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2021跨年演讲3:谁能跳出数字化系统困境?

谁能跳出数字化系统困境

感谢您收看深圳卫视、爱奇艺正在直播,六个核桃独家冠名的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今年六个核桃推出全新产品六个核桃2430。六个核桃2430,坚持30天,改变看的见。

好,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板块了。感谢这个板块的知识合作伙伴、我们的老朋友、服务高端高知精英的简一大理石瓷砖。

每次见到简一李总,我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匠心和极致,提起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他总是滔滔不绝,优秀的企业家都是如此。

去年我们重点讲了简一行业首创的密缝铺贴技术,让瓷砖间的缝隙细如发丝,肉眼几乎看不见。让整个新家空间更大气,效果更出彩。今年简一再次行业首创,推出简一成品交付一条龙服务,率先打破了瓷砖行业不提供售后服务的现象,让消费者省心安心放心。

越长大,越专一。简一18年专注高档装修,12年钻研密缝铺贴,就是为了以优质的产品和极致的服务,让家人住得更好。高档装修就用简一大理石瓷砖,我们再次感谢简一大理石瓷砖,对这一板块的支持,谢谢!

刚才那一段,讲的是国家,下面我们来谈谈个人处境问题。2020年,我有一个感受,其实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国家的未来,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对个人的未来感到担心。

原因有很多了,2020年个人遇到了很具体的挫折,技术变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等等。

今年流行一句特别扎心的话,叫“困在系统里”。相信你一定听说过这句话,没听说过没关系,我来给你描述一下。

假设你是一个送外卖的小哥。表面看,你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有一个很有古典美感的称呼,叫“骑手”。曾经有这么一个外卖平台的招聘广告,说:“假如你不自由,就来送外卖。骑车在春天的风中,很暖和。”

但实际上,外卖小哥都知道,你能接到什么单,系统会告诉你。到哪取餐,系统会告诉你。取什么餐,系统会告诉你。送到哪,系统会告诉你。怎么走,系统会告诉你。胆敢超时一分钟,会面对什么处罚,系统会告诉你。

而且,处罚不只是你一个人来承担,而是整个团队来承受。你会在何种程度上拖累别人,系统也会告诉你。假如你轻松完成任务,系统会知道,给你的时间,给多了。系统就会自动优化,以后再派单的时候把这个时间扣出来。

2016年,中国外卖小哥三公里送餐平均时限1小时。到2017年,这个时间变成了45分钟。2018年,38分钟。这就是系统和你的真实关系。

其实这样困在数字化系统里的,何止外卖小哥记得年初疫情的时候,那些在家办公的日子吗家线上办公,不用上班,意味着什么味着更自由了吗/p>

不,意味着早上起来,你还没洗漱利落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消息就开始轰炸了,一直到晚上都不会消停。其实老板们也不堪其扰,以前老板对自己的时间说了算,现在线上系统里的一份文件流转到你手里了,没及时批复,被你耽误了,你的下属都看得见。

你看,每个人,包括老板,所有人不仅困在家里,还被困在系统里。

这个系统叫,数字化。

校长说,我想提醒你一个角度,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你觉得这是在对你的工作负责,但是,你却因为负责,站到了一个爱看书的孩子的对立面。你不觉得这有点荒谬吗/p>

接下来,他提了一个灵魂拷问,下面这句话可是在我脑子里嗡嗡响了一年:身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你到底是对书负责是对人负责/p>

你要是对书负责,那当然,书得要干干净净的,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乱折页,最好别碰,甚至干脆别看,这书最干净。你对书负责,实际上是对图书馆的管理规定负责,不管你看没看完,规定的时间学生必须把书还给我。在你捍卫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站到了读书人的对立面。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事情,最严重的是什么呢/p>

就是:你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图书管理员,那么你做这些事需要的职业技能,在你上岗以后,最多一个星期,就能完全掌握,然后一辈子就用这一点技能混日子。那请问,你不困在系统里,谁困在系统里呢个数字化的系统,不代替你,代替谁呢/p>

好,我们再看十一学校后来是怎么做的。大量的书被送到班级,这绝对不只是给书换了位置。你再去琢磨那个图书管理员,这时他变成了谁实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为什么/p>

因为他服务的不再是书,而是每一个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我们算算账,就这么一个图书管理员,他每天要面对多少变量:

不同的班,上着不同的课;不同的老师,推荐着不同的书。为了能配合好每个老师,这个图书管理员需要不断地跟所有老师交流,动态调整这些书。

这堂课市面上还有哪些好书新书有限的预算之内,怎样到货更快么优化登记流程,让新书第一时间送到教室,正好赶上学习进度用的书、撤下来的书,怎么处理面捐赠来的书怎么办/p>

你看看,从此以后,这位图书管理员就忙起来了,他再也没有一刻安生日子了。他面对的是无穷的变量,这个变量是谁带来的人,是大活人的需求带来的。听起来残酷吧起来挑战大吧/p>

但是你不觉得,这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从此就被掀开了吗为他每天在服务具体的人,他面对的,是无止境的需求。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业,会不断地找他索取创造性。这样的图书管理员在这样的环境里,几年打磨之后,会变成什么人/p>

我们知道,用图书管理员这个概念,再也无法描述他。他只是在用书这个载体,来服务他人。在学校里,他不只是管书的,他可以成为专业的阅读指导老师。如果他愿意,他甚至可以凭这门日渐精进的本事,去创个业。比如开个书店,甚至是创办一个出版机构。

