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络层”学习提纲

文章目录

  • 前言
  • 络层的功能
    • 络层的功能
    • 络互联中继系统/中间设备的类型
    • 路由器的功能
    • 路由表的组成
    • 络层的层面
    • 软件定义 络(SDN)的层面
    • 拥塞控制的方式
    • 络层的协议
  • 路由算法
    • 路由算法的类型
    • 动态/自适应算法路由算法的类型
    • 路由选择协议的类型
    • 路由器交付的方式
  • 际协议版本4(IPv4)
    • 际协议版本4(IPv4)分组的格式
    • 际协议版本4(IPv4)分组关于分片的字段
    • 际协议版本4(IPv4)地址的类型
    • 分类的 际协议版本4(IPv4)地址
    • 络地址转换(NAT)的映射项
    • 际控制 文协议(ICMP) 文的类型
    • 际控制 文协议(ICMP) 文的应用
  • 际协议版本6(IPv6)
    • 解决 际协议(IP)地址耗尽的方式
    • 际协议版本6(IPv6)地址的类型
    • 际协议版本4(IPv4)向 际协议版本6(IPv6)过渡的策略
  • 路由协议
    • 路由选择协议的类型
    • 常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分组的类型
    • 边界 关协议(BGP)协议分组的类型
    • 自治系统(AS)路由器的类型
  • 际协议(IP)组播
    • 际协议(IP)组播的类型
    • 组播路由算法的类型
  • 移动 际协议(IP)
    • 移动 际协议(IP)的功能实体
    • 移动 际协议(IP)的工作过程
  • 络层设备
    • 域的类型
    • 络层的设备
    • 路由器的功能
    • 路由器的组成
    • 路由表的组成
    • 转发表(不是数据链路层的转发表)的组成
  • 总结
  • 参考资料

前言

计算机 络的知识抽象、晦涩、不易理解并记忆,在此对“ 络层”一章中重点知识总结成提纲。


络层的功能

络层的功能

  • 异构 络互联
  • 路由选择
  • 分组转发
  • 拥塞控制

络互联中继系统/中间设备的类型

依据计算机 络传输控制协议/ 际协议(TCI/IP)模型从上/高到下/底的层次:

  • 络层以上: 关
  • 络层: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桥,交换机
  • 物理层:中继器,转发器,集线器

路由器的功能

  • 路由选择
  • 分组转发

路由表的组成

至少有:

  • 目的 络地址
  • 子 掩码
  • 下一跳地址
  • 端口

还有:

  • 度量值
  • 距离

络层的层面

  • 控制层面——路由选择
  • 数据/转发层面——分组转发

软件定义 络(SDN)的层面

  • 控制层面——集中式
  • 数据/转发层面——分布式

拥塞控制的方式

  • 开环控制——静态,预防
  • 闭环控制——动态,反馈

络层的协议

  • 际协议(IP)
  • 际/因特 组管理协议(IGMP)
  • 地址解析协议(ARP)
  • 逆/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 际控制 文协议(ICMP)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注意:

  • 地址解析协议(ARP)工作在 络层,因为需要 际协议(IP)地址信息
  • 络地址转换(NAT)工作在传输层,因为需要端口信息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工作在应用层,因为使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基于用户数据 协议(UDP),因为不知 际协议(IP)地址,无法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的类型

  • 静态/非自适应路由算法
  • 动态/自适应算法路由算法

动态/自适应算法路由算法的类型

距离矢量/向量路由算法:

  • 定期发送全局信息(本路由器知道的所有信息)给相邻结点
  • 如:路由信息协议(RIP)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状态改变才发送局部信息(本路由器知道的相邻的所有路由器信息)给所有结点/泛洪(不是广播)
  • 使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更新信息
  • 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路径向量( 络可达性信息,不只是下一跳地址)路由算法:

  • 状态改变才发送局部信息(状态改变的内容)给相邻结点
  • 选择较好,而不是最佳路由
  • 如:边界 关协议(BGP)

广播和泛洪的区别

  • 广播:都发,自身(端口)也发
  • 泛洪:除自身(端口)都发

路由选择协议的类型

依据路由层次:

  • 内部 关协议(IGP)/域内路由选择:如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 外部 关协议(EGP)/域间路由选择:如边界 关协议(BGP)

路由器交付的方式

  • 直接交付:相同 段,不涉及路由器
  • 间接交付:不同 段,涉及路由器;包含直接交付

际协议版本4(IPv4)

际协议版本4(IPv4)分组的格式

首部:

  • 固定部分:20字节(B)
  • 可变部分

固定部分:

  • 版本:4比特位(b)
  • 首部长度:4比特位(b):内容的基本单位:4字节(B)
  • 区分服务:8比特位(b)
  • 总长度:16比特位(b):内容的基本单位:1字节(B)
  • 标识:16比特位(b)
  • 标志:3比特位(b)
  • 片偏移:13比特位(b):内容的基本单位:8字节(B)
  • 生存时间(TTL):8比特位(b)
  • 协议:8比特位(b)
  • 首部校验和:16比特位(b)
  • 源地址:16比特位(b)
  • 目的地址:16比特位(b)

数据:

  • 0-1480字节(B)——对以太 帧的最大传输单元(MTU):1500字节(B)- 首部固定部分:20字节(B)

