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办的一纸公告激荡了整个科技界
3 月 30 日,国家互联 信息办公室( 以下简称“ 信办” )发布《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 (第一批)》(下称《备案》),公布首批 197 个在 信办登记备案的区块链项目。
这其中,蚂蚁金服、腾讯、华大基因、好未来、海尔等等耳熟能详的巨头悉数在列,技术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所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从衣食住行用等不同维度,哪些科技未来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哪些会对我们最关心的领域发生深远影响。
购物无界限
互联 的确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其中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除了即时 交,还有跨境购物。
但是,各种各样的购物平台上正品断货、假货野蛮生长的现象正在发生,还增加了消费者的采购负担。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无界限的同时也急需一个信息对等的消费环境,消费者需要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东西来自哪里、运输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我们可以用区块链改造购物的痛点。
2018 年,顺丰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了一个新零售项目“丰溯 GO”,丰溯也是其向 信办备案的区块链服务项目。
“丰溯 GO”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为部分海外商品提供溯源服务。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上的溯源码,即可获取有关商品的产地、第三方检验 告、海关申 单及全程物流情况等信息。
也就是说,顺丰想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信的海淘零售服务,用区块链为跨境商品提供一个可信的身份。目前,顺丰在部分顺丰优选门店上线了“丰溯 GO”模式,将海淘保税商品放到 区门店销售。
但事实上这种模式并不一定完全可以防伪,区块链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存证的服务,这种方式下只能存证,商品源头的信息上传者依旧存在不可控性。如何在源头上做好信息防伪,还有待研究。
除了顺丰外,在这次备案名单中瞄准电商购物市场的还有这些企业:
改造出行
国内有这么两家企业想用区块链改造出行服务。分别是首汽集团和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
早在去年 10 月 22日,GoFun 在产品升级发布会上宣布,将引入区块链数字资产“能量方块”,开启用车即挖矿。此举被认为是首汽集团对区块链业务的试水。
今年 1 月 31 日,GoFun 出行 CTO 晏科文称,公司正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一条公链,希望借此链接出行服务的各种生态体系。同时,借助与广东佛山政务应用“智信禅城”区块链项目,将实现快速验证新用户身份、刷脸取车等一系列新功能。
该企业具体将什么信息上链暂时不得而知,但此前,因被认为能用区块链降低空闲成本和提高平台效率,共享经济曾被认为是区块链的落地场景之一,但是共享经济风口的倒下让这个行业本身备受质疑。2018 年,友友用车、EZZY、麻瓜出行、巴歌出行等共享汽车相继倒下,此前累计融资金额达 5 亿人民币的途歌也陷入了押金兑付危机。
究竟 GoFun 能不能通过区块链焕新共享经济,有待时间去验证。
除了共享出行的出行方式外,个人私家车的普及率也是相当高,自购车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庭中的必备大件。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汽车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则是想对汽车的整车物流供应链进行区块链改造。
举个例子,在整车物流场景里,一辆车从工石以4S店的运输过程涉及到多个参与方。而万向区块链“汽车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则给参与方构建了一个共同记账的机制,同时和多个企业的系统进行对接,各企业间的运营数据将实时共享和传输。同时该平台还针对对账和结算过程进行了改造,取消了单证收集、来回对账、邮件确认等繁琐细节。
这意味着,整车的汽车物流运输将变得更快,效率也会更高。
大健康也没落下。近来,互联 行业 996 工作制备受热议,人们开始调侃:工作 996,生病 ICU。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现在几乎每个“95后”的办公桌上,保温杯已经是必备佳品,上班“摸鱼”间隙同事们分享的购物链接不是深山百花蜜,就是养生黑枸杞,按摩保健也早已成为风潮。
此外,基因检测也正在风靡,还出现了百万人参加的相互保健康的保险计划。人们对养生保健、健康医疗的需求不言而喻。
区块链技术也正瞄准大健康市场。
仔细梳理发现,这些健康医疗领域企业中,多是用区块链做 toB 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区块链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存储、可信共享和数据确权。
数据确权,是最接近你我生活的应用之一。通俗来说,健康医疗领域的数据确权,也就是你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健康数据,并用它来变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互模式已在其内部的员工健康计以及外部肿瘤关爱计划中得到了使用。
即便如此,你可能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医疗数据被用在了哪个实验上,但你有没有想象过,自己的个人健康数据也能变现,未来或许给自己带来一笔小收入/p>
某公司为员工设计的区块链数据安全共享系统中,员工可以通过 APP 端 名并参与一些数据招募项目,而数据使用方只有通过用户授权才可调用用户的个人健康数据。也就是说,将自己的数据贡献出去后,员工可以获得健康积分,健康积分将可以在其系统中被使用。
假若这样一套人人贡献自己数据的系统在世界范围通用,人们能掌握自己的健康数据并通过自己的数据获得经济利益,同时还能为健康医疗作出大量贡献,可以参与许多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中。
