不需要进入程序所在的文件夹。
11. /dev
存放所有设备文件,如fd0为软盘设备,cdrom为光盘设备

二.Linux系统下,硬盘光驱等设备的命名规则
  Linux 对硬盘设备的命名方法,也和Windows有很大区别。在Linux系统里面,你的硬盘设备信息,是专门存储在“dev”这个挂载点里面的。上面我没有提到这个挂载点,大家知道就行了。后面会见到。
  硬盘命名方法是:
1. IDE 接口的硬盘,Linux下称为(或者说是显示为):HD 。如果有多块硬盘则排序为hda、hdb、hdc……
2. SATA 硬盘或者 SCSI硬盘,称为: SD 。如果有多个,则命名为sda,sdb,sdc……
3. 光驱,就是 CDROM 了。如果有多个光驱,是按数字命名排列的,比如:CDROM0,CDROM1,CDROM2
4. 硬盘下的分区 的表示
Linux下硬盘分区的表示会区别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上面讲了,第一块SATA硬盘表示为sda,那么这块硬盘下的第一个主分区则表示为sda1,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所以主分区从sda1开始到sda4。 逻辑分区则永远从sda5开始,不管主分区的四个序 排完没有。
同样的,第二块SATA硬盘的分区表示为sdb1(sdb2,sdb3,sdb4),sdb5,sdb6,sdb7…………
小知识:
Ubuntu已经很好很好的支持 Windows分区类型(FAT32,FAT,NTFS)的读写操作了。系统安装好后,它就能自动识别这些Windows分区并且显示在文件管理器程序中。

三. 分区容量大小设置
  每个人的硬盘大小都不同,自然也没有“定论”了,我大致说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1. /boot
Linux系统的引导文件很小,如果要设置单独的boot分区,大小建议为100-300M。个人建议:新手不必设置单独的boot分区,简化安装以及以后的维护难度
2. /
根目录所在的分区,得大点,至少5G以上 ,长久使用ubuntu的话建议10—20G,楼主前不久刚刚把10G的空间给撑满了,这个分区一旦没有空闲空间,系统就无法运行下去了,必须做清理之后才能正常使用系统。
3. swap
这个分区的容量设置向来众说纷纭,1G内存以下机器建议设置为内存大小的1-2倍(2倍以上纯粹浪费),2G-4G内存的就设置为与内存相同,4G内存以上不设置的话除了系统不能休眠以外也没什么大问题(有个别的特殊软件没有swap分区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还是设置此分区比较好)
4. home
这个不是安装系统所必须的,如果不单独为home设置分区,home就是/所在分区下面的home目录,也就是和系统共用一个分区。郑重建议你设置此挂载点,而且尽量大点,这是存你自己的文件的地方,还有多少空闲空间都给它!! 大部分老手习惯将home目录单独设置为一个分区,这样一旦系统受损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重装,或者新版系统发布想要全新安装的时候,格式化了系统占用的分区而个人的文件得到完好保留
综上,最简单的是设置/和swap两个挂载点,建议的设置为/、/home、swap三个挂载点,你也可以说是三个分区
小知识:
1)linux和windows不一样,垃圾很少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在linux系统下,你完全不用考虑,系统垃圾文件的问题!所以,用linux,自然就不用天天吵着:我怎么清理垃圾啊!
2)关于 磁盘碎片 ,得益于ext4分区格式的优势以及Linux内核对文件系统的良好管理,请忘记磁盘碎片这个烦扰你的问题吧!!
3)4K对齐,这个Linux会自动帮你做好的,总之,Linux对磁盘的管理很优秀。

Ubuntu的安装方法

U盘启动盘/光盘安装
wubi安装简介

  启动Wubi程序后,系统会显示安装Ubuntu的配置对话框,,按照要求选择和输入各项配置
  如未出现对话框,可运行wubi.exe –force-wubi。
  安装完毕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从Windows启动菜单中选择“Ubuntu”进入Ubuntu操作系统。

硬盘安装简介
  1. 准备工作
      硬盘中留有足够的空间。
      已经下载了Ubuntu光盘镜像文件。
      已经下载了grub4dos安装程序。
      GRUB4DOS是一种基于GNU GRUB的通用启动引导程序,用于启动Linux。GRUB4DOS可从 http://download.gna.org/grub4dos/ 下载。

Ubuntu安装之后的一些基本配置

  先在右上角设置好 络,需要使用校园 客户端才能上 的同学们需要自己搜索相关资料或者到ubuntu中文论坛寻找解决方案,我暂时不详细介绍这些。

设置软件更新源
  以前官方的中国服务器速度很慢,新系统安装后设置更新源几乎是必须要做的,现在官方中国服务器速度还是不错的。如果需要设置到别的服务器,可以打开系统设置—软件和更新—下载自—其他站点—右侧有选择最佳服务器,是一个自动测试速度的,不知道用哪个就让它帮你选。国内的我用的最多的是中科大USTC的镜像站,教育 选择清华的镜像站应该比较快,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镜像站,在学校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学校的服务器。