你看,人生的天花板不就掀掉了吗还会困在这个数字化的系统里吗,所有的系统,都成了他的工具。

我们再来看一下香帅老师的这句话:你到底是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p>

我们每一个感觉多多少少被困在系统里的人,都应该拿这句话来问自己。

就在前几天,薄世宁医生刚刚发布的《医学前沿 告》这门课程里,我看到一个信息。

2020年,一款颅内肿瘤诊断软件已经在北京天坛医院上岗。这可就是机器人、AI、人工智能啊,它看片子的能力有多强确率超过90%,完胜大多数人类医生。这就是个趋势啊。你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医疗数字化趋势下,一个医生,如果只会看片子,只会对病负责,而不会对病人负责,那数字化对他当然就是一种威胁啊,是迫在眉睫的威胁啊。

他们的“繁星结点”,也就是他们的保险代理人大军,会把得到App推荐给他们自己的用户。我们的技术团队,一直在后台统计这个数字,到跨年前,我们会公布这个数字。我们一起期待吧。

当然我知道,对于平安人寿的这支力量来说,这当然不是纯粹给我们帮一个忙,在给得到做广告这么简单。他们是在编织一个 ,把一部分客户那里有价值的资源,拿来服务另一部分客户。他们是拿得到的知识产品,来把他们自己也变成知识服务者。

你看,当一群人深陷在自己的 会分工中,只会对事负责的时候,总会有另一群人觉醒过来,能跨越出自己的 会分工,对人负责。

刚才我们是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现在我们换个角度,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系统的嘴脸,真的那么狰狞吗/p>

其实20多年前,类似的故事早就发生过。阳光下没有新鲜事。

这位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3年前,他输给了超级计算机深蓝。但是,那又如何说,机器的胜利一如既往是人类的胜利。

就在第二年,他又杀回来了,而且还发起了一种新的比赛形式,就是把机器变成人的辅助,一个棋手带着机器,对战其他的棋手和机器。你觉得这是什么新发明吗实也不是。

就像以前,是人和人赛跑,后来汽车跑得比人快,那又怎样会沮丧吗,会说我怎么跑不赢汽车吗会呀,一定是发明了一种人加汽车的比赛,叫赛车。

还记得王朔小说里那个名场面吗/p>

“谁敢惹我

“我敢惹你。”

“那谁敢惹咱俩

你看,遇到这类问题,我们人类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叫背靠系统,面对人。系统只是我背后的支撑,面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才是目标。

罗振宇2021跨年演讲3:谁能跳出数字化系统困境?
比如,公司里的办公软件,是标准的强大系统吧像我们公司用的企业微信,现在已经服务了4亿人。这意味着什么/p>

只要你在职场,或者你是一个消费者,你就在这样庞大的系统里。那你说,我怎么能不被这个系统困住,而能背靠系统面对人呢近,我们公司就有一些实践,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说,老师是习惯上午写稿还是晚上写稿啊喝茶还是咖啡啊稿不拖稿般拖几天么招对这个老师催稿有用呢些跟人相关的东西,太细碎了,没法交接。

但是,在现在的数字系统,比如说企业微信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功能,比如一键继承。上一个同事服务对象的所有关系、细节,都可以用接口全套转交给你。

这就相当于你和公司的所有同事共享了一个超级大脑,它能够记住公司服务过的每一个人。你说这个能力有多强大们还只是一家小公司,还只是用来服务老师的,你的企业要用这套系统来服务自己的大客户,那对人负责的能力,是不是就飞涨/p>

再往前发展,像这样的系统,可以把每一个分散的个体的努力、成功的经验,集中起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义分析,筛选出最佳话术。当你要回答客户一个问题的时候,企业微信会把整个系统中三个以往的最佳答案,推到你的面前,供你参考。

我是搞知识生产的,我深深地知道,萃取知识有多难。尤其是那些在日常的经验里通过漫长时间才能形成的知识,过去几乎不可能被传承,被结构化、显性化,所以它才叫“经验”嘛。而现在,这些办公系统居然能实现这件事。这样的系统,就真的是具备了对人负责的能力啊。

你意识到了吗们其实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过去,没有强大的数字化系统,我们是人找知识,而未来,数字化系统会把知识根据我们的需求,推到我们的面前。那个时候,就是知识找人。这是人和知识之间关系的重大进步啊。

关于系统,我的朋友,数据科学家吴明辉,给我开了一个脑洞,他说:未来数字化能达到什么程度呢/p>

比如,你看这张图。不严谨地说,这叫把你在单位的人缘可视化。严谨地说,这叫 会 络数字化。也就是说,你在你公司用的系统里正常工作,你肯定会和不同的同事交流、互动。只要这些行为发生在系统里,你老板面前就会呈现出这样一张图。

这中间有一个人叫张三。老板一看这张图,他可以完全不认识这个人,但是他会知道,这人了不起。为什么为这个团队的其他人都跟他有密切的交流,这个人虽然职位不高,他跑动积极,成了一个 络超级节点,显示出他很有领导力。老板心里知道,这得提拔啊。

我们再看一个人,李四。哎,老板发现,他对内交流只占40%,对外交流占60%,他对外交流的比重,比他同部门的同事要高好多。那老板心里就有数了,这个人对公司很重要,因为他对外承担了公司的脸面。

你看,一个职场人,过去你想升职加薪,想让自己的价值被看见,你只有两条路:要么是通过自己的业绩,要么是获得直接上级的赏识。但是,在未来的数字化系统里,一个人的价值,你的友好度、协作度和建设性,是能够随时随地被所有人看见的。不是有心理学家说过吗,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追求,是被看见。好的系统,让人真的被看见。

过去一年,很多人都在说,被困在系统里。我觉得香帅老师的这番分析,对我的启发特别大,她提醒我们,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学会和系统协同进化。

再看一眼康德这句话吧,这是在大分化时代,值得我们反复琢磨的一句话,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