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死掉的创业公司,几乎都违背这 4 点最基本的经济常识

导读:从 2004 年做电商到今年已经快 12 年了,过去这么多年,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未来不管是互联 怎么发展,出现什么样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概念,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国家可以打破经济的基本规律。

正文

一、团队

  人确实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做企业的想法都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好玩儿,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老潘出的书我也看过,最早创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

  大学毕业到工作两年之后,我的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我的外婆那时候生病在床,需要很多钱治病,钱都要靠自己家人筹集。我就是想着赶紧创业,赶紧赚钱,不用让家里卖粮食,让外婆有钱治病。所以都是非常简单的目的。

  一直到 2004 年做了电商之后,自己开始了解什么叫商业模式,一直到 2007 年,我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才拿到第一笔融资。

  2004 年前,我们做了六年的传统零售,那时候内部制定了一个“倒三角”的体系。京东商城用了十几年的体系,最底下的是“团队”,是最基础的。

  今年,我们投资了几十家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昨天,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关闭了,当然,并不是这个创业者自己的能力问题,确实是行业选择,对融资的把握,现金流的控制等等因素影响。

  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缺乏一些经验,我们相信,如果再有投资,我们会坚定再给他钱,因为我们看好这个团队,看好这个人,都是一帮很聪明的 80 后,很能吃苦,很有激情。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团队都是最重要的。比如 IT 行业,我们都知道 IBM,在 80 年代、90 年代初的时候,IBM 卖一台电脑/PC机净利润可以赚到一万块钱,他主要卖大型机、小型机,卖一个都可以赚几十万美金。

  但是 90 年代 PC 机还是暴利的时代,所有包括咱们中国联想、宏基、戴尔等等都在纷纷做 PC 机的时候,IBM 居然说要转型,要做服务,做软件。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转型了之后,整个 IT 行业就只有 IBM,虽然最近半年 IBM 也遇到了新的困点,我想他们还需要一次转型。

  任何一家企业,一般 7 年 – 10 年都会遇到一次大的转型。至少 IBM 在 90 年代,整个 PC 行业非常有利润的时候,他就预见到了未来,转型做了软件和服务,这奠定了 IBM 过去 20 年,在 80 年代做 IT 的那一拨厂商里面,只有 IBM 市值维持了 20 年的高利润,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 。

  为什么心就是 IBM 的团队在适当的时候提前能够做出转型,找到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发现IT行业开始从这个硬变软的过程。

  如果说创业失败了,只有一类企业,就是跟政策高度相关的一些行业,靠政策吃饭的行业,失败了可能确实不是因为团队。

  大部分企业死掉基本都是因为自己团队不行。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经常会说,我这个企业困难是市场不好,消费转型等等,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得上。

  创始人对这家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所以我也常说,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

  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是有一个极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发展瓶颈的时候,团队很重要。

三、成本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

  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不仅仅是互联 ,就拿传统的行业比如航空公司来说,十几年来,航空公司几乎在任何国家都变成了包袱,投资航空公司的很少,航空公司资源很多,但是市值很低,大部分是亏损的。结果美国出来一个新的航空公司,最近十几年,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航空公司 70-80% 的利润被一家公司拿走了。

  为什么是因为在别人玩儿了四五十年的航空业之后,通过他的管理,把航空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给以票价很高的竞争力。

  全世界自从有了人类 会以来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京东集团做的商业模式——零售。贝壳的交换,物品和物品的交换,就是 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零售的过程。

  大家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国有一家 Costo,今天,我看到我们中国有家媒体 道这家公司为什么成功了,标题写的是 Costo 把毛利率压到了 10%。这点跟我们过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人的理念是相悖的。

  我从第一轮融资到我们上市,我有几个原则,首先一点,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当然很多人不明白,他们认为,所有公司毛利率最重要,谁的毛利率高就投谁,谁毛利率低就不投谁,看到我们商业模式毛利率这么低就全跑了。

  其实核心不应该是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而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成本。为什么把毛利率做到 10% 还赚钱,而沃尔玛今天是 24%-26% 的毛利率,因为 Costo 把毛利率压到了极致。如果把其它所有的新兴业务与零售无关的业务全剥离,这家公司的费用率不到 10%,因为他有巨额的会员费收益,他公司在全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

  Costo 的成功是因为把零售行业的成本,过去整个行业需要 15%-22% 的成本一下子降到只需要 10% 就可以了,去销售产品,而且能够获取利润。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四五年前,在微博上有很多人耻笑我,我那时候说过一句话:

  京东成本比毛利更重要

  我希望能够把京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因为自己的成本降低之后,才有持续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低价,最后注定是死路一条。

五、现在仍是创业最好的时刻

  一个国家,当 GDP 增速下来,出口不行,这些国家都发生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品牌崛起,松下、索尼是在日本 GDP 增速低于 8% 的时候,三星、LG 崛起也是韩国的 GDP 增速降到 8% 以下的时候。

  为什么刚才说了,是竞争促进了 会的进步,当过去的粗犷式的、消耗资源的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圈一块地,压榨农民工的方式就可以赚钱的日子,没有什么价值,失去了怎么办迫创业者潜心思考生存的问题。

  未来 20 年,就是全球化的中国品牌崛起的时间,也只有走到那一天,中国才是真正全球化的一个国家。没有企业的全球化,这个国家在全世界的业态里仍然是相对比较有限的。

  未来十年技术高度发展,各行各业都会迎来很好的机会,这是我们在座创业者未来十年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美好的、非常大的机会。大家不要想赚快钱,想跟风,比如今天上门洗车好了,我也去做;送盒饭好了,结果又去送盒饭了,全部都是抄袭已经同质化的竞争,这些注定是要失败的。

