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点AUTO–REVIEW
3月4日,本田汽车推出一款搭载本田SENSING Elite系统的Legend轿车,这使本田成为第一家销售通过认证的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制造商。
全球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包括Alphabet旗下Waymo和特斯拉)已大规模投资自动驾驶。虽然科技在进步,但各国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法规不同。奥迪2017年推出配备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A8轿车,但法规阻碍了这款车的大规模推广。
本·周·目·录
国内动态
●比亚迪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北汽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将搭3颗激光雷达
●零跑T03 OTA升级开放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华人运通与中科创达合作开发智能系统
●富士康携手高瓴创投投资AutoCore
●均胜电子扩建产能、加大研发投入
●安通林与上海纳恩设立全新合资公司
●中兴通讯确认成立智能汽车电子产品线
●轻舟智航完成A1轮融资,传字节跳动投资
国际动态
●大众汽车ID. BUZZ启动自动驾驶测试
●丰田无偿公开虚拟人体模型“THUMS”
●本田将限量销售L3级自动驾驶汽车
●特斯拉发布全自动驾驶系统软件更新版
●Cruise洽谈收购自驾初创公司Voyage
●安霸合作Motional打造无人驾驶汽车
●电装与KDDI研究5G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三星电子因产能满载考虑外包芯片生产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首款车规SiPM阵列
●Lumentum推出高功率多结VCSEL阵列
●Aurora收购激光雷达芯片初创公司OURS
●Terranet AB演示专利超高速传感器技术
●Asia合作莫纳什大学研发智能传感技术
●Tactile推出轮胎胎纹深度测量解决方案
●哈曼收购Savari增强互联安全解决方案
●德纳收购Pi Innovo强化软件能力
●CalAmp推出车队管理新解决方案
●LG Innotek推出车用Wi-Fi 6E模块
●Alarm推出Connected Car联 解决方案
●Cybellum推出汽车 络数字双胞胎
●华威大学测试激光雷达传感器雨中性能
●工程师发明协同式生态自动化驾驶框架
国内动态
比亚迪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2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与地平线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未来的深度合作和产业协同达成了一致意见。比亚迪依靠自身深厚的芯片和智能化技术积淀,与地平线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算法,相互合作,形成强强联合的矩阵,共同推进科技研发层面的纵深探索。比亚迪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智能 联汽车,未来与地平线将在“芯片+算法+工具链”构成的基础技术平台,包括智能驾驶AI处理器、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视觉感知算法、多模态交互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北汽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将搭3颗激光雷达
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ARCFOX极狐 αS HBT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亮相。与此前传闻不同,两者之间合作并非“代工制造”,而将是推出联名款。新车将采用华为最为先进的三颗激光雷达搭载方案。HBT还将同步搭载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搭载算力可达352Tops的华为芯片,形成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零跑T03 OTA升级开放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日前,零跑T03再次整车OTA升级,本次升级主要开放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Beta版)、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Beta版)、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Beta版)共三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以及针对车机、仪表及手机APP进行多项优化改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零跑T03的人机互动和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此次OTA升级的最大亮点是开放智能驾驶辅助功能。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功能启动后,车辆接近系统识别到的标记线并可能脱离行驶车道时,仪表盘会显示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实际脱离行驶车道时,系统会轻微转动方向盘修正行驶方向,使车辆处于正确的车道上,有效避免意外情况,辅助驾驶安全。