系统更新
  设置软件源之后,打开软件更新器,会自动更新软件源列表并提示是否有软件更新,当然你也可以打开终端用命令来解决: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记住这两条基本的命令,以后绝对用得着。中间的&&可以让系统执行完第一条命令后自动执行第二条,这样就不用输入两次命令。

安装完整的中文语言包
  系统设置-语言支持,打开会自动检测是否缺少中文语言包并提示安装
(搜狗输入法Linux版:http://pinyin.sogou.com/linux/=pinyin)

安装额外的版权受限程序,解码器、flash等

安装显卡驱动程序
  打开系统设置—软件和更新—附加驱动,列表里一般会有多个版本供你选择,这些驱动是显卡官方发布的闭源驱动,经过ubuntu开发者测试的版本后面会有“tested”的标识,选择经过测试的驱动程序即可。
  闭源显卡驱动并不是必须要安装的,linux内核里包含有开源的驱动程序模块,但性能可能不太理想。AMD对开源 区较为友好,它发布了官方的开源驱动;而NVIDIA曾被Linux创始人 Linus Torvalds竖中指鄙视,它没有发布开源驱动,相反是 区开发者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开发了开源驱动Nouveau。最新的测试结果表明:官方支持的AMD开源驱动战胜了没有官方支持的NVIDIA开源驱动,但NVIDIA闭源驱动表现仍然强于AMD闭源驱动,AMD和NVIDIA各自的闭源驱动都明显好于各自的开源驱动。同硬件下与windows系统下比较,NVIDIA驱动与windows下的性能不相上下,linux下AMD驱动则不如windows下。而英特尔对于自家核芯显卡的驱动开发最为积极,它没有闭源驱动,而是设有专门人员开发开源驱动,它对新技术如wayland等支持最为积极。

关闭Windows 8 、8.1、10的快速启动(Fast Startup)
  Windows 8、8.1、10默认状态下开启了快速启动,此时windows是以类似于休眠的方式关机从而实现更快的开机速度。由于是在休眠状态下,Windows 会继续存储Windows会话信息,包括FAT和NTFS分区的文件系统数据。此时如果Linux向FAT和NTFS分区写入文件,当切换回windows时,windows会加载原来缓存的文件系统数据,导致Linux写入的文件丢失。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当ubuntu检测到NTFS分区处于休眠状态时,会禁止挂载这些分区。
关闭方法参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ca00d56c7a40e6e99febcf4f.html
  如果不关闭快速启动,需要在windows中选择重启之后再进入ubuntu系统,此时ubuntu才能读写NTFS格式的分区。
  

Ubuntu下安装软件的几种方式、各类软件推荐

安装方法

1、通过ubuntu软件中心或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等工具安装
  Linux下的绝大部分软件在ubuntu软件中心都可以找到,如果知道软件包的大概名字,通过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搜索更容易找到
2、deb包的安装
  软件中心没有的软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它的deb包,当下载到一个deb格式的软件如google chrome,可以直接双击用ubuntu软件中心安装,也可以在终端输入dpkg命令来安装,dpkg的基本用法是:
sudo dpkg -i *.deb
3、编译安装方式
  使用编译安装前,需要先建立编译环境,使用以下命令建立基本的编译环境: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在Linux的世界,有很多软件只提供了源代码给你,软件源代码需要编译为二进制的机器代码才能够使用,安装比较耗时,不过您可以自行调节编译选项,决定需要的功能或组件,或者针对硬件平台作一些优化。软件源代码一般使用.tar.gz格式打包压缩,当然也有其他的形式。拿到源代码的压缩文档,把它解压,在终端中通过cd命令,进入源代码目录下,然后执行以下三个命令:
    1 ./configure 2 make 3 sudo make install
  这只是基本编译方法,软件的源代码一般都会附带说明文档,编译一个软件前建议先仔细看看说明。
4、终端中通过apt-get命令安装
  apt-get安装软件基本命令格式是: s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名
更多用法在终端中输入apt-get回车即可查看
5、二进制包的安装
  有不少不开源的商业软件都会直接发布后缀.bin的二进制包,例如google earth,拿到二进制软件后,在终端下用cd命令进入它所在目录,先用chmod命令赋予它运行权限然后运行它:
chmod +x *.bin
./*.bin
6、rpm包的安装
  rpm包是deb包外最常见的一种包管理方式,但ubuntu需要将rpm包转制成deb包才能安装。首先我们需要安装一个rpm转deb的软件
  sudo apt-get install alien
然后就可以对rpm格式的软件转换成deb格式了:
  alien -d *.rpm
然后就可以用deb的安装方式进行软件安装。也可以不需转换而直接对rpm包进行安装:
  alien -i *.rpm
更多的alien使用方法可以用-h参数查看相应说明文档。
7、其它安装方式
  其他安装方式一般还有脚本安装方式,这类软件,你会在软件安装目录下发现类似后缀名的文件,如: .sh .py .run等等,有的甚至连后缀名都没有,直接只有一个INSTALL文件,对于这种软件,可尝试以下几种方式安装: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在软件目录下输入: ./软件名* (注意有一个* ,那是一般可以通配所有后缀名)或者 : sh 软件名.sh或者: python 软件名.py

