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该涨薪了!”

在读博士,真的穷

我国博士生补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家及学校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 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以及“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受学校、地域、专业等影响,在校博士生的补贴差异很大,但是放眼全国,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还得缴纳上万元的学费,博士生们对于补助水平的回答基本都是“不够花”!

例如,西部某“双一流”高校官 显示,在读博士人均每年能拿到1.5万元学业奖学金,每月1600元研究生助学金,发放12个月,所以全年“收入”约有3.42万元。其中不计少数优秀者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学金,即每生每月大致收入为2850元

再如北京一985高校官 显示,在读博士人均每年也能拿到1万元学业奖学金、2.2万研究生助学金、1万元左右助研津贴,全年“收入”约有4.2万元,同样不计少数优秀学生获得助教津贴、 会助学金等系列奖学金,即每生每月收入为3500元

与2000~4000元的收入相比,更多的地方高校甚至仅在每月1500元左右。

今年7月,一位 友在人民 领导留言板上中的留言——“望省内切实提高在读博士研究生待遇”,再一次说出了博士生窘迫的现状。

该 友在留言中提出:博士研究生绝大部分属于脱产学习,生活压力较大,有些学校,只发国家给的每年12000元的助学金,且学业奖学金占比由70%调整到 60%,新生入学奖学金改为只有硕博连读才可获得(硕博连读占比大概在5%),试想一下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甚至很多博士研究生都三十岁了,每个月只有1500元的补助,生活压力该有多大,且省内没有针对博士生的科研基金项目可供申请。

对此,该 友在留言中强烈建议,省里可以统一地对博士研究生多一些关怀,如增加省级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在校生的科研基金等。

补贴不足,又没有正式工作和工资傍身,身在塔尖的博士生逐渐被生活压弯了腰。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入不敷出的现状甚至让不少向往读博的人,望而却步。

让博士生群体不再为“生存”而发愁,提高博士生待遇,已刻不容缓。

总之,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就需要给博士生创造能潜心开展学术研究、攻读博士学位的环境。提高博士生待遇的过程,也是建立健全博士生培养机制的过程。

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力量的后备军,是我国科研人才梯队的重要储备。给博士生创造潜心科研的稳定环境,让其拥有相对“体面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一心投入科研,从而保证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长足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