华人运通与中科创达合作开发智能系统
近日,华人运通与中科创达(300496.SZ)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专注汽车智能系统及软件开发,强强联手打造面向下一代智能汽车的计算平台和工具链,共创新一代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引领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升维超越。据悉,首款H-SOA架构的智能汽车高合HiPhi X已量产落地,将于5月正式交付用户。
富士康携手高瓴创投投资AutoCore
3月1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已联合高瓴创投完成对AutoCore.ai的投资。AutoCore.ai该轮融资为Pre-A轮融资,由富士康、高瓴创投联合领投,南京太阳花跟投,融资金额近亿元。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速AutoCore.OS智能移动计算的功能安全中间件系统平台及在多种芯片及EEA架构下的产品实现,进一步引领全球范围内开源自动驾驶项目的建设,服务于包括芯片厂商、系统集成商及多家汽车厂商的产品开发服务。
均胜电子扩建产能、加大研发投入
3月2日,均胜电子发布消息称,近期正在中国区和欧洲区加大研发投入和提升产能。具体而言,均联智行近日宣布已完成波兰奥博尼基工厂的扩建项目,生产空间将增加50%,并引入效率更高的产线设备。扩建后,工厂现有产能效率将提升5倍,新增产线也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为欧洲某顶级车企投产。据了解,奥博尼基工厂长期生产制造智能座舱系产品,为欧洲车企赋能,近两年累计投资额达到1500万欧元。除了智能座舱以外,均胜电子还将在自动驾驶应用领域增加投入,均胜电子称将继续加大激光雷达、域控制器、V2X、新能源汽车电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投入。
安通林与上海纳恩设立全新合资公司
3月5日,汽车内饰技术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安通林集团与上海纳恩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全新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高度集成的先进汽车电子产品。纳恩是中国专业从事无钥匙进入和启动控制系统(PEPS)以及其他汽车车身管理功能领域的领先汽车电子企业。安通林集团和纳恩将融合双方当前的专业知识和尖端技术,加强现有产品在汽车内饰中的电子集成,并为以创新为本的中国客户带来前沿的电子技术。此次合作的重点是以电子控制单元为核心组件,管理汽车内外部件中与安通林业务相关的多种功能,巩固安通林集团作为全球电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纳恩作为中国本土领先企业,将以扎实的电子工程专业知识和良好业绩提供支撑。
中兴通讯确认成立智能汽车电子产品线
3月3日,对于将设立汽车电子产品线的传言,中兴通讯回应称:“消息属实。”配合汽车电子产品线,中兴通讯将设立汽车电子团队,其隶属于系统产品技术规划部,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目前,该业务体系的一把手尚未明确是谁。据信息显示,中兴“造车”与同为通信起家的华为目标愿景颇为相似,二者都是想要赋能传统车企,帮助传统车企造好车。但相比而言,中兴的规划似乎更为聚焦。中兴想要依托在操作系统的技术积累,在智能汽车领域打造实时、安全、开放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并准备将其视为新支点工业,为构建整个智能汽车及应用场景提供重要支撑。
轻舟智航完成A1轮融资,传字节跳动投资
3月4日,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宣布,获得了数千万美元A1轮投资。去年4月和10月,轻舟智航分别完成了两轮融资,融资方包括远璟资本、IDG资本以及联想创投。有传闻称,本次投资方是字节跳动,但是双方并未承认,轻舟智航表示,暂时不方便披露。2020年10月,获得联想创投战略投资后,轻舟智航在苏州开启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而此次融资后,轻舟智航在微循环公交的场景发力,并将用于持续打造自动驾驶的“自动化生产超级工厂”。
国际动态
大众汽车ID. BUZZ启动自动驾驶测试
据外媒 道,大众汽车近期将在德国对ID. BUZZ电动车进行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测试。ID. BUZZ配备的自动驾驶技术是由大众与福特共同投资的Argo AI公司提供。初步测试成功后,大众汽车与Argo会进行更多的商业合作。大众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Christian Senger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类似于MOIA的自动驾驶商用车,车辆既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呼叫,同时用户之间可以共享车辆。大众计划在2025年前量产带有自动驾驶技术的ID. BUZZ车型,实现让人们随时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出行。
