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周刊|排架柱的构造配箍率是如何算出的?

技术周刊

排架柱的构造配箍率是如何算出的?

二零二一年第四十八期

问题汇总:

Q1:某工程采用二维设计,柱子的截面尺寸为600*1200,抗震等级:三级,用的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柱子的箍筋构造配箍是怎么算出来的?

Q2:为什么梁加腋前后工程对比,配筋和内力没有变化?

Q3:某工程计算隔震的时候,计算到模态分析的地方就进行不下去了,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Q4: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软件相比PKPM的墙体计算结果异常是为什么?

Q5:模型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建了地下室外墙,请问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水土压力等荷载,是否能传导给框架结构?

Q1:这个工程采用二维设计,柱子的截面尺寸为600*1200,抗震等级:三级,用的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柱子的箍筋构造配箍是怎么算出来的?

构件信息显示如下:

柱抗剪最大配箍对应组合 :1, V=8.41, N=584.62。

柱抗剪计算配箍(按100mm间距输出):Asv=0。

柱抗剪构造配箍:Asvmin=440。

抗震最大轴压比对应组合 :216,N=986.84,轴压比= 0.096。

A:这个柱子的剪跨比小于2,体积配箍率按照抗规6.3.9-3-3)规定的1.2%控制。

构造配筋根据混凝土规范6.6.3-2的公式计算:

混凝土规范体积配筋率计算公式

保护层厚度20,箍筋直径按10算,6.6.3-2公式中的L1=600-30*2=540 L2=1200-30*2=1140

A=Acor*s*ρv/Lcor

=L1*L2*ρv/(L1+L2)

=540*1140*100*1.2%/(540+1140)

=439.71≈440

与计算结果一致。

Q2:为什么梁加腋前后工程对比,配筋和内力没有变化?

左侧为加腋的梁配筋及内力右侧为去掉加腋的配筋及内力

A:经查,这个工程在参数定义的时候,勾选了矩形梁转T型梁,勾选了以后,梁截面发生变化,加腋受到截面变化的影响,程序此时不按加腋梁处理,所以如果想按加腋处理,在参数定义的地方,选择按照规范取值就可以了。算完以后加腋梁在配筋简图上会有显示“加腋梁”的标记。结果也会发生边上,如下图所示:

左侧为加腋的梁配筋及内力右侧为去掉加腋的配筋及内力

Q3:某工程计算隔震的时候,计算到模态分析的地方就进行不下去了,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经查,如下图所示,这个工程是由于在地下室信息的是外地面与结构最底部高差写的2.1m,在这个标高范围内会约束到隔震支座,此时与隔震支座发生冲突,把回填土约束的标高修改为0,重新生成数据就可以正常计算了。

Q4: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软件相比PKPM的墙体计算结果异常是为什么?

PKPM结果

其他软件结果

A:在PKPM中,可以设置墙体分布筋最小配筋率,这个工程就是在特殊墙中修改了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1%,但是在其他软件里面没有修改,还是0.3%,所以结果差别比较大。如果都改为0.3,结果基本一致。

Q5:模型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建了地下室外墙,请问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水土压力等荷载,是否能传导给框架结构?

A:在SATWE参数定义-地下室信息中有个参数,“考虑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勾选了这个参数以后,是可以考虑水土压力对非地下室外墙构件的影响的,否则,只能考虑水土作用对地下室外墙的影响,下面具体说明,如下图所示:

供稿 |黄翠香审稿 |刘孝国

往期文章推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