TIP:如以上方法均无法安装软件,可参考软件源代码下面的README文档。

软件推荐

浏览器:

google chrome
  官方下载:http://www.google.cn/intl/zh-CN/chrome/browser/,注意根据你的系统选择32位或64位的deb包。安装时候会自动添加更新源,通过系统更新器即可更新,个人多年使用的体验是Linux版的chrome明显比windows版本要快。

下载软件:

影音:

系统设置工具

系统增强

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
  软件中心即可安装,以前的ubuntu都自带这个软件的,非常强大的包管理软件,装机必备
gnome shell
  如果你对默认的unity桌面不爽,或者想尝试新东西,那就试试gnome3桌面吧!安装方法是:打开终端,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hell ,回车输入密码,按提示安装就好了。安装完毕注销,在输入密码的框上面有选择桌面的地方
VirtualBox虚拟机
  这个,也许你已经不陌生了,你可以在ubuntu下体验别的系统,下载: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Linux_Downloads
samba
  samba服务器安装后,就可以与你所在的 络中的其他人共享文件了: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Psensor
  温度监测软件,支持监测CPU、显卡、硬盘、主板、风扇速度等

办公学习

游戏娱乐

QQ和迅雷
  腾讯很早以前发布的一个简陋的qq for linux已经不可用,webqq也关掉了,基于webqq的pidgin插件也随之不可用。目前最简便的方法是用smart qq:http://w.qq.com/,不过需要手机qq扫码登陆。
也可以尝试用wine安装windows版QQ,参考archlinuwiki页面: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 … %E4%B8%AD%E6%96%87)
ubuntu论坛上的一个基于迅雷的软件: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73&t=461341
Gwibber
  Gwibber从12.04开始支持新浪、搜狐微博了。不过需要安装扩展:
sudo apt-get install gwibber-service-sina
sudo apt-get install gwibber-service-sohu
Skype
  软件中心有官方的skype软件
google earth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earth/download/ge/agree.html
Steam for Linux
  跨平台的商业游戏平台,支持Linux的游戏目前超过3000个,其中不乏不乏像《DOTA 2》、《消逝的光芒》、《地铁2033:归来》、《文明5》以及《生化奇兵:无限》这样的大作。由于Valve联合多个硬件厂商推广自己基于Linux的Steam OS 游戏主机,未来我们将见到更多支持Linux的游戏大作
下载地址: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bout/
Stellarium
  虚拟天文馆,也许你已经在windows下用过了,软件中心收录了

系统安全

ClamTk
  开源杀毒软件clamAV的图形前端,给在windows中习惯了杀毒软件,不装杀毒心里不舒服的人用
ufw
防火墙配置工具

  Avast!、卡巴斯基等也有Linux平台的杀毒,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可以去了解看看