丰田无偿公开虚拟人体模型“THUMS”
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无偿公开可在电脑上解析汽车碰撞事故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虚拟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通过无偿公开THUMS,让更多的企业及研究机构能够利用THUMS,从而为提升汽车安全性做出切实的贡献。丰田的THUMS是一款在电脑上对汽车碰撞事故中人体所受伤害进行分析的先进虚拟模型。历经20年改良,确立了作为提高丰田汽车碰撞安全性不可或缺的技术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被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广泛应用。丰田希望为整个汽车产业提高汽车安全性提供帮助,所以决定开始免费公开这项技术,让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使用THUMS,从而向所有人提供安全出行,并通过不断拓展合作伙伴,力争实现交通事故零伤亡。
本田将限量销售L3级自动驾驶汽车
3月4日,本田汽车推出一款搭载本田SENSING Elite系统的Legend轿车,预计3月5日在日本租赁销售,这使本田成为第一家销售通过认证的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制造商。SENSING Elite是高级安全驾驶辅助系统SENSING的改版。本田汽车表示,将限量销售配备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旗舰车型Legend轿车,目前只销售100辆,零售价为1,100万日元(约102,000美元)。
特斯拉发布全自动驾驶系统软件更新版
当地时间周三晚间,特斯拉向全自动驾驶测试者发布了新的软件更新。该软件更新版本为2021.4.11.1,也被称为FSD beta8.2。昨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推出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套装的订阅服务。FSD主要功能包含Autopilot导航、自动车道变更、自动泊车、召唤功能、FSD计算机、信 灯与停车标识控制。FSD的一次性购买费用为1万美元左右。
Cruise洽谈收购自驾初创公司Voyage
北京时间3月3日,据 道,知情人士称,通用汽车持多数股权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正在就收购Voyage展开谈判。后者是一家在退休 区开展业务的自动驾驶技术创业公司。一名知情人士称,两家公司正展开认真的讨论,但不会立刻达成协议。如果达成协议,那么Cruise在工程和软件方面的能力将与Voyage在退休 区市场的运营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方便地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安霸合作Motional打造无人驾驶汽车
3月2日,Ambarella(中文名安霸,专注于人工智能视觉的半导体公司)宣布,与引领自动驾驶技术演进的 Motional 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无人驾驶汽车。安霸 CVflow 系列人工智能处理器与 Motional 的 LiDAR 、视觉和雷达传感器 络协同工作,确保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运行,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道路环境。Motional 无人驾驶汽车的中央处理器将采用安霸 CVflow SoC 芯片,对车载视觉传感器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分析。CVflow 人工智能引擎可加速 Motional 算法,以超低功耗执行高效、复杂的机器视觉任务,如目标对象检测、分类及图像分割。安霸卓越的图像处理技术帮助无人驾驶汽车从容应对低照度、高对比等各种极端光照环境。安霸 SoC 的 H.264 高效编码技术可记录车载摄像头的所有视频数据。
电装与KDDI研究5G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3月3日,日本电装和电信公司KDDI表示已经开始研究5G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希望实现安全可靠的出行,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电装和KDDI将在东京羽田全球研发中心测试场中构建5G环境。该中心由电装建立,用于测试自动驾驶技术。两家公司将使用车载高清摄像头和路边传感器测试自动驾驶汽车中的驾驶员辅助技术。在该验证项目中,电装和KDDI将使用基于5G高速、大容量通信的车载高清摄像头和路边传感器提供的高清图像,验证系统监控车辆及其周围情况的效率。此外,两家公司还将利用低延迟连接构建系统,向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实时路况,并测试远程驾驶员辅助技术。低延迟连接可通过AWS Wavelength等5G边缘计算技术实现。