际协议版本4(IPv4)分组关于分片的字段

  • 标识
  • 标志:更多片(MF),不分片(DF)
  • 片偏移:单位:8字节(B)

际协议版本4(IPv4)地址的类型

  • 分类: 络 +主机
  • 分类+子 划分: 络 +子 +主机
  •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 络前缀+主机
  •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子 划分: 络前缀+子 +主机

注意:子 划分和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不同


分类的 际协议版本4(IPv4)地址

  • A类:1-126
  • B类:128-191
  • C类:192-223
  • D类:224-239:组播(部分不能作组播地址)
  • E类:240-255:保留

特殊地址:

  • 主机 全0:本 络
  • 主机 全1:本 络的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
  • 127.X.X.X:环回自检地址
  • 32位全0:0.0.0.0:本 络中的本主机
  • 32位全1:255.255.255.255: 络广播地址->本 络的广播地址/受限广播地址

络地址转换(NAT)的私有 段:

  • A类:10.0.0.0 – 10.255.255.255,1个
  • B类:172.16.0.0 – 172.31.255.255,16个
  • C类:192.168.0.0 – 192.168.255.255,256个

络地址转换(NAT)的映射项

四元组:

  • 私用地址:端口
  • 公有地址:端口

际控制 文协议(ICMP) 文的类型

差错 告 文:

  • 路由重定向
  • 参数问题
  • 超时
  • 源点抑制
  • 终点不可达

询问 文:

  • 回送请求和回答 文(常用)
  • 时间戳请求和回答 文(常用)
  • 地址掩码请求和回答 文
  • 路由器询问和通告 文

际控制 文协议(ICMP) 文的应用

  • 分组 间探测(PING):工作在应用层,直接使用 络层的 际控制 文协议(ICMP),未使用传输层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 协议(UDP)
  • Traceroute(UNIX)/Tracert(Windows):工作在 络层

际协议版本6(IPv6)

解决 际协议(IP)地址耗尽的方式

  • 络地址转换(NAT)
  •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
  • 际协议版本6(IPv6)——根本

际协议版本6(IPv6)地址的类型

  • 单播
  • 多播
  • 任播:发送的目的是一组/多个,接收只有一个

际协议版本4(IPv4)向 际协议版本6(IPv6)过渡的策略

  • 双协议栈技术:使用两协议
  • 隧道技术:封装 际协议版本6(IPv6)在 际协议版本4(IPv4)中传输

路由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的类型

依据路由层次:

  • 内部 关协议(IGP)/域内路由选择:如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 外部 关协议(EGP)/域间路由选择:如边界 关协议(BGP)

常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 路由信息协议(RIP):距离矢量/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工作在应用层,基于用户数据 协议(UDP)(端口 :520)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工作在 络层
  • 边界 关协议(BGP):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路径较好,不是最佳);工作在应用层,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分组的类型

依据基本操作/工作方式顺序:

  • 问候
  • 数据库描述
  • 链路状态请求
  • 链路状态更新
  • 链路状态确认

边界 关协议(BGP)协议分组的类型

  • 打开
  • 更新
  • 保活
  • 通知

自治系统(AS)路由器的类型

  • 区域内部路由器
  • 区域边界路由器
  • 自治系统(AS)边界路由器

际协议(IP)组播

际协议(IP)组播的类型

  • 局域 硬件组播
  • 因特 组播:包括局域 硬件组播

组播路由算法的类型

  • 距离矢量/向量路由算法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协议无关的组播(PIM)路由算法

移动 际协议(IP)

移动 际协议(IP)的功能实体

  • 移动结点:主/本地地址(不变)+辅/转交地址(可变)
  • 归属/本地代理:主要负责移动结点接收分组:主/本地地址->辅/转交地址
  • 外埠/外部代理:主要负责移动结点发送分组:辅/转交地址->主/本地地址

移动 际协议(IP)的工作过程

  1. 代理发现
  2. 注册:向归属/本地代理注册
  3. 分组路由
  4. 注销:向归属/本地代理注销

另:

  • 移动结点接收分组:其他结点->归属/本地代理->外埠/外部代理->移动结点
  • 移动结点发送分组:移动结点->外埠/外部代理->归属/本地代理->其他结点

络层设备

域的类型

  • 冲突域
  • 广播域

络层的设备

  • 路由器

路由器的功能

  • 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
  • 分组转发:使用转发表

路由器的组成

  • 路由选择/控制部分:路由选择处理机:路由选择协议->路由表
  • 分组转发/数据部分:输入端口,交换结构:路由表->转发表,输出端口

交换结构交换的方式:

  • 通过存储器
  • 通过总线
  • 通过 络

路由表的组成

至少有:

  • 目的 络地址
  • 子 掩码
  • 下一跳地址
  • 端口

还有:

  • 度量值
  • 距离

转发表(不是数据链路层的转发表)的组成

  • 目的地址
  • 下一跳地址

总结

计算机 络的知识抽象、晦涩、不易理解并记忆,在此对“ 络层”一章中重点知识总结成提纲。


参考资料

  • 《2023年计算机 络考研复习指导》组编:王道论坛

  • 文章在描述时有疑惑的地方,请留言,定会一一耐心讨论、解答
  • 文章在认识上有错误的地方, 敬请批评指正
  • 望读者们都能有所收获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跨区域 络的通信学习 络层的作用2230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