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
高温、山火、疫情、限电
多重严峻挑战
考验着重庆和重庆人民
前两天我们 道了
在救火前线相遇的师生蹇福阔和刘昱辰
连续四天往返,决战缙云山火的江源
其实还有很多
天南地北的重理工人
在这个特殊的暑假
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巴南区
管 涛
河南人,管理学院辅导员
管涛在救火一线
管涛使用的打火工具
我一听说巴南区界石发生山火,希望参与到救火工作的心情就很急切。我是一名党员,危难时刻就应挺身而出;更何况我是辅导员还是学院青协的指导老师,要给学生做好榜样。我所在的荷花坪 区有10个志愿名额,大家都很积极 名,我有幸入选。我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操心,老婆虽然担心,但也很支持我的选择。
志愿者徒步运送物资上山
了解了山上情况,学习了各类救火设备的使用方法后,我们去到了现场。我所在的队伍负责搬运物资和扑灭暗火。每人都抱着30-40斤的物资,脚下是滑坡和被烧过的草木灰,负重让前行异常困难,烟尘也很呛鼻。我们拿着发放的灭火器和耙子扑灭余火,一路上还要用砍刀和镰刀隔断易燃植物和开辟道路。8-9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深感一线消防战士的艰难和不易。
这次救火志愿行动不仅是一次实操,更是一次思想洗礼课,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叹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团结。作为党员,我今后也将保持冲锋在前的自觉,勇于担当、不负使命!
田 秘
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田秘在 区担任志愿者
摘下手套,田秘的手已被泡出褶皱
21日,巴南界石突发山火,我在家都能看见山上的火焰和滚滚浓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多方打听后,我 名了巴南山火扑救的志愿者行动。
没想到的是,22日,巴南区突发疫情,我所在的小区成了临时封控区。按照防疫要求,我只能待在家里。山火产生的黑灰就在眼前,呛鼻的焦糊味也充斥着空气,但我什么也做不了。
凌晨5点,我收到 区即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短信,需要志愿者支援的通知。“没法去救火,在 区做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不也是为家乡出力吗?”我当即作出决定,并于6点赶到花溪半岛售楼处核酸检测采集点。
当天我的任务是负责核酸检测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经过快速培训,我全副武装开始工作。今年重庆的夏天异常炎热,厚厚的防护服里,汗水很快将几层衣服全部浸透。但我好像将炎热“屏蔽”了,只顾着仔细专注地核对每个人的信息。工作4个小时后,我脱下装备,才发现手掌被汗水泡得发白,全是褶皱,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艰辛。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向那些长期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向那些灭火英雄致敬,向所有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致敬。
秦建成
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教师
秦建成正在为核酸检测师生采集信息
8月23日,巴南区部分街道实施临时管控,学校所辖校区均有疫情出现。特殊的时期,为确保留校师生安全,学校在校内开展核酸检测。我同许多老师一样,第一时间赶到学校,自告奋勇担任志愿者,承担此次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
同心抗疫,微火成炬!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疫情终将过去。
留校师生疫情防控党员服务队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留校师生党员服务队积极协助校内核酸检测工作
我们把暑期留校的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组织起来,组建了这支党员服务队。我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带头参与学院师生的信息摸排、协助学校的核酸检测工作、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讲等工作,只为给留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巴南区+九龙坡区
吴丛州
管理学院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吴丛州在核酸检测点
吴丛州和抗疫志愿者团队
面对肆虐的山火和疫情,我当即做出决定,要参与志愿服务。“我是重庆崽儿,当然要保护我的’母亲’重庆。”
在巴南火场,我作为 会志愿者的总负责人,负责调度志愿者登记和分发物资。我们同烈火赛跑,争分夺秒,只为在第一时间将物资送到前线消防官兵手中。没有摩托车,我们就靠双腿跑着上山。汗水浸透衣服、双脚磨出水泡,我没见任何人喊苦喊累。无论什么方式,我们都只想赢过这场无情山火,争取胜利。
