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零售」的声音此起彼伏:阿里巨资收购高鑫零售,腾讯确认入股永辉超市……
自2016年10月马云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之后,各巨头跑马圈地,线下成为了必争之地,新零售的蓝海才刚刚打开。
而李星,曾是阿里五年的「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现带领着有赞零售团队,探索在未知且市场极其广大的新零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数百万商家提供完整的全渠道解决方案,昌宁 、Brookstone、贝因美都是有赞零售的明星用户。
-
这位土生土长的原阿里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是为何离开阿里/strong>
-
经历过A轮融资、单日最高PV超1亿等小里程碑的他,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为何依旧不灭创业热情/strong>
-
期间的坑,他又踩过多少/strong>
-
技术人创业最需要什么,又最注重什么/strong>
……
这次通过对李星的采访,场主统统告诉你。
/span>
李星
现有赞零售技术负责人
带领团队开拓新零售领域
/span>
阿里留不住
一个想创业的技术人
5万名前阿里员工,在全球各地各行各业,发着光,寻找自我价值。李星,也是其中一位,而且是土生土长的阿里人。
“毕业后不立马创业,一是因为09年的创业环境并不是很好,二是自身并没有经验,无论是在技术还是业务思维方面,都是蛮稚嫩的。”校招进阿里后,李星被分配到阿里平台架构部,负责两个测试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开发:基于Jmeter开发的性能测试平台、支持阿里系多种底层服务的Mock平台,并有幸参与了dubbo框架的建设和优化。
从最底层的基础服务和框架做起,阿里的五年是李星技术打得最扎实的时光,锻炼了其极强的架构能力和高质量编码能力。
但除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创业技术人还需要具备业务、团队管理及协调能力。
李星回顾说,2012年,从0到1孵化了TAE(Taobao App Engine,一款淘宝推出的基于PaaS模型的云计算平台),有机会直接听到一线用户的反馈,深入业务,极大地培养和加强自我对业务的感知及应对能力。且在阿里,每个人都逼着往全栈工程师走,从PM、开发、测试、运维等都需要一个人搞定。
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
丰趣海淘,就在2014年跨境电商星火燎原,势头如日中天时应运而生。“借助顺丰在物流上深厚的积累与沉淀,必能减少跨境物流的时长,丰趣海淘在用户体验上就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除了原本的亚马逊、ebay外,丰趣的竞争对手如春笋般起来,比如小红书、洋码头、天猫国际,以及和丰趣海淘只间隔一天上线的 易考拉。
想清楚创业需要什么
不只是拼命就能成功的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在创业路上要“斗智斗勇,斗心理,斗策略,和对手赛跑,和时间赛跑”,需要挨过无数个寝食难安的夜晚。
“回想那段日子,每天都像打了鸡血,带着一群兄弟上阵杀敌,拓展疆土。”他回忆道,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为了一场线上大促,十几个兄弟忙到没时间吃晚饭,干脆决定先把事情做完再好好吃一顿。竟没想到,真正完成时已是凌晨3点。迎着上海最早的晨光,李星带着兄弟,吃完了那顿本应该12小时前吃的晚饭。
“真的是用生命在创业啊。”
在丰趣负责后端业务系统的他,也带着架构组团队,兼职着运维组的leader,一人当三人使,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深夜钻入出租车,一人回到在上海临时租的房子,有时候连灯都懒得打开,倒头就睡。
至今回想起那段日子,李星都还是会觉得那段时光带给自己的东西有很多。他想告诉很多想创业或者即将创业的技术人,如果下定决心走这条路,一定要做好更多的准备,不只是要拼命,还有很多需要承受的,包括强大的内心、忍耐力,及一个个不眠夜。
因为,创业,光有激情、敢于拼是远远不够的。对全局有一个准确的把控,预估风险,明确市场的走势,用持续增长带来的目标杆、成就感和压力,给予团队萌发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沃土……这些都至关重要。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李星对丰趣这两年的总结是:这才是他真正历练的开始。从0到1搭建一个跨境电商自营系统,设计、研发后端的交易电路、商品、营销还有供应链等环节。跨境业务较为复杂,会涉及到清关、国际物流、仓储,甚至还需要时常前往仓库,实地考察。每一步都需要摸索,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解决,这个成长是巨大的。
有赞新零售
打开了李星新世界的大门
2016年10月,马云在出席云栖大会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此后,阿里通过股权投资一路“买买买”和直营新零售业务的模式,攻城掠地,布局迅速。
新零售,其实,它是对工业时代传统的、垂直的、封闭的、串联的、线性的供应链结构做一次彻底的打散和重组,形成未来的 状的 会化合作的全新的方式。其核心是线上线下及物流的结合。
虽说,新零售是李星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但有着7年线上电商经验,深知线上电商流量存在天花板的他,对此充满了战斗欲望。
伴随战斗欲望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
没有经营过线下门店的经历怎么办/p>
如何获取数百万商家的经营痛点/p>
如何在两年内把有赞零售打造成一个成熟的产品,挑战经营了二十多年的传统零售行业,再嫁接上线上领域/p>
……
基本上每天李星都在连轴转,开完一个小组会议,再投入到另一个方案的实施策划。在小伙伴在九、十点陆续回家后,自己才有一点空闲时间,花上两三个小时,写写代码,反思总结或者思考下个月的业务方向。
除了关注业务外,李星也将自己的部分精力用于关注团队每个人的成长与情绪变化。每月一次的大团建,每两周一次的小团建,是他最能以轻松的状态与小伙伴相处的时刻。不端架子,融入团队,也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必修课。
一次小庆
就在今年11月份,李星扛住了这份压力,带领团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有赞零售2.0版本的上线,为数百万商家提供了更好的全渠道解决方案。“创业就像一场修行,每天都会面临很多问题,处理完这个问题,又会有面临新的问题,不断逼着自己的成长。”
“成长”两个字从33岁的他嘴里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