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DeepTech 就大众较为熟知的分布式应用和方舟编译器这两大 “建筑物”、以及作为“地基” 的内核,和前文的孟宁、华为云 MVP 马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冯晓兵、鉴释科技首席架构师刘新铭等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分布式能力:鸿蒙 OS 的“房顶”
图 | 华为表示鸿蒙 OS 是“首个真正为全场景时代打造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也通过系列案例,展示了鸿蒙 OS 的分布式能力,比如让“远程课堂如现场教学”。此前,使用教育软件进行在线教学时,所有界面都挤在手机、或平板等设备上,由于界面太繁杂、干扰信息太多,学生使用时很难集中注意力。
鸿蒙 OS 的分布式能力,可让远程学习“像在教室里一样”。发布会现场,华为展示了某教育 App 的案例,该 App 基于鸿蒙 OS 分布式框架,能把教师的实时讲课放到大屏上,学生手上拿的平板或手机,仅用作跟老师的沟通。
此前这样的应用,无法在单设备上完成,更无法在两个设备之间联动,而鸿蒙 OS 的分布式能力,则能实现上述功能。
2、可实现跨设备数据管理。在跨设备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操作系统不仅面临着低延时文件存取、数据库访问、搜索等挑战,还有数据管理上的挑战。当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如果跨设备数据同步足够快,数据管理的难度也会降低。
如下图所示,华为表示鸿蒙 OS 的远程读写性能、OPS 性能(Open Pluggable Specification,能为平板显示器增加计算能力)、以及检索性能,均高过三家友商的操作系统。
图 | 鸿蒙 OS 的安全能力
此外,华为云 MVP 马超就鸿蒙 OS 分布式技术做了如下总结,他表示,鸿蒙 OS 主要包含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安全三大块,这类似于变形金钢中大无畏式的超级合体战士,本身汽车人单体的作战能力已经非常优秀,再通过组合方式可表现出更优秀的作战能力。
谈及其他厂商也在使用分布式技术,马超分析称,此分布式并非彼分布式,传统意义上分布式技术是做减法,鸿蒙OS的分布式技术是在做加法,通过分布式硬件的虚拟化技术,打破单一物理设备硬件能力的局限,让不同硬件的能力可以互为补充,从而带来全场景智慧体验。
说到过去一年人们对鸿蒙 OS 的不满,孟宁认为,目前用户能感受到的操作系统主要是手机操作系统,其中 Android 和 iOS 位居市场统治地位,鸿蒙 OS 如果加入该存量市场的竞争,并不能带来多少商业价值,反而会让鸿蒙 OS 在替代 Android 上付出巨大投入,而这很不划算。
鸿蒙 OS 从物联 、车载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切入,其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更小,因为业内还没有其他终端分布式操作系统诞生,所以鸿蒙 OS 是在顺应 5G 时代潮流,开拓增量市场。随着搭载鸿蒙 OS 的智能产品的上市,用户对鸿蒙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此外,华为本次也宣布,2021 年华为手机将全面升级鸿蒙 OS。 孟宁认为:“很有可能实现的预见是,鸿蒙 OS 不仅能进入手机操作系统,甚至能进入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如果得以实现,鸿蒙 OS 作为分布式操作系统,也将成为人机交互的统一接口界面,那时它就是真正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
鸿蒙 OS 之所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而不是在该公司其他大会上发布,是因为一款操作系统能否取得成功,技术本身并不是关键,开发者生态才是关键。
本次大会上,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中国科技产业非常繁荣,但是现在的繁荣非常容易凋零枯萎,原因是我们没有根,特别是在软件领域,(可以说)中国的软件行业是没有根的。”
孟宁认为,“根”就在于构建开发者生态,这也是操作系统领域竞争的关键。只有在操作系统上提供丰富的应用程序,用户才会选择它;而只有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开发者才会选择它。
一般来说,开发者开发应用程序时,使用的是编程语言和编程接口,编程语言对应的工具是编译器,编程接口对应的是编程框架、SDK、云服务接口等,这些都是开发者生态中最核心的工具。
从 HiLink、HMS Core 5.0、HiCar、以及模拟器和集成开发环境等配套工具和服务来看,鸿蒙 OS 在开发者生态方面,已具备一定实力,并已吸引不少开发者加入其中。
与此同时,鸿蒙 OS 开源也是自信的象征,不过商业公司不会仅为显示自信而开源。孟宁认为华为开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华为自身来说,开源可以给外国政府、国际客户、以及生态链合作伙伴吃个定心丸,消除国家安全上的顾虑,树立开放合作的良好国际形象;
2、开源有利于借助 区力量来改善代码质量,有利于开发者获得 区的技术支持,从而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其生态系统;
3、对终端用户而言,开源可减轻海外终端用户对隐私和安全上的心理障碍。
本次发布会上,华为表示到 2021 年 10 月,鸿蒙 OS 将面向 4GB 以上所有设备开源,这很可能意味着鸿蒙 OS 在进入手机和电脑之后,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
如果把鸿蒙 OS 比作一栋大楼,那么 Harmony OS 应用框架、13000+APIs、HUAWEI DevEco、方舟编译器和分布式应用这五大能力,就是房子的五大功能。
而内核则是房子的“地基”,本次发布会上,华为也表示鸿蒙 OS 基于微内核架构,其代码量只有 Linux 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受攻击几率借此大幅降低,终端设备也变得更加可信安全。
那么,到底什么是微内核内核可以给用户带来哪些好处宁做了以下分析。
说起微内核,先得区分宏内核和微内核。从代码量上,宏内核和微内核一个多一个少,实际上更主要的是管理职责上的多和少。
成功的单机操作系统都是基于宏内核比如 Linux 内核,单机操作系统的硬件管理、以及系统调用接口之间的几乎所有管理工作,都放在内核中集中统一处理。
而谷歌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和华为鸿蒙 OS 都选择了微内核,背后一定有其原因。下一代操作系统主要面向万物互联的 5G 智能物联 环境,这种环境的特点是,终端类型不仅多种多样,还需要互相协同工作。
而微内核的好处在于,既方便适应硬件资源差异较大的诸多终端设备,又方便将很多管理职责转移到分布式系统层面。孟宁认为,这是谷歌和华为在下一代操作系统中,不约而同选择微内核的原因。
对于微内核可以带来的用户体验,孟宁表示,微内核便于多种终端底层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统一,其可以为多端融合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显然这种好处对用户来说是间接的,用户往往感受不到产品背后是微内核还是宏内核。
直接的好处就是省钱,因为同等条件下,微内核消耗的硬件资源更少,一旦降低硬件成本,用户就能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鸿蒙 OS 会刺激国内外巨头跟进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960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