山火终于扑灭,但我的任务远未停止。疫情来袭,我被任命为重庆理工大学赴九龙坡区抗疫志愿者负责人和中梁山街道商会抗疫志愿者领队。短暂休息后,我带队整装出发前往九龙坡。核酸检测点布置、现场秩序的维持、居民的引导,这些就是我在九龙坡区的工作日常。看似简单的任务,却也不比救火轻松。
我本在创业追梦,志愿服务仿佛给我的追梦进程按了暂停键。但是我知道,志愿服务后带给我的那种助人为乐的愉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却正是我创业追梦途中所追求的。未来,我也不会放弃志愿服务工作,我将会一直做下去。
北碚区
李沛恒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李沛恒参加北碚山火救援后勤工作
李沛恒在核酸检测现场服务
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山发生山火后,第二天一早,我便 召家人、邻居共同采买了饮料、食物,搬运到救火前线。随后我投身前线志愿工作中,负责物资清点、搬运、协助组织摩托车骑手和志愿者,与众多一线作战的人一起不眠不休、共抗山火。23日,我又前往歇马街道办事处参与物资管理与搬运工作。
虽然没能直接去到一线参与救灭火,但是在山下,和我一样顶着高温烈日的后勤人员们也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是老人、妇女或是小孩,每个人都参与到搬运物资的队伍当中,物资捐赠的车辆也络绎不绝,救火物资堆成了小山。由于山路狭窄,上山支援需要大量的摩托车,于是城里的个人摩托车司机、外卖骑手、摩托车运动爱好者们纷纷站了出来,积极参与运输救火物资。这样一场全民参与的团结救援,让我备受感动。
应主城九区全员核酸检测的要求,23日,我转战北碚区歇马街道解放台 区的核酸采样点,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我主要负责主要采样点搭设布置、医疗物资准备、现场秩序引导和采样人员信息录入等。24日,我和我所在的采样点医务人员、 区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岗位,直至凌晨圆满完成任务。
“虽然忍受着高温、干旱、山火和疫情的重重考验,重庆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团结,这无不让人动容。”
邸天骋
管理学院2019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
在物资中心搬运物资的邸天骋
物资整齐码放等待送上救火前线
我在北碚山火“抗击战”中参与了北碚区团委和北碚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物资中心志愿服务工作,主要负责接收各方支援的物资,做好入库登记,并向前线运送物资。
搬运物资的同时,我还为前线消防员、志愿者们进行后勤辅助,组装喷水器、油锯还有背篓,为一线人员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库存的灭火器、功能饮料、冰水甚至是西瓜等物资也相继从我们这里送往前线和指挥部。
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第一次直面山火的恐怖,但是全力奋战的消防战士、热心、团结的志愿者们都让我感受到无穷的力量。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谭立明
应用技术学院2019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
谭立明(左一)参与抗击北碚山火后勤志愿服务
我是北碚区抗击山火的后勤志愿者。缙云山对我们北碚区人民来说就像生命之山一样格外重要。突发山火,而且火势越来越大,我很揪心。得知前线救援人员十分紧缺,我便通过北碚区志愿者协会 名参加了志愿者行动。
我被安排到北碚区青年志愿者捐赠点,主要负责清点物资、发放物资以及向前线运送食物和水资源,为奋斗在救火一线的消防官兵们和志愿者做好后勤保障。在地面温度接近50℃的情况下持续工作,我一直咬牙坚持,汗水无数次湿透衣裳,我却一直斗志昂扬,因为身边的消防官兵、志愿者和各界爱心人士一直感染和鼓舞着我。
短短2天,我们收到的物资就堆满了几个仓库。作为后勤工作的志愿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北碚人,我感到很自豪。
汪雪婷
应用技术学院2020级电气工程专业(3+2)本科生
汪雪婷和家人准备好物资,准备奔赴前线
我是一名预备党员。这次山火发生在我的家乡“虎头村”,我第一时间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消息,看着家族群里家乡山火的实时动态,我满是惋惜和心疼,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说,我要为家乡做些什么。只听妈妈一句:“走,上前线!”我们全家便开始着手准备去往前线支援。
我联系歇马街道工作人员了解了相关情况后,22日下午15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前线。眼前的一幕让我永生难忘,山火蔓延迅速,眼看有个村落被烟雾笼罩,刺鼻的味道和肉眼可见的烟尘扑面而来。沿途都能看到许多轮换上岗的军人、消防员、志愿者以及不断运送物资的“骑士”们。他们顶着40℃的高温烈日,脸上虽然满是尘土,却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着骄傲与自豪,安全感直接拉满,我很庆幸自己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
我和家人们一起分发物资,战士们在前线,而我们就是最坚强的后盾。父母平日里都很节俭,但是在灾难面前却依旧挺身而出,他们是我最好的榜样,为我的家人骄傲、自豪!