三星电子因产能满载考虑外包芯片生产
据外媒 道,三星电子工厂因订单爆炸,无空闲产能,该公司可能就电脑通用芯片扩大向联华电子(UMC)和格芯(GlobalFoundaries)的外包业务。2月25日,据多名行业消息人士透露,最近,三星电子LSI业务部门同意向联华电子采购智能手机相机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三星电子去年年底就开始应对半导体设备短缺,与联华电子展开了合作;现在,该公司将就通用芯片(如搭载在电视上的显示驱动集成电路)扩大外包业务。联华电子将很快利用28nm加工技术为三星电子量产芯片。三星电子还可能与格芯签署委托协议。格芯是从超微半导体公司分拆出来的公司,后者曾在2014年就转让14nm加工技术与三星电子合作。另一位行业人士称,三星电子可能将很大一部分通用半导体业务交给外部公司,包括全球第一铸造公司台积电。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首款车规SiPM阵列
据外媒 道,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推出了新的RDM系列硅光电倍增管(SiPM)阵列,将激光雷达传感器功能扩展到其智能传感解决方案产品组合。该公司称ArrayRDM-0112A20-QFN是市场上首款符合车规的SiPM产品,以满足汽车行业及其他领域不断增长的激光雷达应用需求。ArrayRDM-0112A20-QFN是基于该公司RDM工艺而打造的1×12单片SiPM像素阵列,能够实现对近红外(NIR)光的高灵敏度,可在905纳米出实现18.5%光子探测效率(PDE)。SiPM的高内部增益使其灵敏度达到到单光子水平,该功能与高PDE相结合,可检测到微弱的返回信 ,即使是低反射物体,也能探测到更远的距离。
Lumentum推出高功率多结VCSEL阵列
据外媒 道,3D传感和激光雷达应用VCSEL阵列供应商Lumentum推出了新的高功率五结和六结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旨在用于汽车激光雷达和其他3D传感应用。与现有设备相比,Lumentum的五结和六结VCSEL阵列能够实现更低的功耗、较高的斜率效能,以及较高的峰值光功率。在该尺寸为1平方毫米的VCSEL阵列中,单个VCSEL发射器的光功率超过2 W,整个阵列的峰值功率超过800 W。这些新型多结VCSEL阵列的峰值光功率、低热耗散和小尺寸特性,对于扩展其在高性能全固态中、远程激光雷达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Aurora收购激光雷达芯片初创公司OURS
2月26日,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表示,已经同意收购激光芯片初创公司OURS Technology,此举意在为大量生产激光雷达传感器铺平道路。Auror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收购计划将帮助其从激光雷达技术的基础研发,转向汽车级商用产品。交易条款没有披露,预计将在几周内完成收购。
Terranet AB演示专利超高速传感器技术
据外媒 道,日前,高级驾驶辅助软件开发商Terranet AB与梅赛德斯-奔驰共同演示了其专利超高速VoxelFlow传感器技术。VoxelFlow使用高速传感器技术,可提高现有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系统的性能,使自动驾驶汽车和ADAS快速、准确地理解周围环境。VoxelFlow可扫描车辆周围半径为40米的区域,并在3毫秒内做出反应。在梅赛德斯-奔驰与Terranet的合作项目中,VoxelFlow传感器数据输入到梅赛德斯-奔驰导航系统LiveMap的安全地图中。这两种技术相结合,能够动态感知移动的物体,并识别事件和危险地点,从而大幅提升导航体验,并使道路更加安全。
Asia合作莫纳什大学研发智能传感技术
据外媒 道,出行技术开发商Asia Mobiliti和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宣布达成合作,将mmWave雷达和LiDAR技术应用于车辆检测和监控的机器学习应用程序的开发中。Asia Mobiliti和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将联合监督和指导此次合作,并举出明确商业化实例。此次合作将全球性大学与当地高科技初创公司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市场和行业需求展开前沿研究。该博士生将得到Asia Mobiliti物联 开发团队的大力支持。迄今为止,内部实验室已经生产出用于远程信息处理和资产跟踪的创新型物联 设备,为Asia Mobiliti的出行数据和分析平台提供支持。
Tactile推出轮胎胎纹深度测量解决方案
据外媒 道,全球领先的触觉数据和虚拟传感技术公司Tactile Mobility宣布推出首个轮胎胎纹测量解决方案,可大大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并显著降低成本。该解决方案从车辆现有传感器接收触觉数据(tactile data),并将其转化为实时可行信息,从而在轮胎胎面受损并影响抓地力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哈曼收购Savari增强互联安全解决方案
