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开发简介
软件(Software)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在计算机中能看的着,但摸不着的东西,概念性的说软件也称为“软设备”,广义地说软件是指系统中的程序以及开发、使用程序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集合。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
软件被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软件开发的内容
1) 需求:不仅仅是用户需求,应该是开发中遇到的所有的需求。比如,你首先要知道做这个项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测试案例中应该输入什么数据……为了清楚地知道这些需求,你经常要和客户、项目经理以及项目伙伴交流。
2) 设计:编码前,肯定有个计划告诉你要做什么,结构是怎样等等。你一定要按照这个来做,否则可能会一团糟。
3) 编程: 如果在项目截止日,你的程序不能跑起来或达不到客户的要求,你就拿不到钱。
4) 测试 :目的是让你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如果你聪明,你就应该先写测试,这样可以及时知道你是否真地完成了。否则,你经常会不知道,到底有哪些功能是真正完成了,离预期目标还差多远。
三、客户和开发人员
客户
1) 定义每个用户需求的商业优先级;
2) 制订总体计划,包括用多少投资、经过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的;
3)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每个工作周,都能让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
4) 通过重复运行你所指定的功能测试,准确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5) 能随时改变需求、功能或优先级,同时避免昂贵的再投资;能够根据各种变化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6) 能够随时取消项目;项目取消时,以前的开发工作不是一堆垃圾,已开发完的功能是合乎要求的,正在进行或未完成的的工作则应该是不难接手的。
开发人员
1 )知道要做什么,以及要优先做什么;
2 )工作有效率;
3 )有问题或困难时,能得到客户、同事、上级的回答或帮助;
4 )对工作做评估,并根据周围情况的变化及时重新评估;
5 )积极承担工作,而不是消极接受分配;
6 )一周40小时工作制,不加班。
四、 软件开发过程
设计
软件设计可以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实际上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软件分解成模块是指能实现某个功能的数据和程序说明、可执行程序的程序单元。可以是一个函数、过程、子程序、一段带有程序说明的独立的程序和数据,也可以是可组合、可分解和可更换的功能单元。模块,然后进行模块设计。概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其主要目标就是给出软件的模块结构,用软件结构图表示。详细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模块的程序流程、算法和数据结构,次要任务就是设计数据库,常用方法还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编码
软件编码是指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写成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充分了解软件开发语言、工具的特性和编程风格,有助于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保证软件产品的开发质量。
当前软件开发中除在专用场合,已经很少使用二十世纪80年代的高级语言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而且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大都合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开发的速度。
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出色的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了测试用例)。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出色的测试用例,关键在于理解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是白盒法测试对象是源程序,依据的是程序内部的的逻辑结构来发现软件的编程错误、结构错误和数据错误。结构错误包括逻辑、数据流、初始化等错误。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白盒法和黑盒法依据的是软件的功能或软件行为描述,发现软件的接口、功能和结构错误。其中接口错误包括内部/外部接口、资源管理、集成化以及系统错误。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黑盒法。
维护