LikeLib与5G协作突破物联 发展瓶颈
近些年来,专业人士一直在预测和评估物联 (IoT)对 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然而,物联 技术要想有大规模使用还需要克服两大难题:承载容量和安全性问题。但现在,通过引入5G和区块链这样的新技术就有可能改变物联 的发展瓶颈。
5G技术将唤醒物联 的发展
5G的巨大优势在于它的高速、高容量、低延迟以及连接大量设备的能力。
延迟是指信 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在区块链的术语中,延迟指的是区块链节点在广播交易和接收交易之间所用的时间。
高通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到2035年,5G技术可能会为全球GDP带来12.3万亿美元的额外增长。5G 络还有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每秒传送数据量高达10GB,这可以说是对当前家庭宽带服务和蜂窝 络的大幅改进(全球非移动互联 的平均速度仅为每秒7.2MB)。因此,5G很可能将有机会成为全球的互联 络。
从区块链行业发展角度而言,和数软件旗下3.0商业公链LikeLib系统平台的最终愿景是打造一个分布式的未来“银行”,通过建立不同区块链账本之间的连接,实现资产的跨账本转移,为基于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金融应用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将区块链承载价值和传递价值的功能发到极致,将区块链的平等、开放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而区块链的创新有可能会解决5G的第一个问题。去中心化的公有链具有不可更改性、抗篡改性以及在不信任实体之间建立共识的优势,因此,区块链就可以作为解决物联 设备之间纠纷的基础层。由于这些互联设备将要处理大量资金、或进行车辆的操作,因此建立具有强大安全性的底层协议层是至关重要的,区块链在这方面可以帮助物联 设备做得更好。
通过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我们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来保护这些身份信息的安全。为了保证身份信息的安全,物联 设备将根据对应的区块链地址进行注册,而区块链层可以提供现有中心化基础设施无法比拟的安全级别和无摩擦的认证过程。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物联 提供点对点直接互联的方式来传输数据,智能合约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改变现有机制,彼此达成协议,快速执行,从而改变百千万人的生活。区块链技术叠加智能合约可将每个智能设备变成可以自我维护调节的独立的 络节点,物联 、5G和区块链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未来拥有无限可能,这就是Laikelib构想的未来,并将拥有无限发展空间。
物联 、5G和区块链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可能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了5G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助力,智能城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和其他传感器驱动的增强技术将最终能够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
证明“你妈是你妈”
年初个人所得税申 APP 一上线,张三(化名)就下了一个,盼着能减点税。但登录之后张三傻眼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显示为“XX市XX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分析过后他确认,这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了。
而且,让张三“被法人”的这家公司曾开具 100 多万元的发票,纳税情况已属“非正常状态”,这将在实质上影响 会信用记录。之后,张三可能无法成立其他公司,贷款等也会受影响。
中国是世界第一 络大国,有着 8.29 亿 民。这个庞杂 络存在的一大乱象,就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告显示,中国 民在各类 络安全问题中,遭遇信息泄露问题的占比最高,达 28.5%。
解除隐私泄露问题,仅仅是监督一些互联 公司那么简单吗们应该从公民身份信息认证这一根源治理。
中国“触 ” 20 多年来,主要采用“姓名+公民身份 码”来代表公民的线上身份,缺乏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如果能对身份信息的源头进行加密,那么后续的数据流转是不是就无忧了/p>
数字身份和居民个人身份锚定的数字身份也叫 eID,是以公民身份 码为根,由公安部基于密码算法统一为中国公民生成的数字标记,它能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识别身份,有效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以申请抵押贷款为例。拥有 eID 的用户李四通过手机向 A 银行发起抵押贷款申请;A 银行向身份服务机构请求验证申请人身份,身份服务机构可能是某政府机构或是另一家银行;银行 A 还将要求可信源 B、C、D 提供李四的信用记录,这一操作需要李四确认,同意 B、C、D 向 A 银行提供本人信息。A 银行在对收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后决定是否批准申请人的贷款。
在这个过程中,A 银行接触到的是李四的 eID,并不直接接触到他的真实信息,以此来保障数据流通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区块链企业公易联是深度参与公安部 eID 数字身份的区块链相关业务,而其他项目则主打某一地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各类身份认证。
科技革命于我们万千大众而言,如同潜藏在不同时空维度的细流,起初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当细流越聚越大,滋生新的生命,让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我们已经经历了数次信息革命,现在,基于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区块链,又现新的萌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