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程序员这行能干一辈子吗?

已经超过35岁的C++,它的创造者现在在做什么/p>

没有退休,担任摩根士丹利的Technical Fellow,并且仍在积极参与C++的开发。

谷同学今年27岁,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当年,他在几份大厂的offer中选择了腾讯,从事算法研发工作。

但伴随着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开场,焦虑感变成了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他对量子位说,这种情绪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同事们的工作能力都十分出色,让人不由得有种优胜劣汰的紧张感。

二是工作强度真的很大,“晚上12点的北京,都见怪不怪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有点个人时间了,他也不敢放松——这会儿不看技术贴、论文,就没时间去跟上技术更新的节奏了。

因此在负责团队招聘时,朱老师本人并不觉得年龄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指标,技术水平能不能达到团队的要求才是重点。

唯一会让朱老师感觉到年龄焦虑的,是“学不动”的问题:

是会有担心,自己的技术能力突然就落后了。

不过,码代码的快乐会冲淡这种忧虑——作为一个主业是DevOps的程序员,朱老师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游戏开发和折腾服务器。

谈到自己的未来,已经迈过30岁门槛的朱老师说:

未来3-5年应该是不会失业的。如果时间拉长到10年20年,我比较担心被AI取代了。

“可以作为终身职业,但需要转型”

但必须承认的是,当前许多互联 公司的技术团队,平均年龄都很年轻。

根据猎聘 数据,2019年1月-9月,全国互联 行业程序员基础画像显示,在年龄分布上,25-30岁的程序员占比达到52.96%;35岁以上程序员仅占6.65%。

工作年限分布上,工作经验在3-5年的程序员占到28.18%,5-8年占26.86%。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程序员仅占11.7%。

随着执业年龄增长,遇到的业务场景随之增加,了解的框架也会有所扩展,对各组件的理解都会随着实践加深,这样的经验是年龄小的开发人员所不具备的。因此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其实更适合把握方向性的决断。

但是一线开发工作要求程序员思维敏捷,对技术更新/迭代敏感,同时精力充沛以便快速处理多种突发问题。

必须承认,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思维敏锐性、学习能力都会有所下降,导致知识库不可避免的固化。这对一线开发来说是致命的。

单纯靠技术在业界立足的大佬,当然也不是没有,但在大周看来,那只是金字塔尖上的少数人才能做到的。想要把程序员当作终身职业,更普适性的方法就是转型

因此,大周对自己的规划是,在从事开发工作的前期尽量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对各项技术的理解,总结团队项目在开发/迭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累对业务足够的理解认知,让自己在未来既具备足够的技术基础解决一线开发问题,同时也有足够的经验处理团队问题。

而这样的想法也并非大周一人独有。

周围的一线开发人员均有带团队的渴望与需求。

“谈论这个话题为时尚早”

谷同学、朱老师、大周等人的观点,其实也是 交媒体上围绕这一问题的几种声音的代表。

但相比于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焦虑,也不少 友认为,谈论这个问题为时尚早。

而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随着互联 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化,或许也是时候从文化、机制上去探讨资深程序员们的职业发展之路了。

所以,你如何看待大龄程序员们当前的处境/p>

在你的珍藏名单里,是否有哪些节奏更适合大龄程序员,文化氛围对大龄程序员更友好的公司/p>

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量子位年度智能商业大会启幕,大咖已就位!

李开复博士、尹浩院士、清华唐杰教授,以及来自小米美团爱奇艺小冰亚信浪潮容联澎思地平线G7等知名AI大厂的大咖嘉宾齐聚,期待关注AI的朋友 名参会、共探新形势下智能产业发展之路。

早鸟票限时优惠,扫码锁定席位吧~

01

03

在中国,程序员这行能干一辈子吗?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513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