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文末彩蛋】
前言
Vue 横空出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前端界,俨然有当年 jQuery 之势。我认为 Vue 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
-
学习曲线平缓,有点经验的前端基本上一天就能看完文档,然后就可以上手操作。
-
上升空间很大,组件化/路由/Vuex/Ajax,生态完整,架构强壮,用它构建中大型项目也很容易。
-
API 设计优雅,并且和标准很友好。
但是在我看来,很多 Vue UI 组件库反倒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过分追大求全。比如说,第一个组件多半是 Grid,CSS 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做成组件端本来就是 HTML/CSS/JS 的集合,我们理应把合适的技术用在合适的地方。
所以接下来,我会介绍这些内容:
-
前端框架很多,为什么要使用 Vue/p>
-
一个基于 jQuery + Bootstrap 的后台项目。
-
对其进行有限的改造,让它能渐进地获得提升。
-
CSS 的归 CSS,JS 的归 JS。
适合的读者
-
初中级前端,希望学习 Vue 和组件式开发。
-
后端,用过 Bootstrap,想升级改造框架。
名词及约定
-
ES6 = ES2015
Vue 实现响应式的基础是 ES5 中的 方法,它把普通的属性读写改成 getter/setter,以便注入其它操作。大部分现代化浏览器都已经支持这个方法,但一些古老的浏览器如 IE8 不支持(现在还在使用 IE8 的人你也很难指望他们会升级),如果你要使用 Vue,请确保你的项目不会跑在这些平台上。
大家好,我叫翟路佳,花名“肉山”,这个名字跟 Dota 没关系,从高中起伴随我到现在。
我热爱编程,喜欢学习,喜欢分享,从业十余年,投入的比较多,学习积累到的也比较多,对前端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我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旅游,欢迎大家相互交流。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
博客
-
微博
-
GitHub
版权许可
本书采用“保持署名—非商用”创意共享4.0许可证。
反馈
如果您对于文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在评论或 Issue 中告诉我。亦可发邮件给我:meathill[at]gmail.com。谢谢。
前端框架发展简史
对前端框架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跳过这一章,并不会影响后面的理解。
这章主要解决这些问题:
-
为什么要切换到 Vue 上/p>
jQuery 真的过时了么/p>
除了 Vue 以外,我还有其它选择么/p>
我之前还做过一次视频分享 jQuery, Backbone, Vue,也是通过分析 JS 开发的历史,对比三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框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史前文明
有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这句话放在 Web 技术上,其实也非常正确。
发明 HTML 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文献,所以它身上有很多印刷业的影子。后来大家嫌排版没有其它工具做得漂亮,于是又发明了 CSS。结果凭借着极高的传播效率,市面上又缺少竞品,急速普及,被大家拿来干各种事情。
在那个拨 上 的洪荒年代,浏览器还非常初级,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唯一方式就是提交表单。用户填写完成之后,交给服务器处理,如果内容合规当然好,如果不合规就麻烦了,必须打回来重填。所以很容易想象:当用户填完100+选项,按下提交按钮,等待几十秒甚至几分钟之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是:“您的用户名不能包含大写字母”,他会有多么崩溃多么想杀人。为了提升用户体验, 景公司的布兰登·艾克用了大约10天时间,开发出 JavaScript 的原型,从此,这门注定改变世界的语言就诞生了。
石器时代:jQuery
这个时候浏览器还处于非常严重的分裂状态。IE 自恃有 Windows 护身,真是想怎么搞怎么搞。另一边的 景后来的 Firefox 空有一腔 国热血,但是怎么都干不过 IE。后来干脆全捐给开源 区,曲线救国,用免费开源的群众战争和微软打。
这种环境受苦的还是 页开发者。同一个页面,经常要写两套代码,然后寻找各式各样的 Hack 方法,费时费力。于是 jQuery 出现后大家觉得真是“春风十里,不如你”。
jQuery 的口 是:“Write less, do more“,为 Web 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提供统一的操作接口。你不需要担心代码跑在什么浏览器上,自有 jQuery 来适配。
-
封装了很多常用接口。比如增删样式,只需要 就可以,比原始方法简单很多。
-
用组合模式减少错误。HTML 结构多变,JS 操作 DOM 节点很容易发生错误,尤其早期切页面和写 JS 的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人。用 jQuery 你至少不用担心会 错。