据外媒 道,三星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哈曼国际(HARMAN International)将收购Savari几乎全部资产。哈曼一家专注于汽车、消费者和企业市场互联技术的公司,而Savari位于硅谷,是一家致力于为5G Edge和汽车设备开发V2X (Vehicle-to-Everything)通讯技术的公司。收购完成后,Savari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将增强哈曼的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并提高其在5G Edge、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和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方面的实力。
德纳收购Pi Innovo强化软件能力
3月1日,美国德纳公司宣布收购嵌入式软件解决方案和电子控制单元领导者Pi Innovo公司,为轻型车辆、商用车和非公路车辆市场提供支持。此前,德纳持有该公司的少量股份。Pi Innovo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收购该公司后,德纳将获得丰富的交钥匙式电动汽车应用软件库、车辆高度控制器和辅助控制器,从而增强其电动动力技术并丰富电气化产品组合。
CalAmp推出车队管理新解决方案
3月2日,全球技术解决方案先驱CalAmp宣布推出丰富灵活的直观用户界面(UI)。该界面专为CalAmp完全集成的车队和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打造,可为企业、政府和建筑机构在适当时间,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正确信息。与UI和用户体验(UX)设计的全球领导者合作后,CalAmp通过CalAmp iOn应用程序提升其车队管理体验、改善工作流程并允许用户轻松获得所需的关键业务数据,从而提高车队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安全性。目前,所有车队运营利益相关者均可访问用户友好的跟踪模块。该模块可以显示关键任务数据信息,帮助车队管理者做出及时明智的业务决策。
LG Innotek推出车用Wi-Fi 6E模块
3月2日,LG Innotek宣布开发出全球首款应用新一代 Wi-Fi 技术的“车用 Wi-Fi 6E 模块”,使其在车辆通信模块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Wi-Fi 6E模块是连接控制行驶信息、多媒体内容等车载信息娱乐(IVI)系统与内部智能设备和外部路由器的近场无线通信组件。该模块采用使用6 GHz带宽的新一代Wi-Fi 6E(6th Generation Extended)技术,数据传输速度比现有Wi-Fi 5快约3倍。该产品为连接通信芯片、RF(Radio Frequency,电磁频率)线路等的模块形态,配置于汽车内、外部多个组件,如语音导航(AVN)、智能天线等。乘坐者可以无线方式将智能手机连接至车辆显示屏及音响,随时畅享高清影片和游戏,还可以方便地更新导航等软件。
Alarm推出Connected Car联 解决方案
据外媒 道,Alarm.com通过其集成安全平台将车辆和家庭住宅连接起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车辆状态并解锁更多的家庭自动化功能。Alarm.com 解决方案Connected Car由Alarm.com与车辆远程信息处理解决方案先驱CalAmp联合开发,具备车辆监控解决方案的所有优点,并结合了Alarm.com智能家居安全系统深度集成的独特优势。用户通过Alarm.com移动应用程序即可访问了解车辆信息、接收通知和享受家庭自动化服务。
Cybellum推出汽车 络数字双胞胎
据外媒 道,日前,Cybellum推出了首款汽车 络数字双胞胎(Cyber Digital Twins)平台,以应对不断上升的联 汽车 络风险。该风险评估平台使制造商能够定位和追踪汽车运行软件中的数十万个潜在 络漏洞,并提供软件修复,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证安全性。据悉,Cyber Digital Twins平台可对软件组成和结构创建完全相同的数字副本,包括开源码、专利和商业软件、操作系统,以及供应商可能使用的加密技术的完整列表。在车辆出厂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此种完全相同的数字复制品仍为制造公司服务,从而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持续监控,并降低风险。
华威大学测试激光雷达传感器雨中性能
据外媒 道,来自华威大学WMG学院(WMG, University of Warwick)智能车辆小组的研究人员专门进行模拟,评估激光雷达传感器在雨中的性能。研究人员使用WMG 3xD模拟器,在不同强度的雨中,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模拟道路上行驶,测试车载激光雷达传感器。该模拟器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部分,因为车辆必须在数百万英里的道路上行驶,而模拟器可在与真实道路相同的安全环境中测试车辆。
工程师发明协同式生态自动化驾驶框架
据外媒 道,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工程师们提出了V2V和V2I协同驾驶的建模框架。该框架采用生态驾驶算法,可优先考虑节省燃料和减少排放。该自动化算法可使用地图和地理信息计算基于位置的交通控制设备和道路约束。这项研究由密歇根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副教授、计算机科学副教授Kuilin Zhang领导,国家电 公司高级定量分析员Shuaidong Zhao也参与其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