沙坪坝区
杨晓占
理学院物理与能源系教师
杨晓占帮助 区居民申领、调看渝康码
自8月18日沙坪坝区东部城区实施临时管控后,我便联系 区 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8月20日,我参与到新桥 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主要负责现场秩序维持和引导,健康码查验和操作协助等工作。累计值守5个小时。
备受感染的我,打算组建一支小区志愿服务队,更多地参与、协助 区服务工作。受封闭管理影响,志愿服务队还未开展更多行动,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尽己所能,我们定能战胜疫情、高温、山火等一切困难!
冯皓亮
应用技术学院2020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2)本科生
冯皓亮参与志愿服务
自从沙坪坝区被管控以来,我一直关注着疫情信息。23 凌晨,接到 区消息征集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我立刻 名了。我是一名大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理应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思璇
应用技术学院2020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2)本科生
李思璇参与志愿服务
我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宏城名都街道党支部志愿者。我和妈妈都是党员,在小区完成自己的核酸检测之后,便一起 名参加了 区党支部志愿服务工作。
21日下午17点,我前往核酸检测点为工作人员发放工作餐以及防护服等物资。晚些时候,则开始逐一地对居民进行健康码信息采集工作。连续工作的三天里,我还参与了上门通知居民进行核酸采集的扫楼工作,确保 区全员核酸,不遗漏一人。
参与了志愿服务工作,我才切身体会医护人员的辛苦。我的工作时间是晚上六点到十二点,虽然没有烈日,但口罩和防护服却依旧闷得身体难受。不过这些都可以克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感到很开心。
梁钰翎
应用技术学院2020级自动化专业(3+2)本科生
梁钰翎在 区担任志愿者
我是覃家岗街道金星 区的志愿者。沙坪坝区东部被列为临时管控区后,在家人的同意与支持下,我和身为党员的母亲一起去到 区担任疫情志愿者。
8月18日晚7点,核酸检测采样正式开始。我穿着防护服坐在录机台,提醒大家扫健康码、正确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遇到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婆婆爷爷,我还耐心地帮助他们完成信息录入。随后的几天都是如此。
汗水浸透了衣服,脸上和额头上也有口罩和防护服留下的印记,很累,但是居民们一句句“感谢”和“你们辛苦了”,却是对我极大肯定,这让我无比温暖,也更加坚定。我相信只要团结一致,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南岸区
张 渝
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化工专业本科生
张渝在南坪东路 区参与志愿服务
为响应疫情志愿服务 召,我主动 名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主要负责 区核酸检测点的信息登记和秩序维护工作。
在40度的高温下,志愿者们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面罩和橡胶手套,在核酸检测点一坐就是一下午。工作时,身后的风扇似乎成了摆设,每次脱下防护服,我们的衣服都已经浸湿透了,双手也被汗水泡得发白,泡出了褶皱。
虽然这次志愿活动很累、很辛苦,却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意义。
江北区
曹 杰
理学院2021级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曹杰参与医疗辅助志愿服务
曹杰在 区核酸检测点服务
长时间志愿服务,曹杰的手被汗水泡涨
在学校,我是班级团支书;在校外,我是一名山城志愿者。在重庆市人民政府8月23日下午发布中心城区全员核酸筛查通告后,我就主动 名参加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洋河 区的抗疫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工作。从8月23日晚上到24日早晨,我对洋河二村附近的人员身份信息及健康码进行了登记,协助开展体温测量、健康码查验、核酸采样人员信息核对、登记等工作,累计值守8个小时,累计登记信息1100多条。
暑假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和重庆市东南医院的志愿服务工作,14天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91.5个小时,累计服务和帮助人数达8500多人次,主要工作内容有门诊导诊、核酸检测缴费自助机协助、方向指引、协助老年人取 挂 排队、协助维持门诊大厅环境和秩序、进行控烟劝导等医疗辅助志愿服务。
万州区
余杰航
会计学院研究生党员、预备役军人
余杰航参与万州山火救援现场
万州山火扑救现场
“作为一名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军人,更重要的是一名中共党员,响应 召参与万州灭火行动是义不容辞的。”
