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程序员来说,你懂的,电脑就是我们的女朋友,在很多层面上,它都是,打游戏、敲代码,以及看影片。
我第一台电脑是联想的笔记本(昭阳系列),花了 4000 多块买的。
那时候,家里很是缺钱,4000 多块可不是小数目。后来听父母说是他们忙活了两个多月,摘辣椒卖的钱。这还没算上插苗浇水除草的人力成本。可惜这台笔记本被偷了——小偷真特么无情,我真特么败家。
第二台电脑,就是第一台电脑的克隆版。
大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上的大专,大一下半学期买的,大三我就去苏州实习了),我几乎都把它当做了一台游戏本,而不是用来编程的。这么说来,它并没有尽到本职工作。我玩过最多遍的游戏就是极品飞车、NBA、三国群英传、忍者神龟,总之就是各种不需要秀操作的单机游戏。
这台电脑重装了无数次,因为那时候病毒很多,杀毒软件根本就无能为力,尤其是上一些不能说名字的 站时。
刚开始,流行光驱重装,就是跑电脑城 10 块钱买 2 张光盘,然后塞进光驱,重启电脑的时候狂按 F8,就可以进入傻瓜式的 ghost 安装了。
后来,流行 U 盘安装了,直接 站上下载个镜像,拷贝到 U 盘,安装的时候选择 U 盘模式就行了。这样不仅可以省掉买光盘的钱,还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镜像系统。但有一说一,那时候的 U 盘就是病毒传播的最佳载体。
再后来连 U 盘也不需要了,直接装个虚拟光驱,双击运行镜像就可以了。
说实话,有电脑的一年半时间,日子过得无比的荒唐。大一上半学期因为没有电脑,所以一门心思扑到学习上,不仅上课非常积极,晚上自习室里也是常客。
有了电脑之后,境况真的是急转直下,不仅编程没学好,时间还蹉跎了。当然,这种责任不应该由无辜的电脑来承担——电脑不过是个工具,而自己才是主谋啊。
第四台电脑,就是正在码字用的 iMac,5K 显示屏、i7 处理器、16G 内存,2017 年买的,几乎是顶配了——码字是有多奢侈。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冲动地买了,估计是受到了某篇 文的蛊惑。现在觉得,如果理智一点的话,应该买个顶配的 MacBook Pro,然后再配上一个横竖屏显示器,就完美了。
iMac 毕竟是个台式机,只能放家里,出远门的时候没办法背着啊。刚刚用活动监视器瞥了一眼,CPU 闲置率高达 97%,麻蛋,性价比太低了。
不过,iMac 给热衷于打游戏浪费生命的我致命一击——那些我喜欢的远古游戏根本就没有 OSX 版,好不容易找了一款火炬之光 2 的,装上后竟然没办法保存进度,你说气不气外,妙控键盘和妙控鼠标完全就不适合打游戏——从此,颓丧的日子算是彻底终结了。
从长远的人生来看,这将近 2 万块钱的 iMac 还是挺有潜在价值的。千万别信我的鬼话,我就这样安慰一下自己。
第六台电脑,是 MacBook Pro。
由于隔三差五需要回老家的缘故,急需一台笔记本,否则回老家后就只能跑 吧(条件是越来越好,一个小时 5 块钱了)。相来相去,我还是在一个星期前狠下心买了这台 MacBook Pro。
我是通过教育优惠买的,能便宜 800 块,并且不需要提供学生证或者教师证。你是不是迫切地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p>
来,给你透露一点心得体会。
6 个月以前,我通过教育优惠买了一台 iPad mini,使用的是我一直以来用的 Apple ID(买过一台 iPhone 4、一台 iPhone 6、一台 iPad、一台 iPod),但你知道的,教育优惠面向的是学生和教师,像我这种已经毕业快 10 年的人来说,是没有资格的——残忍。
折腾过一次后,我就想,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绕过苹果的检测机制,因为有同学说他买 iPad mini 的时候没有让提供证明。于是我下单的时候就改变了一下策略,没有使用我之前的 Apple ID,而是以游客的身份。
付完款后我就一直刷邮件,一开始是“已收到付款”,然后是“正在处理订单”,再然后就是“准备发货”,咦,我的小心机竟然没被识破,苹果果然没有通知我提供证件,嘿嘿嘿。请原谅我内心升腾起了一阵阵窃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