维护是指在已完成对软件的研制(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并交付使用以后,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一些软件工程的活动。即根据软件运行的情况,对软件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新的要求,以及纠正运行中发现的错误。编写软件问题 告、软件修改 告 。
一个中等规模的软件,如果研制阶段需要一年至二年的时间,在它投入使用以后,其运行或工作时间可能持续五年至十年。那么它的维护阶段也是运行的这五年至十年期间。在这段时间,人们几乎需要着手解决研制阶段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解决某些维护工作本身特有的问题。做好软件维护工作,不仅能排除障碍,使软件能正常工作,而且还可以使它扩展功能,提高性能,为用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遗憾的是,对软件维护工作的重视往往远不如对软件研制工作的重视。而事实上,和软件研制工作相比,软件维护的工作量和成本都要大得多。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并不是从第一步进行到最后一步,而是在任何阶段,在进入下一阶段前一般都有一步或几步的回溯。在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可能要求修改设计,用户可能会提出一些需要来修改需求说明书等。
五、 软件开发的注意事项
2、设计变化和需求变化
开发人员最怕的是什么呢计变化,还是需求变化觉得需求变化是最最致命的。当你的一个项目数据库都定下来后,而且已经开发了若干个工作日,突然接到甲方公司提出,某个功能要改变,原先的需求分析要重新改,如果这个修改是涉及的数据库的表结构更改的话,那真是最致命的。这就意味着项目的某些部分得重新推倒重来,如果这个部分跟已完成的多个部分有牵连的话,那就后果更可怕了。所以当碰到这种情况发生,作为项目经理的你就应该考虑先查责任人,究竟是自己的需求分析做的不够好,还是客户在认同了需求分析后做出的修改,如果是后者的话,你完全可以要求客户对他的这个修改负责任!那么,呵呵,客户先生,对不起了,本次新增加的需求将归入另外一个版本。如果是改变前面某个需求的定义,那么说不定就要推倒重来了,不过这个时候到不用太在意,毕竟错的是客户。(项目正式开始前没有没有说清楚其需求)。所以,各位看客,在需求分析做好后,在开工之前一定要叫客户认可签字,并且在合同上要注明,当由客户原因引起的需求改变而造成开发成本的增加,客户要为此买单地。
如果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之下,设计发生了变化,这个仅仅是我们内部之间的矛盾,商量一下就能解决。在简单设计中,因为前期的设计是不完整的,那么当进入任何一个新的模块进行开发时,都有可能引起设计的变化。开发人员的水平的高低就基本上决定了软件的好坏。
3、代码编写
当需求定下来数据库也定下来后, 其实我们就可以进行实质性的编码了,按照我的看法,一个人单独编程最好,能随时偷懒。(上 ,和MM聊聊),但是现在的软件项目越来越大,工期也越来越紧,事实上我们一个小组里面,一般有3-5程序员,所以我们要强调团队合作性。那么你写的代码使得别人要能够看懂,我们必须在实际的编写代码过程中要有详细的编码规范,编码规范在很多书籍里面都提到过。但最起码以下的一些规范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
二)界面设计风格的一致性:
由于采用可视化编程,所有的界面均与Win32方式类似,相应采用的控件等也大都为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标准控件,而且参考了其他一些市面上相关的企业内部管理的应用软件。
基于简单易操作的原则,贴近用户考虑,用户界面采用Windows风格的标准界面,操作方式亦同Windows风格,这样在实施过程,可以降低对客户的培训,也可以使用户容易上手,简单易学。
四)命名规范:
坚持采用匈牙利变量命名惯例,所有标识符一律用英文或英文缩写,杜绝采用拼音,标识符中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缩写词汇一般全部大写,只在必要时加“_”间隔词汇。
4、BUG修补
程序出现了BUG谁来修补呢,嘿嘿嘿……
最好的办法是谁编写谁修补,谁改坏谁修补。一个人改坏的代码一人去修。两个人一起改坏的代码两人一起修。
5、开发人员的测试
开发人员的测试是保证代码能正常运行,在开发时候发现的错误往往比较容易修正。(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人来骂你。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是一旦软件到了测试小组那里出了问题,那么就多了很多时间来修正BUG,如果到了客户哪里才发现的BUG,那么时间就更长了,开发人员本身受到的压力也是到了最大话了。客户->公司->测试小组->开发人员。 这个完全是倒金字塔型的,承受能力差的一环很容易出事情的。
另外开发人员的测试除了保证代码能正常运行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证上次能正常运行的代码,这次还是能正常运行。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么BUG就不断的会出现,很多BUG也会反复出现。于是软件看上去就有修补不完的BUG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开发人员有必要再教育。一般公司教育的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扣工资,第二种,加班,反复加班+精神攻击。 第三种,开除。第四种,调动人员来帮助那个出了麻烦的家伙。 但愿看这个文章的人不要受到前面三种教育。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sunboy_2050/article/details/567429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