8月24日,接到 区武装部动员民兵和退役军人前往万州燕山乡和新乡镇一线参与灭火行动的通知后,我立即 名前往救火。山路崎岖,交通受阻,我所在的团队携灭火弹、喷雾剂、小锹、镰刀等消防工具爬了一公里多山路才到达火情地。我们赶紧制造隔离带,操作用具器械将火势向中间收拢消灭。25日凌晨灭掉明火后,我们给现场继续加湿,检查可能复燃的暗火,通宵工作至上午10点,火情基本得到控制。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始终铭记连长“退伍不褪色”的教诲。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党的 召。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需要,无论是退伍军人、消防战士,还是基层民警、普通百姓,都能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为生长在中国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涪陵区
雷博皓
理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雷博皓在搬运、铺设救火管道
雷博皓(获救金毛犬左边)和雪豹救援队
18日下午,涪陵北山坪后山部分山火突然复燃,火势迅速蔓延。看着自己生活了20年的家乡突然发生这样严重的火灾,我的心一直揪着无法放下。在涪陵区应急局的 召下,我自愿加入了民间公益救援组织涪陵雪豹救援队并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下午17点,我随雪豹救援队奔赴北山坪前线位置进行山火救援。我们的任务是构筑隔离带,我和救援队队员们一起迅速行动,防止山火继续扩散。之后,我又加入救援队后勤小队,参与为前线提供补给的工作。山路崎岖,我与后勤队队员们便接力传递,将一件又一件的矿泉水物资迅速送至前线,以保证一线救援队伍的用水需求。
我们的救援行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午夜。但遗憾的是,午夜时分我们已无法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撤离途中,我们队伍还意外营救了一只被遗弃的金毛犬。
山火无情,但人有情,整个救援行动我随时都能感受到集体互帮互助、相互信任的强大力量。我不希望灾难重演,但是我相信,一旦有需要,我们青年一代,一定会冲在最前面!
江津区
刘 胜
理学院2020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刘胜正在录入核酸采集信息
脱下防护服后,刘胜的手已被汗水泡得发白
7月19日,江津本土疫情在双福国际农贸市场爆发,我所在的地区要进行连续四天的全民核酸检测。
我自愿加入了李市镇三角坝 区的志愿服务站,积极投身全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本次核酸检测7月22日持续到25日。期间,我主要负责核酸采集等候队伍的秩序维持以及核酸采集信息录入等工作。我竭尽所能、细心工作,累计服务时长31小时左右。
在疫情和高温的双重考验下下,我佩服医务人员的勇敢,深感他们的不易。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学习他们这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伟大精神。
刘佳仪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2021级本科生
刘佳仪正在 区开展志愿服务
江津区双福街道恒碧 区居民委员会给刘佳仪同学的感谢信
我是江津区双福街道恒碧 区的一名志愿者。江津突发的本土疫情,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连续多日的核酸检测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支援,我看到 区群里的志愿者征集 召,我便立刻 名,和众多志愿者一起站在了抗疫一线。
从7月21日到30日,每天有数以千计的居民在我所在的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清晨6点,核酸检测队伍就排起了长龙。一个采样点大概有十几名志愿者,我们分工明确、高效工作,确保每一位居民都按要求完成检测。一上午不喝水不上厕所已是工作状态中的我们的常态。
常有居民对我们表示感谢,那一声声“谢谢”,便成为了我们在烈日下工作一天的动力。回顾这十日的志愿工作,我想这远比空闲在家更有意义。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大家都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南川区
冯 兰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党员
冯兰值守在高速路口
冯兰和同志们一起工作
这个8月,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作为一名党员,我很荣幸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中,和同志们一起值守在南川区文凤高速路口。
我们在40℃的烈日酷暑下工作,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我却在同志们的坚持中感受到了大家与疫情斗争到底的决心。穿过防护服,戴过N95,我才切身体会到疫情就在我身边。值守中,乘客们积极配合,工作人员默默坚守,我们不分彼此、也未多言其他,便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默契地拧成一股绳,同心抗疫。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却又都是伟大的。我们要坚决抗疫,直至胜利!
重理工嘿多好心人
他们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我们相信,还有许多故事我们未曾知晓
我们更相信,还有更多重理工人值得学习和铭记
昨夜的重庆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那场雨
我们伴着雨声尽情释放内心的欢腾
那一刻,我们希望雨一直下
打湿焦黑的山头,渗透城市的角落
绵密如织却坠地有力
就像血性、不屈又团结、有爱的重庆精神一样
一直一直
浸润着这片英雄的土地
党委宣传部 党委 络工作部 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