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让效率获得更大提升!
内容分为四部分:序/ 原理结合实例讲解 / 多种效果展示 / 结论
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点阅读相关内容,愿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哪怕只是一种启发(笔心)
———————————————————-NO.1序———————————————————–
忘了哪位大咖曾讲过:我们要用美学的思想,标准化的思路,指导人像后期处理!
这句话对我影响至今,也是我在效果和效率方面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美学——–
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我们时常会用美来赞美一副艺术作品,作为数码师,我们的把每一张照片的后期处理都视为一件艺术作品,所以审美是我们的必须课。
而美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产生了审美差异,你眼中的美不一定是别人眼中的美,但这没关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智慧的大脑,多看、多思考、多沟通、多总结,知识的积累和与客户沟通的经验会帮助你成长。
思路——–
做任何事,思路很重要,成功者通常赢在思路上,后期修片同样如此!
———————————————–NO.2原理结合实例讲解———————————————–
以一张外景婚纱为例,告诉大家我是如何高效修调照片的:
RAW格式:RAW格式的全称是RAWImage Format,原意就是“未经加工”。
欠曝:指光线太暗,导致画面的亮度低。
色相/饱和度/明亮度:色相是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饱和度就是指颜色的浓度;亮度指光照的多少。
二次构图:指在后期环节对作品的构图进行优化、调整。
照片后期处理主要分为两大块,调色和修图,两者相辅相成,均是改变照片每一个像素色相、饱和度、明度的过程。两者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但我的建议是先调色再修图。尤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调色是必须放在前面的。例如,目前影楼广泛采用RAW格式拍摄,而修图通常是在JPG(或PNG等)格式进行,两者之间的转换不可逆(即只能是RAW格式转为JPG格式)。由于RAW格式的色彩宽裕度大于JPG格式,所以先调色再修图,从理论上讲效果肯定更好。再者,一张成色有问题的照片会造成修图困难,比如照片严重偏暗、偏色…
那么调色、修图又分别怎么做便衍伸出了《标准化调修思路》:
调色流程:光影矫正、定调、细节处理
修图流程:五官修饰、肌肤处理、氛围渲染、细节处理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将导入的RAW格式照片拖动到调色界面。
若在此基础上你还想做局部细节调整,我们选择对应的细节工具即可。如:想单独改变某个颜色的色相、饱和度、明度,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目标调整工具”。觉得某个局部明度需要调整,可以选择“画笔工具”做局部压暗或局部提亮。
又或者你想做一些特定的色调风格,你可以点击右边的『艺术色调』按钮来展开色调库应用。
色调库中的效果是预制的,支持实时预览,这个步骤可以让你选中你希望得到的整体色彩倾向,为后续的精细化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只需要做更多细节的补充和完善就行了。
这个步骤对于一张照片完成调色是至关重要的。
调色环节OVER!
修图
三、添加天空(由于人物面部轮廓较为精致、皮肤面积占比小,所以无需修饰,直接过度到氛围渲染)
进入修图面板,选择天空添加,这个功能让我最满意的一点是一键自动添加,90%以上的照片无需擦除操作,因为软件能自动识别天空区域。
五、文字添加(氛围渲染)
再给照片加上文字,这里我建议你可以导入自己的PSD文字素材使用,因为感觉软件中的文字素材不像色调跟新那么频繁。
修图环节OVER!
—————————————————NO.3多种效果展示—————————————————
OK,再次晒下成品:
<电影类 >

最后,赘述一下效率问题,如果你想更大程度的提升效率,又刚好和我使用的是同一款软件,建议你把批量处理这个功能用起来,就是让后同类照片自动处理成当前照片的样子,具体操作方式就不讲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开贝官 详细了解一下。
———————————————————-NO.4结论———————————————————
审美和思路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不管最终你想要打造什么风格,照片修调理应遵循的原则和思路是不变的,他将成为你的做好一张片子的关键。
但思路又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调修思路,更是做好这件事方方面面的考量,某些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AI术日趋强大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如何将IA技术植根于本行业,以此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技巧中我就插入了一款智能修片软件,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我应用的这个工具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调修的方式也不是唯一,如果你有更棒的方法,期盼你的分享,谢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