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信息简介
-
- 南软
- 个人
- 初试
-
- 参考用书
- 数学二
- 专业课
- 英语二
- 政治
- 复试
- 写在最后
非常喜欢白岩松的一句话,“当我们成为既得利益者时,是自己是继续跑马圈地,还是为下一届年轻人去助威、去呐喊、去争取。关系着自己所在行业的前景,也关系着整个 会大环境的好与坏。”所以即使初试分不算高,也想留下一些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更有参考价值。
去年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当时和现在的学弟学妹一样,没有考虑那么多,每天只是抱着汤家凤1800和恋练有词一点一点地推进学习进度。当四五月份决定考哪所学校,需要准备专业课的时候,才开始找身边的前辈们请教经验,也在 上搜着各种经验贴拿来做参考。如今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已经上岸的学长,也想留下一些考研的历程、感触和建议给学弟学妹们参考更好地把握方向,少走弯路。
信息简介
南软
近年来,南大和中科大位居华五第四第五,南软和科软也因其招人多,分数相对浙、复、交低一些而成为 传985学校中最值得考的、性价比最高的两所软件学院。南软又因为考数二英语二,并且专业课自主命题而吸引了一波考生前来 考。但是从今年的形式来看,并不乐观。南软今年2000人 名,340分进复试线,复试252人刷掉110人,最后只录取140人。再加上今年专业课和数学难度提升,可以说整体被录取难度相较于去年是提升了很多。大家可以参考南软前140名的各科均分:政治69、英语78、数学115、专业课109,总分加起来一共是373。
个人
本科学校为江苏非省会双非一本学校,本科期间综合成绩一直是专业第四名,有做过各种toy项目,水过程序竞赛但没拿过有分量的奖牌。初试成绩:政治68、英语71、数学134、专业课96,总分369,初试排名67。复试成绩206,汇总后排名47。
初试
参考用书
数学:汤家凤1800–>张宇闭关修炼–>李永乐全书–>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线代讲义–>高昆轮真题大全解–>各个老师的冲刺卷
专业课:王道ds+王道os+王道cn+丁二玉《软件与计算二》+842大书
英语:恋练有词 + 新东方高分写作高分翻译 + 黄皮书
政治:徐涛核心考案 + 肖秀荣全家桶
(上面的资料有同学需要的话私聊,有些可以免费送)
数学二
初试之前,一个南软的学长跟我们说,只要数学稳定发挥到130录取问题就不大。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我的专业课、政治和英语全都低于前140的平均分,幸运的是数学没有失误,才让总分没那么难看,当然这也得益于我在这门学科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下面详细讲讲我数学复习的时间安排。
三月:每天大概4-5个小时学数学,听着汤家凤的基础班,然后把他的板书抄到笔记本上,对照着笔记做1800的入门练习。
四月–五月:一直在跟汤家凤的强化班视频,这些视频可以用去年的,因为汤家凤的讲义和视频内容大概很多年都没有变化,一直沿用相同的基础知识体系。虽然汤家凤的课很容易听懂,但是我做1800基础练习的正确率还是比较差的,经常会出现连续三四题不会的情况。但是没办法,智能硬着头皮做了下去。
六月–七月中:沿用3-5月份学高数的思路继续跟着汤老师学习线代:听课–刷1800。高数与线代完结之后,将1800所有错题(第一遍打上五角星的题),再做一遍,还会错的题会用荧光笔标注上,便于后期回顾。
九月中-十月份低:闭关修炼之后,基本上可以上真题了。但是在经历一波宇哥难题怪题之后,基础知识可能会有些遗忘。所以这一阶段我基本上是一本刷李永乐全书和线代讲义,一边做真题。这一阶段数学时间是占比最多的,每天要花3的小时做真题,1个小时订正,2个小时过全书和线代。这也导致了我的专业课时间被压少了。
十月底-十二月中:经历过真题和汤、张、李三家的知识体系构建之后,基本上对考研数学有了一定的底气和信心了。所以这阶段基本上就是在做各个老师的模拟题,每天一章保持手感,汤家凤的题计算量大但是难度不大。李林的卷子会有几道思路比较新颖的题,整体难度还是偏小,今年数二高数最后一题确实是李四的原题,所以李林的试卷大家一定要做。最后,最想说的就是张八张四–劝退卷,每次我跟我朋友做到张宇的卷子时,就会陷入深深地怀疑自我中,那一整天心情都会被影响。但是也许就是有过那一阶段的打击,2020在考场上拿到那张被大家吐槽的试卷才不会心态爆炸吧。今年最后两道最难的线代题,其实宇哥是都压中的,第一道是张八里的原题并且宇哥微博最后一课也强调过,但确实是太难了,强调了大多数人也不会。第二道是闭关修炼里的变题。所以最后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有畏难惧难的心里,总觉得张宇讲的题和试卷太难,不会考,随着现在大环境的变化,考研一定是会越来越难的,大家想考上心仪的学校,可能就需要有张宇闭关修炼的精神。
专业课
专业课是我考得最不好的一门,那么久着重谈谈我走的一些弯路。
我大概是从五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的,主要是跟着王道的视频复习知识点,并且做书上的选择题。基本上是大半个月一本书,第一轮复习结束基本上是在9月份。
我跟我的朋友tsc第一轮的进度是差不多的,他考的是408。但是我们第一轮结束的状态感受都是比较差的,觉得复习了后面忘了前面,选择题一做到408真题就错。所以刚开始复习的同学也不要慌张,这可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我自己分析自己的失误是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是从九月份开始的,我着手做842大书上的真题,以往的真题特点就是论述简答题的分量多,解答题少,总体难度偏小。数据结构大题基本都是画图,很少考算法题。操作系统的大题也是计算量偏小比较容易的,计 基本上就是5个名词解释,两道简答。所以核心难点还是软工,需要java和设计模式的相关知识才能较好的完成软工大题,如果课本看不懂的,最好上 查找其他博客或者视频讲解等资料辅助理解。所以第二轮复习我把中心放在了软工课本的反复复习上,慢慢整理软工知识体系。其他三门的复习走马观花,时间都挪到了数学上。

与困难死磕的能力真的很重要。
另一方面,如今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又使他不像高考那样有着地区教育资源不公的状况,所以对于高考失利的同学,这当然是一个机遇。并且南软不看本科学校,很多985学校的同学复试被刷了,感谢南大给我这样一个双非学生一个机会。
最后,一定不要盲目跟从 上的考研舆论信息,别人的经验和成绩都是别人的,保持理性思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