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君刚和PwC的小姐姐一起焦头烂额弄完一份IT内控测试文档,在梳理业务流程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了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20年来,全球各大上市公司都被迫部署实施了昂贵的ERP软件,并斥巨资聘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
SAP、Oracle等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给公司带来的经营提升和付出的成本匹配吗?
还真不好说。
或者说,某些法案、行业标准其实本质上就是设置了壁垒,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留足了收割全球利润的空间?
好消息随着信创的推进,这些躺着数钱的ERP企业,即将面临强劲的国产软件的冲击。
不少人看不上国产ERP,从某种意义上讲,用友、金蝶等国产软件确实距离SAP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个距离并非开发能力,而是实施能力。SAP的实施通常是由AC等知名咨询公司进行的,国产ERP往往是厂商自己实施的,这就在格局上差了许多。
但是,如果你用过Oracle的ERP,Oracle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厂商,同时也是 称全球第二大的ERP厂商,你会惊奇的发现,国产ERP比Oracle的ERP强太多了!
做过几年SAP的KeyUser的星空君,有幸接触了一段时间Oracle的ERP,那感觉,真的是太酸爽了。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反人类的ERP软件。
Oracle对自己的水平也有自知之明,提供了一整套的开发工具,支持开发者写外挂。为了适应中国企业,有的本土实施企业几乎重写了Oracle的ERP所有的原生功能,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迅速,以至于开发出来自己的ERP系统。
比如,赛意信息。
01
从学习到自研
2008年,春风得意的Oracle老板拉里·埃里森面对满座高朋踌躇满志地宣示:“5年之后,世界应用软件市场的对手,将只剩下SAP和我们,或者,我们和SAP”。
十年过去了,Oracle中国退出了中国。反而是为Oracle ERP进行实施的赛意信息,成为国产ERP以及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的中坚力量。
赛意信息的前身是美的集团信息部, 2005 年,时任美的集团软件开发项目总监张成康与多名美的 IT 部门成员组成创始人团队成立广州赛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初始阶段主要通过代理Oracle ERP 系统,为企业提供内部 ERP 及供应链系统建设。随着客户更注重内部资源集成到外部资源管理的拓展,赛意也逐步加强自身产品研发能力。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6.66 亿元,同比增长 21.86%, 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增长 15.33%。
结合公司半年 ,从营收构成看,公司智能制造方面的营收占比越来越高,ERP相关业务占比逐渐下降。2022 年上半年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收 2.74 亿元,同比增长 25.2%,占比由2018 年的 16%提升至 27%。
这说明公司正在从一家业务相对单一的ERP实施公司,开始转型为工业软件提供商。
随着互联 热潮从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尤其是延伸到传统工业行业,结合数字化转型,掀起了工业互联 领域的革命。
02
应收款:软件业之痛
2021年底,公司靠增发融资6.4亿左右。从公司的经营模式来看,不太像很缺钱的样子。
但公司账面时常出现长短期借款,有时候还发债。
为什么会缺钱?
工业软件和成品软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往需要垫资入场。签署合同后只拿到很少的首付款,然后投入大量程序员进行系统开发,等到验收后才能收到尾款,有的甚至还要等到验收后1-3年的质保期才会打全款。
这对软件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有甚者,有些大型企业赶上高管更迭,很可能对原来做过的项目不认可,导致无法全款回笼资金。
随着公司营收的增加,应收款也在迅猛增长。同时,近年年 显示,2019年以来,公司坏账分别为2128万、2166万、1491万。2022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了963万,年底大量合同到了支付环节,会出现更多的无法回款的情况。
03
热衷理财的真实原因
和公司缺钱的情况造成冲突的是,公司每年斥巨资购买理财。
不是说缺钱吗?
原来,公司买理财的钱,都是上市融资的钱,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这些钱只能用于募资用途指定项目。
暂时没有用到的,公司拿去理财。
对比招股书,公司的基于共享技术中台的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项目目前尚未完工,当前完工进度32.9%,预计2024年4月完成。
在上市时募资项目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再次增发开展新项目,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公司上市后在工业软件方面的进展提速了。
04
大客户的优势与风险
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由于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发生变化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据半年 ,公司与华为技术、美的集团、华润集团、深南电路、视源股份、隆基股份、东方电气、徐工集团、潍柴动力等众多优质客户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手里握着核心大客户,有助于公司基本面稳定,但同时单一客户出现坏账、营收下滑等特殊情况的时候,对公司的业绩冲击也会比较大。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和工业互联 的转型势在必行,但现阶段有能力做到的,主要还是大型集团企业,这也导致了公司的客户群体以工业巨头为主。
未来中小企业开始全面上云、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公司的业绩能有质的飞跃吗?
星空君觉得也很难,中小企业很可能会选购更加低廉、标准化的成品软件,而不会花大资金定制契合度更高的工业化软件。
公司将来的发展目标,很可能是以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无法覆盖到更多中小企业,市场空间的“天花板”比较有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