软件开发

关于Wine

  Wine其实为 “Wine Is Not an Emulator”的递归缩写,意思是Wine不是一个windows模拟器。Wine是运用API转换技术做出Linux对应到Windows相对应的函数来调用DLL以运行Windows程序。
在2008年,Wine已经能够完美运行很多知名程序,例如Lotus Notes及Microsoft Office 2007,Photoshop CS2,但其可靠性及稳定性仍有待改善。如果该程序包含本地的微软视窗的程序库 ,那样Wine便可很顺利运行该程序。
有些Wine DLLs亦已能完美地取代视窗原来的DLLs,使得有些程序可完美运行。
2006年,Wine上面已经可以完全基于Wine DLL完美地运行暴雪发行的多款3D游戏了,如魔兽世界、魔兽争霸等。
Wine的辅助程序:
CrossOver
  CrossOver从技术上来说,CrossOver不是wine的一个第三方产品,而是wine的主要财力支持者。CrossOver一开始是以在linux下运行Microsoft Office软件为目标的,但后来也开始添加对游戏的支持。CrossOver是一个商业软件,标准版的售价是39.95美元。CrossOver使你能够在linux上运行许多流行的高效的办公室软件,例如Microsoft Office,Lotus Notes,Microsoft project和visio,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Flash MX, and Adobe Photoshop等。CrossOver Linux也能让你安装许多windows浏览器插件,像QuickTime and Shockwave。
PlayOnLinux
  PlayOnLinux 是使用 Python 写成的图形化前端,主要用来辅助 Wine 在 Linux 中安装面向 Windows 平台的程序和游戏,如 M$ Office 2003。另外,此程序也支持使用 Dosbox 来安装基于 Dos 的程序和游戏。PlayOnLinux 包括如下特点:
允许每个安装的程序有自己的 wineprefix 和目录;
能够模拟重启;
包含针对游戏的 Directx 安装选项;
可以执行显卡测试 (使用 Glxgears、Glxmux 等);
可以更新安装脚本;
可以指定 Wine 版本;
可以指定 Wine 的 git 版本;
能够自动建立桌面快捷方式。
Wine-Doors
  Wine-Doors 是另一个方便对在 Linux 中安装的 Windows 应用程序进行管理的 Wine 辅助工具,使用非常方便,只需在软件列表中选择要安装的软件,Wine-Doors就会帮你搞定一切,不再需要自己动手来配置。此程序为 GNOME 桌面环境而开发,目前仅支持 Wine,未来还会增加对于 Cedega、Crossover Office 的支持。

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双系统下修改默认启动的系统

Ubuntu和windows共享文件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120&t=225431

上银行兼容性列表
  http://www.openbanks.info/

Mp3标签乱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http://linux-wiki.cn/wiki/Mp3%E6 … 3%E6%96%B9%E6%A1%88

中文文件名乱码问题
  http://linux-wiki.cn/wiki/%E4%B8 … 1%E9%97%AE%E9%A2%98

Linux目录树解释

  深入了解 Linux文件目录结构 的标准和每个目录的详细功能,对于我们用好Linux系统至关重要。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kernel),grub配置文件一般也存放这里。

   
initramfs-*
System.map-* 启动系统所需加载的虚拟磁盘 ,System.map文件是一个索引文件,它记录了中的symbols的位置,symbols包括有变量或函数名称。
vmlinuz-* 实际上就是系统的kernel,kernel主要负责的是北桥、南桥、CPU及内存,可见它们都是整个主机最重要的硬件核心部分,kernel如果出了问题,系统肯定无法启动起来;
config-* 为系统Kernel配置文件

/bin
存放所有用户可以使用的linux基本操作命令(目录中多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at 将文件链接到标准输出
chgrp 改变文件所在组
chmod 改变文件访问权限
chown 改变文件所有者和组
cp 复制文件和目录
date 打印或者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dd 转换和复制文件
df 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dmesg 打印或控制内核消息缓存区
echo 显示一行文本
false 什么也不做,只返回不成功的工具
hostname 显示或者设置系统主机名
kill 向进程发送消息
ln 文件之间创建链接
login 在系统上开启会话
ls 列出目录文件
mkdir 创建目录
mknod 创建块或字符设备文件
more 按页翻看文件
mount 挂载文件系统
mv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
ps 查看系统进程状况
pwd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dir 删除空目录
sed
sh Bourne 命令shell
stty 改变和打印终端行设置
su 切换用户ID
sync 清理文件系统缓存
true 什么也不做,只返回成功
umount 卸载文件系统
uname 打印系统信息
tar 档案工具
gzip GNU压缩工具
gunzip GNU解压工具
zcat GUN解压工具
netsatart 络统计工具
ping ICMP 络测试工具

/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

   
/dev/urandom:随机数设备  
/dev/pilot => /dev/ttyS[0-9]  
/dev/random:随机数设备  
/dev/modem => /dev/ttyS[0-9]  
/dev/cdrom => /dev/hdc  
/dev/fb[0-31]:framebuffer  
/dev/console:控制台  
/dev/lp[0-3]:并口  
/dev/ttyS[0-3]:串口  
/dev/tty[0-63]:虚拟终端  
/dev/zero:无限零资源  
/dev/null:无限数据接收设备,相当于黑洞  
/dev/ram[0-15]:内存  
/dev/loop[0-7]:本地回环设备  
/dev/md[0-31]:软raid设备  
/dev/fd[0-7]:标准软驱  
/dev/sd[a-z]:SCSI设备  
/dev/hd[a-t]:IDE设备  

/etc
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 络配置文件、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7月8日
下一篇 2016年7月9日

相关推荐

   
/etc/login.defs 设置用户帐 限制的文件
/etc/skel/ 默认创建用户时,把该目录拷贝到家目录下
/etc/redhat-release 查看系统版本
/etc/exports 设置NFS系统用的配置文件路径
/etc/init.d 这个目录来存放系统启动脚本
/etc/profile /etc/csh.login /etc/csh.cshrc 全局系统环境配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