  每个创业者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技术的进步在哪些行业会带来哪些机会该找什么样的合伙人,投资人,该从哪儿起步,要做一些分析,不能盲目抄袭、跟风。

  即使像 BAT、京东已经存在的领域,你只要能找到一个有别于我们的一个特殊的竞争力,都可以做。

  2004 年我做电商的时候只有 36 个兄弟,其他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融资,没有技术。2004 年,中国电商什么状况呢里在 2001 年已经拿到 10 亿美金雅虎的投资,当当已经拿到 C 轮融资 2750 万美金,卓越 已经是 7500 万美元卖给亚马逊,美国有一个做 IT 起家的,专门做 B2C 的电商,叫新蛋,在美国销售额是 20 亿,每年净利润是 5000 万美金。

  而我们什么都不是。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能够起来,核心就是我们一路走来没有抄袭、模仿任何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我们一直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的。

  我们花了 10 年把品类全部扩充完,但是后来做 B2C 的,一上来花一年两年就上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商品,但其实企业后端的供应链根本没有。

  你必须要有创新,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无关于 BAT 跟京东在不在这个行业,在于你的创新有没有给客户带来有用的价值。


  “如果你做了一件 100% 的人都能看懂的事,那么这件事注定不能成功,任何公司的成功一定是做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刘强东说。

  07 年扬言要自建物流,身边所有人都呵呵哒。

  2007 年,刘强东做了两个决定,扩张品类,自建物流,所有京东高管、所有投资人都哭笑不得。

  10 亿美元和两年,这两个数字一出来,在场的投资人估计都想跑了。只有刘强东异常坚定:

  “利润不能拿钱袋子装起来,有更大的疆土需要开拓,收获的资金或者资源应该像种子一样撒出去。”

开启霸道强势路线,挡我者让开

  在所有人都看不懂他时,强子哥开启了强势霸道总裁模式,“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可以按照游戏规则来举手表决,反正我占半数以上董事会投票权。”

  谢天谢地,刘强东是强势的,才造就了京东一竿子捅到底的执行力。

  当年,刘强东就发现,物流建设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国内有需求,却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能满足,包括马云。

  “既然没人能做的好,我就恰恰认为这是个机会,我希望把在运输上节省的钱,全都用在配送员身上,给高收入和五险一金。”刘强东说就算是给搞公司,运营成本跟外包的第三方其实差不多,一线城市的运营成本远低于第三方。

  刘强东分析后认为,利用当时的 会化物流根本无法彻底解决这些痛点,只有自建物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你看不懂明天你追不上

  当年阿里巴巴一骑绝尘,马云看不起刘强东,嘲讽刘“一个搬箱子的”。但随着快递单量的飞速增长,马云发觉,自己错了,物流是自己的软肋。此时,那个搬箱的刘强东自建的京东物流就像一把利剑插进了马云的心脏。

9

  截止 2016 年 9 月 30 日,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中小件物流 、大件物流 和冷链物流 的三张 布局,拥有 7 个智能物流中心,完成了对全国 2646 个区县的覆盖。其中 211 及次日达订单占比已经达到了 85%。

  据国家邮政局 2016 年 10 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显示,每百万件包裹中京东物流的延误仅有 0.09 件、丢失损毁仅为 0.02 件,仅 0.21 件受到客户申诉。

曾经被马云小觑,如今下半场才真正开始

  曾经刘强东说过:“我错过了互联 金融,绝对不能错过电子商务物流。”现在,马云有蚂蚁金服,京东有京东物流,下半场战争棋逢对手,竞争刚刚才开始。

  如果按照京东对外宣传是要成为 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或许京东真要变物流公司了,那么顺丰和“四通一达”也将要迎来最强对手,王卫估计再也睡不着觉了。

  “未来三到五年,除了集团在美国上市之外,打造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目前看来,京东物流是继京东金融之后最有可能实现上市的业务。

刘强东的简单与纯粹

  著名互联 研究员方兴东在采访完刘强东后,曾给过两个词评价,他说:纯粹,善良。

  说他能在短短时间里,轻盈持久地在他人心中留下温暖势力。他受过骗上过当,但他很好地消化了创伤,留下温和、明朗与某种清澈。

  这就是中国底层走出来的良家子弟。互联 英雄谱里,他这种出身的人并不多,有这种转化魅力的人也许更稀少。另一位资深媒人说,“采访刘强东,是其多年采访生涯中,感觉最好的一次。”

  苦与残酷,刘强东都经历了。刘强东说希望每个员工都能有尊严地正直地活着,他说,“机会给了,苦,那没办法。”他希望京东人,能够凭着自己的辛劳,上养父祖,下哺儿孙,也能够在不能劳动了,养老休息的岁月,依靠过去的辛劳保有人生的尊严。

  己所欲施与人,刘强东带给他的京东兄弟姐妹的,也许是他父亲给他的家训:比别人多流一滴汗,就比别人多一个机会;要比别人日子过得好,就比别人多干活。他懂得也有能力对自己好,对别人好。

  公平竞争、胜者为王。

  他希望财富没有原罪,物质生活有情感有温度有灵魂。在这个胜者为王的世界,他喜欢公平竞争,他要战斗到最后来验证真理、坚持正义。一个生于贫穷山村的小男孩,当他长大成为有灵魂的企业家,他不仅结束了自我的悲剧,也成为尽可能多的人的福祉。

  创业需要一种孤勇,不怕千万人阻挡 ,只怕自己投降。真正优秀的企业,一定是为 会进步而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9月10日
下一篇 2017年9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