就这样,jQuery 凭借着出色的工程设计,俘获了大量开发者的心,是现在最普及的框架。
铁器时代:Backbone
jQuery 治下的 DOM 操作实在太简单了,选择器 + 修改,还不用担心 错。这就好比说,邻居有个热心大哥,买了辆车,说你出门尽管找他。然后他还真的来者不拒,笑脸相迎,以至于小区里的人出门都不开车也不打车也不骑车,都坐他的车。
开始总是好的,但随着环境变化,老的优势也可能会变成问题。就像一个小区只有一辆车肯定不够一样,开发者对 DOM 操作过分依赖,会导致 JS 代码和 HTML 严重耦合,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成本大幅升高。
另外,经过几年发展,包括 Flash 等软件不懈探索,此时的 Web 已经不仅仅要提供能阅读的图文信息,越来越多的 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富互联 应用) 涌现出来,大家都在竭尽所能地把桌面软件搬上互联 。这对前端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ackbone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它是一个 MVP 框架,充分利用了现代 Web 技术,包括 jQuery。它大大减少了操作 DOM 的需求,转而教大家使用模板。它以数据为视角来组织代码,告诉大家:原来 JS 还可以这么写。
最早在 Web 中引入这套模式的是 Knockout。用英语的句式来说:它是如此之早以至于它甚至支持 IE 6 和 Firefox 3.5……于是这也让它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
它必须显式的声明数据绑定,显式到语法啰哩吧嗦。
-
赋值时必须使用 这种语法,甚至 这样。
另一个尝试来自 Angular1。它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语法,而是采用“脏查询”的方式,即当某个可能导致页面重新渲染的操作产生后,检查所有备案过的变量,如果有改变的,就重新渲染。这种做法的问题就是慢,在运算能力充足的桌面电脑上感觉不明显,但是在移动端就会很慢。桌面端也会慢,所以它只能追踪1000个变量。
但是它的开发效率的确很高,在企业级占据霸主地位,几乎已经是事实标准。
这两个框架有些生不逢时,因为浏览器整体环境的限制,它们选择了不够完善的实现方案。但是 Angular 至少证明了这个方向可行,而且效果很好,于是他们注定要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电子时代:Vue,React,Angular2/4/5
接下来便轮到我们的主角登场了。不过与它一起登场的还有另外两名选手,都是背景深厚实力不凡的大 Boss,我先介绍它们。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研发的框架。它最大的特点是使用虚拟 DOM 作为实际 DOM 的影子,这样当它判断是否需要重新渲染时,就不用费力的与 DOM 交互,而只要从 JS 内存中取出虚拟 DOM 做 diff 即可。这样做可以大大提升检查效率,提高渲染速度。
但它本质上仍然在执行脏检查,所以实际效率不太高,或者说,有明显的天花板;只是面对越来越强的计算能力,这些损失浪费的表现越来越不明显。但是虚拟 DOM 也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如果重写它的实现机制,可以在任意场合实现任意类型的渲染,包括移动 App。于是便诞生了 React Native 这个项目,可以直接把基于 React 开发的 Web 项目转译成原生应用。
React 背靠 Facebook 这座大山,国内也有阿里支持, 区异常活跃,生态异常丰富。又能编译出原生应用,这是它最大的优势。
不过 React 也有缺点,导致我没有选择它:
-
要使用 React 必须使用丑陋的 JSX,我认为这是反标准的。
-
它的生态虽然丰富,但是官方并没有引导,没有全家桶,各种实现参差不齐。
-
设计上为照顾大规模企业级开发,里面有众多新概念,学习曲线非常陡峭。
-
夹带私货,如今 Apache 基金会已经禁止使用 React。
Angular 2/4/5
Angular 吸取了第一代的教训,在 Angular 2 里重写了底层逻辑,也使用虚拟 DOM 来判断是否需要重新渲染。所以 React 的优势它基本也有。之后的 v4、v5都是在 v2 基础上的改进,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Angular 的学习曲线就更陡峭了,应该说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群众路线,而是直接奔着大而全的企业级开发框架去做的(因为 v1 就是这样做的并且取得了成功)——相对来说 React 表现的还有点扭捏。
另外 Angular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接大规模团队开发,选择 TypeScript 作为开发语言,一方面使得学习成本更高;另一方面也和标准化渐行渐远。这也是我不推荐它的原因。
Vue
与前面两个竞品不同,Vue 是个人作品,而且在 2013 年才开始开发。但我选择它推荐它并不是因为什么挑战大公司霸权的情怀,而是它的确设计得很棒。
-
双向绑定效率高
问世的晚,历史包袱就少。Vue 使用 ES5 新增的 方法,将对象的属性转化为 ,这样我们习以为常的 赋值语句实际上就被改写成 ,而这个操作对开发者来说是完全无感的!这样我们一方面可以正常写代码,另一方面还可以轻松的享受到双向绑定,并且是高效的没有多余动作的绑定,任何有点点洁癖或者强迫症的人都会觉得很舒服吧!
