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络中的多播路由算法
【摘要】:
在计算机 络中,多播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连接方式。多播涉及将
同一信息从源节点传送到 络中多个节点(不一定是 络中所有节点)。多播路由
是 络层具备的功能,多播问题的关键在于多播路径的确定。实现多播的一般方
式是建立多播树,多播树是根为源节点,且覆盖所有多播成员的一棵生成树。多
播树的优点在于,首先信息以并行方式沿着树枝发送到不同的多播成员,从而降
低了信息传递的时延;其次信息的复制只在树杈上进行,因此 络中需要传送的
复制信息最少,能够节省 络带宽资源,减少拥塞。多播路由算法主要用来建立
一棵性能好的多播树,并使得它满足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需求。
目前多播路由算法的研究大多都针对无约束多播路由问题和时延受限多播路
由问题。本论文首先对无约束多播问题,即最优Steiner树问题的启发式算法进行
了总结;接着对时延受限多播问题提出了三种性能良好的多播路由算法;此外,
本论文又研究了在 络部分节点具有多播能力情况下的多播路由算法和带宽受限
的多播路由算法。
了Steiner树问题的各种启发式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以及各种算法适用
的情况和特点,这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给出了三种求解时延受限多播路由问题的多播路由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基于遗
传算法和局部搜索算法的混合遗传算法,算法采用自然编码方式,即每个个体
就是一棵覆盖多播组成员的子树,并针对问题特点,提出了修正算法和基于局
部搜索的交叉算子。第二种多播路由算法仍是一个遗传算法,算法采用二进制
编码方式,通过对中间节点进行搜索,以确定包含在最优解中的Steiner节点,
最后确定最优多播树。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这两种算法与目前性能最好的同
类算法BSMA性能接近,但时间复杂度小于BSMA算法的复杂度。第三种算
法是一个利用局部信息的多播路由算法,算法确定路由时无需源节点具有全
拓扑,每个节点只需同邻接节点交换信息就可进行路由计算,算法实现简单并
且性能与CDKS算法的性能相当,表明它是一个很实用的算法。
3、研究了在 络中有些节点不具备多播能力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多播路由。采用节
点的度约束来表示每个节点不同的多播能力,提出了三种带度约束的多播路由
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分布式多播路由算法,其优点是每个节点不需存储全 拓
扑,并且只有多播组成员才参与路由的确定,路由的计算和建立同时完成;并
且算法所需传递信息的数量小,复杂度低。第二种算法是一个双层遗传算法,
算法对中间节点进行编码,采用标准邀传算于,内层遗传算法用于求解带度约
束的最小生成树,外层算法求解多括树。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良好。第三
种算法是利用局部信息的多括路由算法,算法实现只需每个节点保存到目的节
点的最短路信息。算法简单易行。
4、带度约束和时延约束的多括路由问题是在本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一类新问题。利
用拉格朗日松弛法给出了带度约束和时延约束的多括路由算法,算法效果良
好。
5、研究了带宽受限条件下,要求时延最小的多括路由问题,提出了最大带宽最小
时延多播路由算法和带宽受限最小时延多括路由算法,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并
给出了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忠艳,乔付;一种分布式局部时延受限的多播路由算法[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 ;2005年01期
2
蒋廷耀,李庆华;多播路由算法MPH的时间复杂度研究[J];电子学 ;2004年10期
3
刘芳,杨海潮;一种基于克隆策略的多播路由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 ;2004年11期
4
徐征,黄传河,吴小兵;多播路由中的问题及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12期
5
刘先锋,舒林,陈松乔,陈建二;基于QoS约束的多播路由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2期
6
姜海东,裘正定;多播技术在Internet上的应用[J];通讯世界;1999年10期
7
马英瑞,熊焰,苗付友,郭亮;基于主动 络的安全多播[J];计算机工程;2003年08期
8
张敏,宋绮虹;移动IP中的多播技术分析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4年02期
9
姚烨,徐学洲,李孝安;一种基于Internet的组多播通信协议[J];计算机工程;2005年01期
10
陈炜,罗万伯,罗霄岚,胡晓,王科;视频流多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四川大学学 (工程科学版);2005年02期
11
周则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QoS多播路由算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02期
12
熊曾刚,张学敏,陈建新;IP多播路由技术研究[J];福建电脑;2004年08期
13
刘玉明;IP多播技术[J];电信科学;1999年02期
14
何军,周明天,李幼平;基于多播的WWW主动信息发布[J];计算机应用;2000年10期
15
邓永红;IP多播技术及其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3年16期
16
奚加荣,章坚武,李莹;移动IPv6中基于多播切换机制的应用研究[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 ;2004年04期
18
刘福才;利用多播站在普通局域 中转播电视节目[J];中小学电教;2005年03期
19
王国华,刘华东;IP多播路由协议的分析[J];信息技术;2002年02期
20
孙宝林,李腊元,陈华;基于遗传算法的实时QoS多播路由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多约束条件下的QoS路由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成安;李建华;李明伟;;自适应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的新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王新生;史钗;郭慧;;基于蚂蚁算法的移动Ad Hoc组播路由算法[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纪守领;李金宝;赵彩虹;;基于场的传感器 络路由选择方法研究[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7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蓉茜;陈晓曙;;一种分级多跳自组织无线通信 络的研究[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熊翱;;基于可用性的传输 链路路由算法[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易军;黄河;李太福;;基于DPSO的无线传感器 络QOS路由算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8
林春锋;闭孙 ;;移动IP路由方案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姚永国;任智;徐昌彪;;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 络路由算法建模与仿真[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顾先问;侯整风;;无线传感器 络中基于簇的谣传路由算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计算机 络中的多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余燕平;多播路由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汪敏;多播广播单频 的无线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周亚建;无线多址接入技术和多播路由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王燕琳;基于QoS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蔚;基于 络编码的多播信息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任雄伟;无线移动自组 中路由度量和路由策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柯宗武;无线多媒体传感器 络QoS路由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莲;计算机通信 络中的多播和群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于周秋; 络中带约束的多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杨海潮;智能多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陈品;计算机通信 中的多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唐厚俭; 络中的多播种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方伟;基于QoS的多播路由算法及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杨帅;P4P路由算法的设计与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陈元甲;DTN路由算法的研究与改进[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中国重要 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
袁睿;也谈利用Ghost的多播功能[N];中国电脑教育 ;2003年
3
冬宇;全球卫星多播市场一瞥[N];中国计算机 ;2000年
4
河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赵小伟;慎用Ghost的多播服务[N];中国电脑教育 ;2004年
5
胡玉清、贾凤芹;利用Ghost多播功能使机房管理更轻松[N];中国电脑教育 ;2003年
6
孙宇光;Ghost“多播”[N];中国电脑教育 ;2003年
7
;MSDP扩展多播范围[N]; 络世界;2004年
8
9
10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路由RIP2208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火凤凰软件安装包封装大师8.56中文已注册版本.exe_火凤打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