-
模块化减缓学习曲线
初入门时,我们只需要学习 Vue 就好。如果只想实现简单的“数据<=>视图”映射,区区几行代码就足够了,非常简单。甚至可以直接拿来替换 jQuery。
之后随着项目增大,使用加深,可以慢慢的开始使用组件,使用路由,使用全局状态管理。这一系列进化都在平缓的进行。
-
贴近标准
与大公司喜欢夹带私货,搞自有标准不同,Vue 是标准友好的。甚至连 Vue 控件,写出来都跟普通 HTML 一样。作为个人开发者,或者小公司开发人员,我不愿意介入大公司之间的角逐,我见过妖魔横行的年代,我希望标准一统天下。
小结
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MVVM 框架里,我最终选了 Vue 作为新的主攻框架。我也把它推荐给大家。
框架入门
这一章会简单介绍 Bootstrap 和 Vue 的入门知识,如果您已经了解,可以跳到下一章。
Bootstrap 简介
Bootstrap 是 Twitter 的两位前端工程师搞出来的前端框架。它包含了大量 UI 组件,可以覆盖到很多开发场景,大大提升开发效率。
Bootstrap 4 alpha 6 文档
作为最流行的前端框架,有很多人基于它做出了很多值得学习的项目,很多都是开源免费的,也一并推荐给大家:
-
Bootstrap 免费主题
-
Bootstrap 付费模板
-
CoreUI 基于 Bootstrap 做的后台类模板,免费,有多种框架配置
-
Start Bootstrap 另一套免费模板
Bootstrap 的文档非常详细,我就不凑字数了。将来文章发布后若有问题再补充吧。
Vue 入门
Vue 的文档非常棒,尤其还有中文版,学习起来轻松愉快。
Vue 官方教程中文版
这里我也不再重复官方已有的内容了,大家自己看就好。说一下我理解中,从 jQuery 向 Vue 转换时需要注意的东西。
MVVM 对数据的抽象
jQuery 里几乎没有数据抽象。你面对的就是一个虽然错综复杂,但是总能找到联系的 DOM 树,只要你有耐心,总能把它改成你想要的样子。
MVP 就抽象出数据层和视图层,但是还要我们手动更新视图;MVVM 比 MVP 的抽象更进一步,只要操作数据。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它的抽象,并且习惯它的抽象。
在这个体系里,我们应避免直接操作 DOM,因为一切都是数据的映射。举个例子,一个新闻列表,在传统开发模式中,是无数个 DOM 操作的结果;而在 Vue 里,就是通过模板把数据映射成 HTML。对后台类产品而言,这很好理解也很好实现,因为后台可以抽象成用户与数据的交互,然后还原成数据的展示和修改,继而直接对应到屏幕上的组件上。
在写 Vue 应用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数据是业务数据,即要拿来跟后端数据进行交互的;哪些数据是界面数据,即用来切换页面状态,和业务无关。但是基本上,我们不需要直接操作 DOM。
组件复用
组件是 Vue 最值得注意的强大特性。组件化和组件复用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
使用组件主要有两种方式:
-
注册全局组件。这种方式很简单,有点类似 jQuery 插件,我们只要引用组件就好,然后就可以在模板中使用特定的组件标签。比较适合已有项目,可以在不怎么改动的前提下接入应用 Vue。
-
使用局部组件。这种方式要复杂一些,而且也有几种不同的实现,如果同时要加载组件模板和组件样式,可能还要用 webpack + vue-loader。
因为这篇文章就是“渐进式改造项目”,所以根据项目现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很有必要。
ES6 与生态
这个其实不是 jQuery 和 Vue 的差别,只是在眼下这个时间点,ES6 已经实装到绝大部分浏览器里,所以我们无论是看文档、看教程都会看到大量 ES6 的内容。至于整个前端生态,基于 Node.js 开发的各种工具也已经普及到方方面面,使用 webpack + 各种 loader 已经成了默认功课。
所以,那个用 引入 jQuery,然后就可以在页面当中任意使用 jQuery 相关技术的年代,其实已经过去了。
目标改造项目简介
这个项目,本来有机会成为一个真实的项目,但造化弄人,所以它现在只是一个虚拟的项目。
对于这样的需求,在之前的产品中我是这么做的,首先,HTML 部分就按照 Bootstrap 的标准套路来写:
表格模板是这样的(只写单行吧,其它部分意义不大):
这两部分没什么好解释的。接下来 JS 的部分就稍显啰嗦:
很明显,正如前文所写的那样,jQuery 用起来很方便,可以在 DOM 节点之间自由穿梭。但是因为它没有抽象,所以任何操作都要手工编写,会造成 JS 和 HTML 深度耦合,不仅不方便维护,新功能开发的时候也要写很多多余的代码。
接下来我们要用 Vue 实现同样地功能,应该怎么写呢/p>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一下 Bootstrap 里 Modal 的实现机制,很明显,它是通过修改 元素的 属性和增删 样式来实现的。那很简单,我们知道,Vue 里,可以通过 把 vm 的值 绑定到 DOM 节点的 属性上,所以控制弹窗的打开关闭就很简单:
(这里只列出重点代码,其它因为不影响大局就没有写。具体可以参考 codepen oegbvK)
这样修改了之后,我发现打开关闭已经正常工作了,但是没有动画,看起来不够炫酷。没关系,我们审查元素,发现是 样式增加的过渡效果,opacity 0 <-> 1,而同时设置 属性会使得它缺失过渡效果。那很简单,我们可以用 观察选项,侦听 的变化,在它变化后,间隔一点点时间,再触发动画。关闭的动画就要侦听 事件了,在关闭动画完成后再隐藏这部分元素。修改后的代码是这样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